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5篇
农学   38篇
  23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6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三种分析方法对小麦新品种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对小麦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10个小麦新品系的主要性状为指标,采用相同的原始数据和权重系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DTOPSIS法、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采用DTOPSIS法评判结果为E、A、D三品系综合性状最好,J、F品系最差;灰色关联度分析评判结果为E、D、C、A品系综合性状最好,I、F品系最差;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E、C、D品系为优良品系,H、F品系最差。三种综合评判小麦新品种优劣的顺序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变化总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综合评判E、D为优良品系,F品系最劣,这与品系的实际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22.
为了给新疆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应用SDS-PAGE方法对来源于南疆的169个小麦品种(系)的HMW-GS组成与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Glu-A1住点有两种等位变异类型Null和1;Glu-B1住点有7、7 8、7 9、6 8、17 18、14 15、21共7种等住变异类型,且主要以7 8和7 9为主;Glu-D1位点有2 12、4 12、5 i0、2 10、2.2 12共5种等位变异类型,且以2 12和5 10为主。本文还研究了这些HMW-GS(或组成)出现的频率和特点。  相似文献   
23.
14份小麦种质资源抗麦长管蚜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SR分子标记在分子水平探讨小麦种质资源抗麦长管蚜的遗传多样性,为高效节本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抗蚜育种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小麦的A、B和D 3组同源染色体组上的175对SSR分子标记鉴定出了有多态性的32对引物,其中在D同源组中小麦抗蚜性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同时在21对染色体中7D染色体上遗传...  相似文献   
24.
综述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即同功酶分析、线粒体DNARFLP分析以及RAPD-PCR判别等进行蚜虫种下分类研究的概况与进展,比较了这几种方法在蚜虫种下分类研究中的优缺点。作者认为,同功酶法分析的是基因表达的产物,进行种下分类有局限性,需大量筛选最合适的酶类;RFLP、RAPD方法较准确,但需筛选大量限制性内切酶和随机引物。  相似文献   
25.
海岛棉杂种一代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24个海岛棉杂交组合的9个主要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岛棉杂种一代产量与其主要相关性状的关联度:株高0.6951、节数0.6520、果枝数0.6625、吐絮0.6755、长度0.6518、强力0.7462、衣分0.7050、单铃重0.7497、单株铃数0.8305;关联序为:单株铃数>单铃重>强力>果枝数>衣分>长度>节数>株高>吐絮;各性状的灰色权重为ω1∶ω2∶ω3∶ω4∶ω5∶ω6∶ω7∶ω8∶ω9=0.11∶0.10∶0.10∶0.11∶0.10∶0.12∶0.11∶0.12∶0.13.  相似文献   
26.
为进一步深入解析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花粉败育的机理,本研究从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PHYMS-1376及其对照可育系CK-1376各时期花药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TraesCS1D02G362900.1,与小麦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 TaWRKY51同源度为97%,说明该差异表达基因为 TaWRKY51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转录激活活性与花药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TaWRKY51开放阅读框全长663 bp,可编码220个氨基酸,含有WRKY结构域和锌指结构,分子量约为23.34 kD,等电点为6.42;启动子区包含与光响应、茉莉酸甲酯响应、脱落酸响应等7类顺式作用元件,且TaWRKY51蛋白被定位在细胞核内,具有一定的转录激活活性;与CK-1376相比,PHYMS-1376植株花药中 TaWRKY51的表达量在5个发育时期均高于CK-1376,且在四分体时期、单核晚期、二核期和三核期与CK-1376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明该基因与PHYMS-1376花粉败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为了给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偏、粘、易、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杂种F1雌雄不育配子的传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雄不育配子传递率均低于50%,粘、易、偏型不育系F2代供试群体全部可育,并且正反交不育配子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都为0,初步认为符合配子体不育的特点;二角型不育系正反交雌雄不育配子传递率也都低于50%,但不育雄配子传递率要高于雌配子传递率,并且正反交都有不育株出现.所以二角型不育系是配子体不育还是孢子体不育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小麦化粉的离体萌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适合小麦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配方,建立有效的离体萌发方法体系,以小麦品种西农137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组合的蔗糖和聚乙二醇4000(PEG4000)在小麦花粉离体萌发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硼酸(H3BO3)、钙离子(Ca2 )以及生理活性类物质维生素B1(VB1)对小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定浓度的蔗糖、PEG4000、H3BO3、Ca2 对小麦花粉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VB1对花粉萌发的效果不明显;(2)18%蔗糖 9%PEG4000 2 g/L Ca(NO3)2.4H2O 60 mg/L H3BO3的培养基成分比较适合小麦花粉的离体萌发;(3)在28℃的条件下培养50 min最适合小麦花粉的萌发及观察与统计;(4)在上述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直接采用本研究设计的离心管封闭培养方法可使西农1376的花粉萌发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29.
文章就自然或人工诱导产生的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WCMS)的遗传学、细胞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叶绿体和线粒体与WCMS的关系作了概述。“二型学说”解释小麦雄性不育更为合理;不同类型的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时期不同;核质生理生化、遗传的不协调,干扰了花粉正常生长发育的过程,从而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减数分裂中期Ⅰ与后期Ⅰ的染色体行为及与育性恢复的相关性,以几类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用常规品种(系)作为父本与其杂交,调查了杂种F1减数分裂中期Ⅰ单价体频率与后期Ⅰ染色体变异率及自交结实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单价体频率与后期Ⅰ染色体变异率呈显著正相关,后期Ⅰ染色体变异率与自交结实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2)相同异质不育系与相同或不同品种杂交时减数分裂中期Ⅰ单价体频率与后期Ⅰ染色体变异率及结实率差异不显著;(3)不同异质不育系与相同或不同品种杂交时减数分裂中期Ⅰ单价体频率与后期Ⅰ染色体变异率差异性较为显著,但减数分裂中期Ⅰ单价体频率与结实率差异性不显著;(4)异质小麦中,异源胞质影响染色体变异,但核基因是调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