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为评估在水稻育种中被广泛利用的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z-t的有效性,对不同年份分离自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和三亚市水稻的273株田间稻瘟病菌株中的AvrPiz-t位点变异及其与菌株致病性的相关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田间菌株中无毒基因AvrPiz-t位点的变异频率为0~100.00%,陵水黎族自治县菌株中的变异频率远远高于三亚市菌株。在菌株中共鉴定到3种AvrPiz-t位点变异类型,分别为基因位点完全缺失、DNA重复元件MGR583在基因位点启动子区-10 bp上游和编码区218 bp下游插入。所有AvrPiz-t位点变异的菌株对携带Piz-t抗病基因的单基因水稻系IRBL-11均表现出强的致病性。陵水黎族自治县菌株中AvrPiz-t位点的变异频率呈逐年增加趋势,2021年94株菌株中AvrPiz-t位点的变异频率为100.00%,其中51.06%的菌株变异是MGR583在启动子区-10 bp上游插入,表明DNA重复元件MGR583在AvrPiz-t位点插入是AvrPiz-t从无毒到有毒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基于无人机数据采用3种分层方案构建冠层盖度-乔灌木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以及基于Landsat8 OLI数据采用3种分层方案构建不同光谱指数-乔灌木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分层方案的乔灌木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精度,以期为基于遥感数据的干旱区人工林乔灌木地上部分生物量高精度反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毛乌素沙地实地调查102块30 m×30 m样地,基于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利用面向对象的机器学习算法获取乔灌草植被覆盖度信息,采用3种分层方案(不分层、基于乔木和灌木2种植被类型分层、基于5个树种分层)构建冠层覆盖度-乔灌木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基于Landsat8 OLI影像,使用6种光谱指数(NDVI、RVI、MSAVI、TCG、NDMI、NIRv),结合无人机影像解译草本植被覆盖度,采用3种分层方案(不分层、有无草本植被样地分层、3个草本植被覆盖度等级样地分层)构建不同光谱指数-乔灌木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结果】不分层的冠层覆盖度-乔灌木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鲁棒性最差(R2=0.22,n=102),且估算精度最低(RMSE=14.98 t·hm-2...  相似文献   
33.
卵母细胞质量是决定雌性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证实,饲粮中添加纤维可通过影响后备母猪体内激素和代谢产物等途径调控卵母细胞质量。本文就饲粮纤维对后备母猪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
淤地坝坝系的形成改变了流域的下垫面条件,使黄土高原地区产汇流及输沙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为研究淤地坝坝系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蓄洪拦沙中的作用,选取位于黄河中游的岔巴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流域坝系形成前后相同量级洪水的产流产沙情况进行对比,并结合流域淤地坝发展情况,对该地区淤地坝坝系的水土保持蓄洪拦沙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和揭示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在库坝工程影响下的水沙变化情况,以期为揭示近期黄河水沙量锐减的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36.
我县培育桑苗,多为有性繁殖,即用桑种籽播种,培育实生苗木。经育苗——嫁接——投产约需3年时间。环节多,费工.费时,增大成本。我们从“雅周桑”发根力强,利用枝条扦插成活率高,当年即可用叶养蚕中得到启示,利用近年引进的广东杂交桑(沙=×伦109)枝条进行扦插试验,效果较好。采用发根力强的桑品种,特别是广东杂交桑扦插繁育桑苗,是加速蚕桑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费省、效宏、快速的好措施。现将其扦插试验情况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37.
利用洛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站点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冬季大风天气下PM10、PM2.5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大风来临到结束,PM10和PM2.5质量浓度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PM2.5与PM10的比值在风中阶段较低,大风前、后时段较高,特别是风中到风后过渡阶段,二者比值达到峰值,此时容易发生倒挂现象;大风来临初始阶段,风速增大导致PM10浓度出现峰值,而对PM2.5无明显影响;PM2.5对大气能见度影响较大,且当其浓度<0.5 mg/m3时,能见度属良好等级.  相似文献   
38.
为探究泰山侧柏古树营养元素含量与古树年龄与健康的关系,以泰山罗汉崖林场和王母池景区内12株侧柏古树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中15种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衰弱古侧柏中除Ni和Co含量低,其他元素均高于健康古侧柏。衰弱树和健康树叶片中Ca含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b含量比健康树高29.35%,这暗示罗汉崖地区古侧柏生长衰弱可能与其体内Ca、Pb 2种元素过高有关系。不同龄级古侧柏叶片元素含量,仅Na元素在一级和三级侧柏古树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即龄级高的古侧柏Na含量低于龄级低的古侧柏。罗汉崖林场和王母池景区同健康水平同龄级古侧柏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相当。该研究找出可能与侧柏古树衰老和树龄密切相关的元素含量及变化,为泰山地区古侧柏营养诊断、衰老评价提供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YABBY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特有转录因子,与植物形态有关,在植物响应胁迫方面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YABBY基因家族在苜蓿抗逆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苜蓿的YABB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分布及结构等进行分析。对苜蓿、大豆、水稻和拟南芥进行系统进化树的分析,表明该家族基因在植物中具有同源性。理化性质和结构分析表明,苜蓿中YABBY基因主要分布在第2、4、5条染色体上,苜蓿YABBY家族基因中包含5个保守结构域,其蛋白质主要以无规则卷曲的形式构成,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较少,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该家族存在ABRE顺式反应元件,能够响应盐胁迫及ABA(Ascisic acid)胁迫,通过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MsYABBY2基因响应盐、碱、干旱等逆境胁迫,推测其在抗逆境胁迫中起到关键调节作用。本研究为后续研究MsYABBY基因的抗逆机制及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以大法寺镇268个耕地地块为研究对象,人工采集土壤样品139个,采用相关性分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正定矩阵分解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等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Cu、Zn、Pu、Cd、Cr、Ni、Hg、As的含量分布特征和污染水平。结果表明:Cd、Ni、Pb、Zn、As的含量均高于湖北省土壤背景值,分别为湖北省土壤背景值的2.23、1.71、1.23、1.15、1.14倍,其中,Cd超标倍数最大,应当引起重视;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约有97%的土壤样品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等级及中度生态风险等级;通过正定矩阵分解模型和主成分分析解析出3个污染因子,分别为农业源与自然源的复合源,工业源、大气沉降源,而农业源与工业源是研究区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