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张振荣 《种业导刊》2017,(10):17-18
通过引进近年审定的小麦新品种,鉴定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从中筛选出适宜浚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为全县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加快小麦新品种推广速度.  相似文献   
22.
浚5268是鹤壁金坤农作物原种场选育的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优质广适的玉米新品种,201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额济纳旗野生经济植物的调查 ,确定了主要野生经济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特征 ,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并提出了对野生经济植物的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24.
牛蒡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型蔬菜,在日本等市场深受欢迎。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试种,目前已成为我市一种重要的出口蔬菜。生产所需牛蒡种子全部从日本进口,价格昂贵,甚至供不应求,增加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为探讨解决牛蒡种子国产化问题,特于2004—2006年在苍山县庄坞镇原野涌泉食品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进行了牛蒡自繁种子与进口种子应用效果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25.
变态反应检测水牛结核病标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水牛与黄牛、黑白花牛的皮厚,探索出水牛皮厚与结核菌素(PPD)敏感性的关系,进而说明应用现行牛结核检测标准检疫水牛阳性率过高,需建立水牛PPD检测标准。本试验对广西不同地区牛场不同年龄段的水牛、相同年龄段的水牛与黄牛、黑白花奶牛的皮厚及注射结核菌素前后皮厚差进行比较,水牛PPD不同用量单位的对比,并将PPD检测判为可疑或阳性的水牛样品应用γ-干扰素方法及PCR法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对1~2岁、3~4岁和5~7岁组的水牛共1 240头、黄牛487头、黑白花牛1 284头进行测试比较,水牛的皮厚及注射结核菌素后的皮厚差远远大于黄牛和黑白花牛的皮厚差,差异显著(P0.05);对不同年龄段的水牛共1 467头的皮厚及注射结核菌素后的皮厚差进行测试,不同年龄段的水牛的皮厚及注射结核菌素后的皮厚差差异不显著(P0.05);对注射不同用量的PPD进行比较检测,水牛最佳PPD用量为2 000 U;对经PPD变态反应检测判为可疑或阳性的水牛共148头,采用γ-干扰素ELISA和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只有1份皮厚差超过11.0 mm的样品应用γ-干扰素ELISA检测为阳性,其余应用这两种方法检测都为阴性,进一步证明现行牛结核检测标准不适用于水牛,急需针对水牛的结核检测标准的出台。  相似文献   
26.
应用牛结核菌素对奶水牛进行牛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的检测,然后对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采样进行分离培养、γ-干扰素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比较这四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共对1850头奶水牛进行皮内变态反应检测,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的奶水牛有78头,从78头反应阳性的奶水牛中分离鉴定为牛分枝杆菌的有2份,γ-干扰素ELISA方法检测为牛分枝杆菌阳性的有5份,PCR方法鉴定阳性的有4份;阳性检出率以变态反应为最高78/1850(4.21%),γ-干扰素ELISA方法为5/78(0.27%),PCR检测方法为4/78(0.21%),而分离培养为最低2/78(0.105%)。变态反应与分离鉴定的符合率最低,为0.105%;γ-干扰素ELISA方法、PCR方法与分离鉴定的符合率较接近,分别为40%和50%。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和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以作为变态反应检测的补充。  相似文献   
27.
根据GenBank中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M.bovis)的ESAT-6基因序列(No:BX248347)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获得2株牛分枝杆菌广西分离株(mt359、mt370),纯化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对经双酶切和PCR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及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牛分枝杆菌广西分离株mt359、mt370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6株毒株(5株结核分枝杆菌和1株牛分枝杆菌)的核苷酸同源性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0%,与牛分枝杆菌标准株C680001的核苷酸同源性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6.6%。说明致病性牛分枝杆菌的ESAT-6基因十分保守,不存在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28.
1鸡瘟本病主要症状为鸡体温升高,闭眼,羽毛松乱,缩颈,垂翅,步态不稳或转圈。鸡冠黑紫,口流粘液,摇头,打咯,发出叫声,呼吸困难,拉绿色或黄色粪便,后期腿、翅麻痹,死亡率高。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防疫。将鸡新城疫Ⅲ系疫苗用水稀释成0.1%~0.3%的溶液,让鸡自由饮食,10~30天后再饮用1次,可免疫7个月。对疫区严格封锁,并进行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29.
从3个方面论述了高等数学的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馈与评价;高等数学的授课方式;高等数学教学采取的措施。最后,对大学数学的素质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激发学生兴趣、抓好基础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0.
内蒙古柠条和山杏单株生物量模型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针对现有灌木生物量模型存在的分量与总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不相容等问题, 探索利用联立方程组 方法, 建立灌木林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方法] 以内蒙古自治区的2种常见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山杏(Armeniaca sibirica)为研究对象, 基于大样本的生物量实测数据, 利用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 建立了地上生物量模型及其相容的地下生物量模型和根茎比模型。[结果] 表明:基于植冠面积和丛生枝个数(或植株高度)的地上生物量模型, 其确定系数能达到0.67以上, 但地下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要低些, 其中山杏仅0.36;2种灌木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模型的平均预估精度均能达到80%以上, 全株生物量的平均预估精度, 山杏能达到86%以上, 柠条能达到92%以上。[结论] 对于无明显主干的丛生状灌木, 不论是地上生物量还是地下生物量, 植冠面积是首要的相关因子, 其次才是丛生枝个数和植株高度;利用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 能有效解决不同生物量之间的相容性问题, 同步建立地上生物量模型及其相容的地下生物量模型和根茎比模型;所建模型完全可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相应灌木林的生物量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