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9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1.
安徽省六安县东河口林业站,对于毛竹生产量的提高,提供了一种多快好省的方法。山区林农的实际经验证明,猪脚蹄壳与猪毛能使毛竹粗大生长。其技术措施是,每年六七月间,从原有竹林地边找出向园外伸展的竹  相似文献   
12.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人工梭梭林,利用咸水滴灌技术,对种植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的开挖方式、播种方式、接种深度以及稳产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提高肉苁蓉种子和寄主根系接触的几率是提高人工接种肉苁蓉效果的有效途径。不同种植方式的肉苁蓉出土率为:沟种>打洞>穴种,撒种>种植带(种植纸)。② 采用开沟、撒种方式种植肉苁蓉,随播种量增加,出土肉苁蓉数量呈增加趋势,但存在一个上限值。在沙地滴灌种植肉苁蓉适宜的播种量为300粒/m。③ 接种深度应控制在寄主根系主要分布层以内,并结合作业方式及作业成本来综合确定,在沙地滴灌接种深度不宜超过60 cm。④ 人工接种肉苁蓉具有一次接种,多年采收的效果,但肉苁蓉出土率年际间差异较大。接种后第2 a至第4 a为主要收获期。采用沟种、撒种技术春季接种肉苁蓉,接种后连续3 a平均出土率可以保持在1株/m以上,肉苁蓉鲜重产量达1 800 kg/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刺槐林下魔芋抗病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良  刘列平  郑敏 《北方园艺》2012,(13):148-150
为了有效规避魔芋种植中软腐病和白绢病的危害,减轻经济损失,根据魔芋原产热带雨林的特性,在陕西岚皋进行了刺槐林下魔芋抗病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刺槐林应选择4~8a生幼林,株行距1.5m×2m,荫蔽度50%左右。种植地块最适海拔应在500~1 000m范围内。林地除草方式,于魔芋出苗前的6月5日前后,按每667m2用内吸型74.7%草甘膦粉剂100g,兑水30kg,田间喷雾,经济实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考察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K18-5对尖孢镰孢菌黄瓜专化型的抑制作用,研究了K18-5不同悬浮液处理对定殖能力、防治效果、促生作用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皿内试验,K18-5显著抑制尖孢镰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在盆栽试验,K18-5对黄瓜枯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芽孢悬浮液处理的防治效果更为显著,防效达到67.45%;K18-5在黄瓜根际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在芽孢悬浮液处理后的黄瓜根际基质和根系中的定殖密度较高而且稳定;K18-5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同时,K18-5悬浮液处理显著增加黄瓜根际基质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其中镰孢菌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植物根际促生菌普城沙雷菌A21-4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将A21-4菌悬液灌注到黄瓜根际土壤,调查其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注A21-4能显著促进苗期和田间生育期黄瓜生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根系活力、产量和品质,黄瓜产量比对照增加32.22%,且黄瓜果实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同时,A21-4对黄瓜根际土壤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显著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还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及黄瓜根际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黑龙江泰来县嫩江沙地3年魔芋引种试验,初步表明,魔芋在该地能够生长,宜种植在中性偏酸沙质平缓坡地,每株施1kg马粪,覆地膜,果树玉米套种,无病虫害。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板栗贮藏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板栗原产我国,且栽培历史悠久,春秋时的《诗经》及以后的《战国策》、《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板栗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是有名的“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分布在北起辽宁、南至海南的十几个省市。据统计[1],至1994年我国栽培面积已达50.5万hm2,...  相似文献   
18.
提高仁用杏座果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仁用杏是近几年培植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寿命长、综合利用潜力大等特点而深受广大高寒丘陵区、干旱山区群众所喜爱。但是由于杏树本身不利性状及外界条件的限制,如:杏花的雌蕊败育现象、开花早易受春季寒潮袭击或遭晚霜危害、早春低温、旱风影响昆虫传粉、授粉树配置不合理、管理粗放、病虫危害等均可造成座果率低下,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设法减轻或消除以上不利因素的困扰是获得仁用杏优质丰产的关键所在。且选好主栽品种,合理配置授粉村优良品种的确定,是提高座果率,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基础。各地在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生防放线菌剂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魔芋生长的影响。【方法】2012-2013年采用小区栽培试验,以放线菌剂D74、H为材料,设7个处理:CK0不施肥;M施有机肥;D74+M20施用有机肥稀释20倍的菌剂D74;D74H+M20施用有机肥稀释20倍的菌剂D74H(D74和H按1∶1质量比混合而成);H+M20、H+M40、H+M80分别施用有机肥稀释20,40,80倍的菌剂H,研究放线菌剂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魔芋生物学特性、根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放线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对魔芋根系生长、生物量及光合性能有明显的促进效应。D74+M20处理魔芋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系条数及鲜质量的菌剂与有机肥配施效应分别为331.3%,294.4%,262.5%,7.0%及93.4%。2012年D74H+M20、H+M20处理魔芋株高的菌剂效应分别为34.8%和33.0%;叶片绿色度的菌剂效应分别为28.4%和24.7%;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菌剂效应分别为99.3%,114.2%和52.1%,62.7%,差异均显著(P0.05)。(2)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具有抗病虫、增产效果,亦能提高球茎的商品性能。2013年,除H+M40处理之外,其余放线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处理的魔芋健株率和病株率的菌剂效应分别为32.7%~83.6%和17.6%~47.1%。2012年,D74+M20和D74H+M20处理魔芋球茎产量的菌剂效应分别为31.0%和42.9%;单个球茎鲜质量的菌剂效应均为19.1%;魔芋总产量的菌剂效应分别为27.1%和36.8%;2013年,D74+M20和D74H+M20处理魔芋不同指标的菌剂与有机肥配施效应分别为:球茎总数52.3%和52.3%,健康球茎个数100.0%和111.8%,腐烂球茎所占比例34.2%和62.0%,虫伤球茎所占比例34.6%和12.4%,总产量146.3%和120.2%。【结论】放线菌剂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可显著促进魔芋根系的生长,提高魔芋叶片净光合速率、产量及球茎的商品性能。  相似文献   
20.
酶解条件对红枣汁主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延川团枣为材料,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案,对温度、 提取时间和酶用量等提取红枣汁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红枣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的因素大小顺序为温度、提取时间、酶用量。温度的影响达到显著,而提取时间和酶用量未达到显著。在温度40℃、提取时间4 h和酶用量2400 mg/L时,红枣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9%、维生素C含量0.32 mg/(100 mL)、总糖含量9.37%,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