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38篇
  67篇
综合类   376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用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发酵液上清液(原液、稀释10倍液、稀释100倍液)浸泡棉花种子,测定其种子电导率、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及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稀释10倍液能够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发芽势、苗高、活力指数、幼苗的高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这可能是因为该溶液降低了种子的电导率,提高了幼苗的SOD、POD、CAT活性。  相似文献   
652.
从拟南芥中克隆热激蛋白基因HSP18.2的启动子区域,构建了由HSP18.2启动子引导的GUS融合基因,并经农杆菌介导导入籼稻愈伤组织中。对热激和常温条件下转基因籼稻愈伤组织中GUS活性的比较测定表明,HSP18.2启动子在热激条件下可驱动GUS报告基因在转基因愈伤组织中高效表达,而常温条件下GUS活性在检测水平以下,证明HSP18.2启动子在籼稻中对基因的调控十分灵敏。  相似文献   
653.
为探讨海葵的麻醉方法,用三种麻醉剂氯化锰(manganese chloride)、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和薄荷醇(methylhydroxyisopro-pylcyclo-hexane)对中华仙影海葵(Cereus sinensis)进行了不同浓度麻醉实验,本文描述了三种麻醉剂对中华仙影海葵的麻醉过程,并对麻醉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说明每升试验水体中加入4 m L的氯化锰饱和溶液10~15 min或40~60 m L的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饱和溶液20~25 min均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加入15~35 m L的薄荷醇10%母液30min也能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三种麻醉剂麻醉的海葵经过恢复培养均能复苏。初步认为氯化锰和硫酸镁均可用于中华仙影海葵的麻醉,薄荷醇是从天然植物提取,不含对人健康有害的成分,可以用于海葵加工或食物制作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654.
去甲斑蝥素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研究其杀虫增效活性有利于开发利用该物质。通过去甲斑蝥素与毒死蜱混配以及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的研制,采用浸叶法研究2种单剂、混剂和微乳剂对菜蛾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48 h后,去甲斑蝥素与毒死蜱的LC50值分别为93.97、528.69 mg/L,去甲斑蝥素的击倒力较高,去甲斑蝥素与毒死蜱分别以1:5、1:2.5、1:1.25混配后,48 h的共毒系数为186.75、181.72、166.49,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在微乳剂中加入2%、5%的有机硅后,毒力分别提高至原来的1.32、1.68倍。去甲斑蝥素与毒死蜱混配,48 h后呈现出增效作用,将去甲斑蝥素加工成微乳剂后,对菜蛾的毒力作用明显增强,向微乳剂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硅后,对菜蛾的毒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55.
为研究锡矿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重金属污染变化状况,通过对个旧锡矿山废弃地的7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采样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养分状况及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与耕作、施肥和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采取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可以逐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在土壤养分方面,小黑山农地土壤养分较高,和土壤施肥关系较大,杜仲林地的各指标相对其他林地和尾矿库明显在增加,说明随着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土壤肥力逐渐得到改善;从重金属含量来看,牛坝荒农地和尾矿库的Cu、Zn、Pb、As、Cd各项指标值均居于较高水平,牛屎坡1#、牛屎坡林地2#、白虎山杜仲林地的Cu、Pb、As、Cd指标值较牛坝荒尾矿库农地和尾矿库以及小黑山农地低,说明植物恢复措施对降低重金属的含量具有一定的作用;锡矿山废弃地土壤肥效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存在一定关系,有机质与Cu、As呈极显著负相关,水解N与Cu、As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d、Pb呈显著相关,全N与Cu具显著相关性,与As具有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56.
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为材料,以不同浓度的PP_(333)处理液(0、10、50、100、300、500、700和1 000 mg·L~(-1))浸种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分别调查其株高、根系生长、生物量。结果表明:浓度为300 mg·L~(-1)的PP_(333)浸种处理后,显著抑制株高,使总根长增长速度加快、根体积增长最快,对根面积的影响较大,分蘖数最多;播种60 d时,300 mg·L~(-1)处理组显著提高了根冠比、根系活力和根鲜重。  相似文献   
657.
<正>苏子为唇形科1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油料植物。果实含脂肪油40%以上,且为不饱和脂肪酸。苏子在锦州地区多有种植,积累了许多经验。1.选地选种苏子  相似文献   
658.
缺钾对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缺钾及因缺钾而导致的早衰已成为当前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而根系的生长发育与钾素营养互相影响、关系密切。本试验在生长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调查缺钾对棉花幼苗根系性状指标的影响, 测定根系游离吲哚乙酸(IAA)和乙烯释放量。结果显示, 与适钾处理(0.50 mmol L-1)相比, 缺钾处理(0.05 mmol L-1)显著抑制了根系伸长和侧根发生, 而且侧根的减少主要由侧根发生区的缩短所致, 侧根发生密度并无变化, 似乎缺钾减慢了侧根发育的进程, 但不改变可以发育为侧根的中柱鞘细胞的发育状况。此外, 细根(0.05~0.20 mm)生长受缺钾的影响最大, 绝对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其占总根系的比例均显著降低;中等根(0.25~0.45 mm)受到影响最小, 粗根(>0.45 mm)居中。由于细根的吸收活性强于中等根和粗根, 因而缺钾幼苗的钾营养状况较根系生长更为恶化, 处理4 d和10 d的整株钾积累量仅分别为适钾处理的25%左右和16%左右, 而其总根长和根系总表面积分别相当于适钾处理的35.7%~38.0%(处理4 d)和47.7%~50.6%(处理10 d)。与适钾条件相比,缺钾使根系的游离吲哚乙酸(IAA)含量降低约50%, 而乙烯释放量提高将近6倍, 这可能是缺钾抑制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59.
采用PCR扩增法,对北京地区8种斑螟亚科昆虫:圆斑栉角斑螟、红云翅斑螟、曲小锯齿斑螟、叉斑螟、亮雕斑螟、富泽云斑螟、微红梢斑螟和牙梢斑螟进行了Wolbachia的wsp基因分子检测;结果发现,在富泽云斑螟、微红梢斑螟和牙梢斑螟体内存在Wolbachia感染,所得的wsp基因序列分别为590,600和613 bp。对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富泽云斑螟体内感染的Wolbachia属于B大组的Btab2组类群,而微红梢斑螟和牙梢斑螟体内感染的Wolbachia属于A大组。  相似文献   
660.
梨果实中百菌清的残留降解动态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ECD)法研究梨上百菌清的残留动态及套袋对百菌清残留的影响,测定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0.3%~96.2%,RSD为3.6%~6.2%。通过生长季节残留浓度的检测对北京郊区常规管理条件下百菌清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百菌清在梨上的残留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75%百菌清(chlorothalonil)可湿性粉剂推荐剂量稀释500倍液(A.I.1 500 mg/kg)施药1次,降解半衰期为3.22,1 d后残留低于1.0 mg/kg;加倍剂量稀释250倍液(A.I.3 000 mg/kg)施药1次,降解半衰期为3.53,3.30 d后残留低于1.0 mg/kg;A.I.1 500 mg/kg施药3次,7 d后残留低于1.0 mg/kg;A.I.3 000mg/kg施药3次,14 d后残留低于1.0 mg/kg。百菌清主要残留于梨皮中,套袋后用药,采收时百菌清残留低于中国、欧盟、韩国最高残留限量(1.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