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8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95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华北落叶松不同代际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代际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细菌变化有助于了解地力维持机制。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不同代际人工林(一代林(17和37年生)、二代林(14年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代际林及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异规律及土壤养分与细菌群落的耦合关系。结果(1)在0 ~ 10 cm和10 ~ 20 cm土层,一代林(17年生)和二代林(14年生)的速效钾和有效磷显著高于一代林(37年生)(P < 0.05),但一代林(17年生)和二代林(14年生)间差异不明显(P > 0.05)。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各代际林土壤养分均呈现降低趋势。(2)在门水平上,3个林分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和酸杆菌门。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3个林分的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呈迅速下降趋势。(3)一代林(37年生)的ACE和Chao1细菌丰富度指数在3个代际林中最低,且在0 ~ 10 cm和20 ~ 30 cm土层代际林间差异显著(P < 0.05)。在3个土层深度,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在一代林(17年生)和二代林(14年生)中相对较高,而在一代林(37年生)中相对较低。(4)相关分析表明,速效钾与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显著正相关,而与硝化螺旋菌门显著负相关(P < 0.05)。随着有效磷含量的增加,变形菌门数量呈显著增加趋势(P < 0.05)。结论华北落叶松二代林在早期发育阶段不存在地力衰退问题,随着林龄的增加,应加强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的调控,并重视特定细菌群落的变化以维持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2.
大蒜根腐病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解析根腐病发生时大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明确大蒜根腐病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关系,探明根腐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为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以新疆连续3年的大蒜根腐病发病田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大蒜根际土壤总DNA的真菌ITS区序列进行大规模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相比,在门的水平上,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真菌是大蒜根腐病根际土壤的优势真菌类群,其中高水平的子囊菌门菌群与病害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属的水平上,注释获得137个属,其中19个属与大蒜根腐病有较大的相关性。镰刀菌属真菌数量在病土中高于健康对照。随着连作年限的延续,根腐病的发生愈发严重,土壤中真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真菌属的数量逐年降低,大蒜根腐病的发生与植株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密切相关,土壤真菌类群的平衡和多样性改变是根腐病发生的一大诱因。  相似文献   
13.
泸州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及预测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杂交稻的广泛种植,白背飞虱已成为泸州地区水稻的重要害虫。通过对泸州市叙永,合江,泸县和古蔺县1983 ̄1998年白背飞虱灯诱测报资料和田间系统调查资料的分析,结合异地虫情信息交流,天气资料分析,明确了泸州地区白背飞虱虫源主要由黔南,桂北及以南稻区经东南气流迁飞而来。分析了其主要降落范围、害虫田间消长规律和影响其大发生的主要气候因子。建立了预测预报模型,为指导泸州地区白背飞虱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结构及其随离岸距离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内设置42块样地(10 m×10 m),采用样方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以空间代替时间,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探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规律;同时,分析离岸距离不等的黑松防护林的种群结构窄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径级的数量分布基本上呈倒J型分布,表明黑松种群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黑松生长与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黑松胸径、单株生物量与密度的关系均符合负指数函数模型,树高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在距离海岸50~500 m范围内,黑松种群密度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均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海陆相互作用产生的环境异质化可能是造成黑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榆阳区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坚持借鉴典型经验、发掘自身亮点,促进农村改革,提升农村发展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形成了榆阳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并提出在这三种模式上结合各村组的特点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以大竹蛏人工育苗及养殖为主线,通过出苗规格、生长测量、肥满度、出肉率、日生长率等参数统计研究大竹蛏的生长情况,并构建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大竹蛏经过水泥池养殖可养成6~7 cm的商品蛏,土池养殖通过投放大规格苗种当年可养成壳长6 cm以上。壳长和粒质量之间存在如下对应关系:y=0.000 06x~(2.881)(r~2=0.955),大竹蛏稚贝和苗种出池规格数据可拟合成方程:y=1 188x~(-2.76)(r~2=0.974)。采用Von 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 3个模型对大竹蛏生长进行了拟合,拟合度均较高,r~2分别是0.930、0.930和0.928,但结合实际情况,Logistic模型更符合大竹蛏生长实际,Logistic模型可表示为y=576.175/(1+38.486e~(0.004x))。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当前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研究利用耐冷微生物进行低温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从城市生活污水厂筛选出3株有较高COD降解效率的耐冷菌,组成复合菌群,用以处理低温生活污水.[结果]在低温条件下(10℃),三株耐冷菌有较高的COD去除功能,降解效率可达40;以上,且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也较强.组合成的复合菌群,有助于提高生物处理的能力,其COD去除效率比单菌可提高10;~20;.[结论]耐冷微生物复合菌群在低温条件下有较好的COD处理能力,在低温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越橘果实中克隆花色素合成酶(ANS)基因cDNA,为研究越橘花色素苷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越橘(Vaccinium spp.)品种“北陆”(V.corymbosum L.)为试材,并以Illumina测序文库(NCBI登录号:SRA046311)中差异表达的Unigene 38125片段为基础,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花色素合成酶基因全长cDNA,利用DNAMAN和MEGA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探讨ANS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相对表达量及其与对应花色素苷含量的关系。【结果】成功克隆了越橘花色素合成酶基因序列,命名为VcANS,GenBank登录号为JN65470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VcANS全长1 424 bp,包含93 bp的5′非编码区、248 bp的3′非编码区和1个长度为1 083 bp编码360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ANS家族普遍存在的2酮戊二酸和Fe2+依赖的氧化酶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cANS与杜鹃花科植物亲缘关系最近。在越橘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VcANS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与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结论】获得了越橘花色素合成酶基因全长,推测其对越橘花色素苷的形成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秦芋32号(原代号:康0102-5)是2000年以秦芋30号作母本,89-1优系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种子,经育种圃、鉴定圃选育而成。2011年3月申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待审,2011年10月通过审定。2007~2009年参加国家级马铃薯品种中晚熟西南组繁种及区域试验;2010年国家西南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443 kg/667 m2,比对照米拉增产12.5%。块茎干物质含量18.5%、淀粉含量11.8%,Vc含量14.2 mg/100 g,还原糖含量0.29%,粗蛋白含量2.1%。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PVX和PVY,抗晚疫病。  相似文献   
20.
茶园滴灌施肥的增产提质及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设计3个不同氮素用量(450、300、150 kg/hm2),研究了茶园滴灌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比对照增产3.4%~9.3%,施氮量与产量间呈明显正相关,以年施氮量300~450 kg/hm2产量较高,滴灌施肥对茶叶品质影响不显著。滴灌施肥处理成熟叶含氮量显著高于对照,且季节性差异明显,秋茶﹥夏茶﹥春茶,滴灌施肥可促进茶树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施肥方式对土壤pH值影响显著,滴灌施肥处理土壤pH值明显高于对照,可能因其氮素利用率较高而有助于减弱无机氮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