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3 毫秒
21.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多杀霉素对甘蓝小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并研究了5%多杀霉素SC不同施药量对甘蓝植株的安全性.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5%多杀霉素SC对甘蓝小菜蛾的活性与阿维菌素相当,其LC50、LC90分别为2.87 mg/L、14.41 mg/L,可代替阿维菌素对甘蓝小菜蛾进行毒杀,也可以与阿维菌素交替使用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安全施药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施药量对甘蓝均无药害症状.  相似文献   
22.
水稻根结线虫病近年来对我国的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探索低成本、高效安全的水稻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对减少其危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光合细菌微生物菌剂与噻唑膦协同使用对水稻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 显示,利用光合细菌微生物菌剂1 L/667m2与10%噻唑膦GR0.10 kg...  相似文献   
23.
湖南柑橘根结线虫种类鉴定及特异性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结线虫病是严重危害湖南柑橘生产的主要病害,快速准确地进行病原线虫鉴定,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柑橘产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湖南永州地区柑橘根结线虫进行病原种类鉴定,确定其为番禺根结线虫Meloidogyne panyuensis。通过引物设计与筛选,建立了番禺根结线虫特异性PCR检测技术。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能有效地从多种根结线虫中特异性检测出番禺根结线虫,为柑橘病原线虫的快速检测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
对新型苯氨基嘧啶类杀菌剂50%CHORUSWG防治辣椒灰霉病的田间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50%CHORUSWG防治辣椒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用量为120g/100L水,喷药液50~70L/667m^2,药后7d、10d对叶部病害的防效分别为71.63%、72.83%,对果实病害的防效分别为74.49%、75.337%。50%CHORUS WG是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的良好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25.
光合细菌是能利用细菌叶绿素进行光合自养型生长的一类微生物总称,也是植物表面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光合细菌通过自身的特征代谢活动,参与植物的养分摄取、生长发育、抵御逆境等过程,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与植物以及其他微生物关系密切的有益微生物.本文介绍了光合细菌在农业上植物营养、促生、抗逆、病害防控等方面的功能,阐述...  相似文献   
2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成员,主要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WBPH)以持久增殖型方式进行传播.在病毒的侵染循回过程中,白背飞虱中肠上皮细胞是病毒的初侵染和主要增殖场所.而病毒的有效增殖是决定介体能否传毒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研究SRBSDV和介体白背飞虱的互作关系,尤其是了解白背飞虱中肠蛋白通过参与调控病毒的增殖过程,而使介体昆虫成功获毒并传毒,本研究以高带毒白背飞虱群体中肠组织为实验材料,构建了高带毒白背飞虱群体中肠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经过检测表明,构建的文库滴度为1.5×106 cfu/mL,平均插入片段主要分布在1.0~2.0 kb之间,文库质量较好,可用于研究SRBSDV编码蛋白和白背飞虱中肠蛋白的互作关系,并为开展SRBSDV和昆虫介体的互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从农药厂废水中分离到能够降解多种拟除虫菊酯的复合菌群JZ-1,对该菌群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降解条件为pH7、温度30℃;在最佳条件下培养15d,对100mg·L-1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为53.27%、33.36%、41.39%。对该菌群的16S rDNA进行扩增和RFLP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菌群含有丰富的细菌资源,该菌群的优势种群包括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紫单孢菌科细菌(Porphyromonadaceae bacterium)。该研究为拟除虫菊酯的降解菌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8.
水稻橙叶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对水稻橙叶病发病植株的DNA进行了PCR扩增和基因克隆.序列测定表明,PCR扩增的片段全长为1 853 bp,包括1 527 bp的水稻橙叶病植原体(RYL)的16S rDNA基因全序列、234 bp的邻近间隔区的序列及部分(92 bp)23S rDNA基因序列.序列比较结果表明,RYL的16S rDNA全序列与其他植原体的相似性在88%~95%,其中与America aster yellows(AAY,GenBank登录号X68373)最高相似性为95%.利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的16S rDNA系统演化树结果表明:RYL与AAY亲缘关系最近,同被聚类为翠菊黄化组(16Sr Ⅰ).  相似文献   
29.
RNA干扰(RNAi)是由双链RNA导入而引起的基因沉默现象,它可以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对基因的沉默发挥作用。就RNAi的发展历史、作用机制、特征及其在植物抗病毒、品质改良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0.
区域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预测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湖南省汉寿县和永州市2010年和2011年白背飞虱虫量与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面积的相关性,建立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的区域性预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相关系数高(R=0.8764),适用于湖南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