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0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1.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季节和地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杜仲叶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等次生代谢物季节、地域差异性。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杜仲叶中这3种主要次生代谢物。结果表明,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6月份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562%、2.258%和0.571%。另外,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地域差异性显著,即对于同一年龄、同一杜仲品种而言,气候条件较差地区(年平均气温6.8~8.8℃、绝对最低湿度-29.6%~-22.6%、年降雨量576.7~1048 mm)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含量高。由此得出,气候条件影响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积累,而6月份为杜仲叶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62.
杜仲次生代谢物部位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对同一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杜仲不同部位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测定和分析表明 ,各次生代谢物个体间差异显著 ,同一个体不同部位之间差异也显著。就某一种次生代谢物而言 ,各部位含量高低的顺序为 :绿原酸 :叶 >雄花 >皮 >果 ;桃叶珊瑚甙 :果 >叶 >皮 >雄花 ;总黄酮 :雄花 >叶 >皮 >果 ;杜仲胶 :果 >皮 >叶 >雄花。就某一部位而言 ,各种次生代谢物含量的高低顺序为 :叶 :绿原酸 >总黄酮 >杜仲胶 >桃叶珊瑚甙 ;皮 :杜仲胶 >桃叶珊瑚甙 >绿原酸 >总黄酮 ;雄花 :总黄酮 >桃叶珊瑚甙 >绿原酸 ;果 :杜仲胶 >桃叶珊瑚甙 >总黄酮 >绿原酸。分析结果显示 ,所测定的绿原酸、桃叶珊瑚甙、总黄酮等天然活性物质的含量 ,均是叶部高于皮部 ,这为“以叶代皮”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果实中除富含亚麻酸油 (α 亚麻酸含量高达 5 1% )外 ,还富含杜仲胶和桃叶珊瑚甙 ,是亟待开发的新资源 ;杜仲雄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 ,绿原酸和桃叶珊瑚甙的含量也较高 ,是杜仲资源开发的又一个新的部位  相似文献   
63.
淳化县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适生树种选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淳化县位于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南部,是黄河中游123个水土保持重点县之一。该县自1974年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以来,至1979年,森林覆被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16.3%,“四旁”植树757万余株,农田林网初具规模,开始发挥防护效益,成为全国林业发展较快的先进县之一。但是由于在造林过程中,对立地条件考虑不够,造林树种单一,人工造林保存率仅为37.28%,有些地方虽已成林,而生长不良,致使造林地的生  相似文献   
64.
在杜仲无性繁殖中,采用了留根露头、插根露头、带根埋条、嫩枝扦插和硬枝接根扦插等不同育苗方法。试验表明,留根露头和插根露头育苗效果较好,其中又以留根露头效果最佳,该方法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成本低,在原有苗木的基础上,产苗量可增加1倍以上。  相似文献   
65.
紫苏籽油的成分与生理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系统综述了紫苏籽油的成分与生理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紫苏籽油富含α-亚麻酸,具有降血脂、预防脑血栓和心肌梗塞,促进神经系统、脑和视网膜的发育,提高脑功能和学习记忆,预防老年痴呆症、过敏症和抗肿瘤等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6.
林木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长期以来,对种子播种的质量,多用发芽试验法进行检验,即根据发芽率的高低来判断种子质量的好坏。可是,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遇到实验室的发芽率与田间的出苗率不相符合,有时差距很大。鉴于发芽试验不能完全准确地说明种子播种品质的好坏,人们又在寻求着更为实用的、能准确测定种子质量的方法和依据。这就是六十年代以来,种子学领域里出现的新课题——种子活力。种子活力(Vigor)并非种子生活力(Viablty)。1977年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代表大会通过的种子活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对全国7个杜仲主产区杜仲叶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认为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湖南西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为我国杜仲的优良种源区.对同一立地条件下的杜仲皮、叶变异类型进行了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认为杜仲光皮和小叶类型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68.
超临界CO2萃取杜仲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仲籽为原料,超临界CO2为溶剂萃取杜仲籽油.探讨了操作压力、温度和CO2体积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先静态萃取10 min,再用压力35 MPa、温度40℃、CO2体积40 mL进行动态萃取,萃取杜仲油效果较好.用GC分析了杜仲籽油的组成,亚麻酸是主要成分.超临界萃取得到的杜仲籽油可作为高质量的保健食用油.  相似文献   
69.
深穴整地穴底植苗草灌覆盖的造林新方法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对提高干旱地区油松造林成活率有显著作用,同时对促进林木的生长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