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通过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首次发现苹果根爪绵蚜是在苹果树根部为害的重要新害虫,梨九绵蚜和榆绵蚜是在梨树根部为害的重要新害虫。这3种绵蚜均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其原生寄主为榆,苹果根爪绵蚜的次生寄主为苹果,梨九绵蚜和榆绵蚜的次生寄主为梨。6~10月份,这3种绵蚜以无翅侨蚜和有翅性母在果树根部为害。春季在绵蚜迁入之前,采用果园全田覆盖地膜的办法,可阻隔其入土,进而可使果树根部全年免受其为害;夏季在绵蚜为害期,采用磷化铝地下熏蒸的办法,杀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2.
(12。)莲溢管呀Rh·。夕。P凡a。〔:。(L.) 寄主:第一寄主桃、扁桃、李、红叶李、杏、海、花海、樱花、榆叶梅等;第二寄主莲、慈菇、香蒲、川泽泻、睡莲、眼子菜及各种水生植物。 分琦了:辽宁、吉林。 (121)禾谷绒管蚜Rh户adf(L.) 寄主:第一寄主稠李、桃、李、榆叶梅等李属植物:第二椒主为玉米、高梁、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雀麦、水稻、狗牙根、龙爪草、羊茅、裕茅、黑麦草、芦竹、三毛草、香蒲、高莎草等禾木科、莎草科、香蒲科植物。 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省. (12幻红腹溢管蚜左h.ru万abdQ爪inalis(Sasaki户份 寄主:春季在桃、…  相似文献   
53.
烟蚜Myzus persicae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查阅世界各国近年来有关烟蚜研究300余篇文献的基础上.就烟蚜生物学、生态学、天敌及为害等诸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作了较详尽的综述。  相似文献   
54.
张广学  孟祥玲 《植物保护》1966,4(3):118-119
在棉花生长过程中,棉株上的蕾铃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常常大量脱落,防止棉花蕾铃脱落是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棉虫严重为害是造成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调查棉虫为害对蕾铃脱落的影响,及时进行防治工作。现将我们使用的调查方法介绍于后,并把因各种棉虫为害而脱落的征状编为检索表,附有被害征状图,便于田间应用。  相似文献   
55.
乔格侠  张广学 《植物检疫》2001,15(6):344-350
(续上期 )4 鼠李马铃薯蚜AphisnasturtiiKaltenbach ,1 843(图 4)4.1 英文名 (commonname) :Buckthorn -PotatoAphid4.2 异名[7] :AphisabbreviataPatch ,1 91 2AphisbulleriRobinson&Ro janavongse,1 9764.3 形态特征简述[8]4.3.1 无翅孤雌蚜 :活体黄色、黄绿色或浅绿色 ;头部常褐色 ;触角端部、胫节端部、跗节、腹管端部暗色 ;尾片淡色。体长 0 9~ 2 4mm。背板膜质 ,表皮无网纹。腹部节Ⅰ和Ⅶ有缘瘤 ,节Ⅶ缘瘤直…  相似文献   
56.
本文记述红松的重要害虫红松球蚜新亚种,文中的量度单位全为毫米,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模标本保存在东北林学院。 红松球蚜新亚种 Pineus cembrae pinikoreanus Zhang et Fang,subsp.nov. 无翅孤雌侨蚜 体长1.3,宽1.0,卵圆形。活时红褐色,被长蜡丝,呈绒球状。玻片标本头部与前胸愈合深色骨化,中、后胸与腹部节Ⅰ中、侧、缘斑明显,向腹部节Ⅰ变  相似文献   
57.
根保防治玉米茎腐病初步研究徐作李林(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济南250100)王登甲惠祥海张广义孙明海张广学(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局植保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玉米茎腐病(青枯病)是我国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1]。1995年茎腐病在我...  相似文献   
58.
通过在自然变温下对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饲养观察获得的各虫态发育历期数据的分析,依据有效积温法则,测算出卵、幼虫、蛹、产卵前期的成虫以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63、11.94、13.64、16.50、13.69℃和40.58、59.73、102.19、15.38、203.06℃,并建立了历期预测式,可用于发生期和防治适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59.
60.
棉蚜为害一直是北方棉区的重要问题。在生产上存在着有蚜就有害、有蚜就治和定期打药的习惯。常造成农药和人力的浪费,又增加了生产成本,杀死天敌,影响生态平衡,引起次要害虫大发生,蚜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人畜中毒等不良后果。因此,在摸清棉蚜为害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经济为害阈限,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这不仅是害虫防治的总趋势,也是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一、研究是从1981年开始采用定株,定蚜量(为害10天)小区对比方法。1983年采用累积蚜害量的方法。选在土质肥沃、亩施万斤农家肥的一类田和土质瘠薄、水肥条件差的三类田各一亩。棉花密度为每亩6000和8000株。品种为76—78、辽棉八号(2105)和黑山棉一号。当棉花两片真叶和蕾期7片真叶时,各选生长一致的壮苗400株,每株接3~4龄若蚜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