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龟纹瓢虫是我省常发性几种蚜虫天敌之一,历年同其他天敌种群一起,对减轻蚜虫的发生和危害起了重要作用。二十年来由于大量喷洒化学农药,种群遭到大量杀伤,为进一步发挥其在蚜虫综合治理中的积极作用,1980~1982年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一、生活史龟纹瓢虫成虫寿命长,世代重叠,为明确  相似文献   
42.
蚜传植物病毒病的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蚜虫种类多、数量大,是世界著名的农林害虫。其危害是刺吸式口器吸食大量植物汁液,引起植物营养恶化;唾液中含有氨基酸或植物生长激素,引起植物畸形生长;还有一项非常严重的危害是蚜虫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危害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蔬菜、烟草和果树等多种植物,造成  相似文献   
43.
试验选用96头天津白猪(去势公猪,母猪各半),采用双因子(能量、蛋白质)两水平(高、低)2×2交叉随机化区组设计,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天津白猪生长(20~60kg)和肥育(60~90kg)阶段适宜的饲粮消化能浓度和蛋白质水平.结果表明,天津白猪母猪全期平均日增重较去势公猪略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准.饲粮消化能浓度在全期显著地影响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高能饲粮(DE13.39MJ/kg)处理显著大于低能饲粮(DE12.55MJ/kg)处理.饲粮蛋白水平在生长期显著影响日增重,高蛋白水平组(CP16%,566g)显著大于低蛋白组(CP13%,519g),但全期二者间日增重(619gvs 597g)差异不显著;蛋白质水平对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采用高营养饲养方式有利于提高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建议天津白猪饲粮的适宜消化能浓度为13.39MJ/kg,蛋白质水平为生长期16%、肥育期13%.  相似文献   
44.
麦双尾蚜种群动态及天敌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根据新疆塔城麦田的系统调查资料,探讨了麦双尾蚜Diuraphis noaxia Mordvilko及其天敌种群动态,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寻找影响麦双尾蚜数量变动的关键天敌种类。结果表明,麦双尾蚜在麦田为聚集分布;影响冬麦田麦双尾蚜数量的天敌主要有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意大利豹蛛Pardosa italica等;影响春麦田麦双尾蚜数量的天敌主要有白足蚜小蜂Aphelinus albipodus、燕麦蚜茧蜂Aphidius picipes和环足灰斑腹蝇Leucopis annulipes等。  相似文献   
45.
试论农业害虫的自然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根据水稻、棉花、玉米、小麦、油菜、果树和蔬菜等的重要害虫几十年的防治经验,论述了农业害虫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和自控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作物耐抗性的利用、植物性杀虫剂的利用、昆虫行为和习性的利用、天敌资源的保护利用、农业措施的利用以及农业害虫的综合自控技术。依据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要求,讨论了在农业害虫的治理中应充分重视和利用一切自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6.
47.
麦双尾蚜 Diuraphis noxia(Mordv.)俗名俄罗斯麦蚜(英文名 Russian WheatAphid),又名大麦蚜。本世纪初首次在俄国南部对大麦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正在世界各麦类主要产区迅速蔓延,危险日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在世界各地的扩散蔓延据文献记载,1900年首次发现该蚜在俄国南部乌克兰地区(北纬50°左右)成灾,麦类损失达76%(Grosshein,1914)。至50年代以来已扩散蔓延到中亚、西亚和北非的外高加索地区、阿富汗、伊朗、以色列、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摩洛哥和东部非洲的国家和地区,欧  相似文献   
48.
当归是著名中药材,近年来由于当归麻口病引起根部腐烂损失严重。关于该病的病因过去虽有报道,但不够明确,且防治不力。为此我们对该病病灶群落成员进行了采集、分离、鉴定、回接和防治试验。在国内外首次确认了此病的病因,并制定了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 当归在苗期常有少量金针虫及其他地下害虫为害留下伤口;在挖苗、贮、运和移栽过程中也常使幼苗受伤。4—10月份为当归成药期,也是麻口病发生发展阶段,此期根部除生理开裂外,金针虫全期为害根表面;  相似文献   
49.
相生植物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适应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要求出发,通过对有害生物治理历史的回顾,对有害生物治理策略与措施发展过程的分析,提出“相生植物”新概念,论述了植物作为生物类群中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作为生物防治中的重要因子,与动物、微生物一样具有重要的地位。还分析了利用相生植物控制有害生物的可行性与科学依据以及在未来生物防治、植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通过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首次发现苹果根爪绵蚜是在苹果树根部为害的重要新害虫,梨九绵蚜和榆绵蚜是在梨树根部为害的重要新害虫。这3种绵蚜均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其原生寄主为榆,苹果根爪绵蚜的次生寄主为苹果,梨九绵蚜和榆绵蚜的次生寄主为梨。6~10月份,这3种绵蚜以无翅侨蚜和有翅性母在果树根部为害。春季在绵蚜迁入之前,采用果园全田覆盖地膜的办法,可阻隔其入土,进而可使果树根部全年免受其为害;夏季在绵蚜为害期,采用磷化铝地下熏蒸的办法,杀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