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39篇
  32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06年山西省临汾市小麦田节节麦发生普遍,一些乡镇小麦产量损失严重。本文分析了节节麦发病原因,给出了防治节节麦发病的策略,为今后节节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在小麦灌浆期选用4种微肥对中筋小麦临优2018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微肥后,小麦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其中硼酸、硫酸锰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硫酸镁对蛋白质和面筋影响较大;硫酸锰对沉降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3.
本文就土壤有机质对六价铬的还原能力、还原速率以及土壤中六价铬的还原量与有机质的关系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机质对六价铬的还原能力与还原速率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强;②土壤有机质对六价铬的还原量决定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74.
吨粮田小麦夏玉米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90年。采用二次饱和 D—最优设计,对影响小麦,夏玉米产量的氮肥、磷肥用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吨粮田小麦、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施肥函数模型,并确定了吨粮田小麦氮肥(纯 N)最佳施用量为10.1公斤.P_2O_5为14.5公斤;夏玉米纯 N 施用量为13.75公斤,P_2O_5为6.1公斤.  相似文献   
75.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现山西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突出效益是发展“三高“农业的关键。针对山西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农业生产发展要求,提出了山西高产高效农业的途径:要重视高产粮食生产,发展旱作农业,建立高效立体农业技术体系,发展庭院经济等。同时,就建立高效持续农业技术体系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6.
CIMMYT小麦育种特点及研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CIMMYT)目前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小麦育种特点及今后的研究趋势,旨在为国内的小麦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张定一 《小麦研究》2010,31(2):31-33
<正>小麦生产是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类等各种自然、社会资源的开放性综合生产系统,产量水平的变化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近两年来,我省小  相似文献   
78.
水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品质和HMW GS表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临Y7287为材料(亚基类型:1,7+9,5+10),研究5种水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品质和HMW-GS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模式4[适期晚播,冬前限量灌水(450 m3.hm-2)、拔节期增量灌水(900 m3.hm-2),施N 225 kg.hm-2,底追比7∶3]的小麦籽粒产量、湿面筋、沉降值、稳定时间和评价值最高,并且有利于1、5、10亚基的积累和形成,其中对1、5亚基的影响较大。不同水肥模式下,小麦HMW-GS形成时间和积累强度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随着籽粒灌浆的进行,亚基相继形成,谱带逐渐稳定,积累量也逐渐增加,谱带颜色加深。花后20 d亚基完全形成,但不同水肥模式下HMW-GS形成时间有差异,水肥模式4亚基形成最快。因此,在小麦生产管理中,可选择水肥模式4实现小麦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9.
干旱是制约山西小麦产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选育抗(耐)干旱的小麦品种是防御干旱的重要对策和措施。国内外均有报道指出,小麦的胚芽鞘长度可作为小麦早期抗旱性的鉴定参考指标,并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通过采用铝/滤纸夹籽卷筒法对部分小麦品种的胚芽鞘长度进行研究,筛选出了具有相对较稳定遗传性的长胚芽鞘小麦品(系)种,为进一步定向培育苗期抗旱能力强的长胚芽鞘耐深播抗旱小麦品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锌腐酸肥料对冬小麦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大田微喷灌节水灌溉方式研究锌腐酸肥料对冬小麦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磷肥种类为锌腐酸磷酸二铵和普通磷酸二铵;氮肥种类为锌腐酸尿素和普通尿素;不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底施普通尿素和磷酸二铵处理的拔节期总茎数和单株茎数均较高;底施普通尿素和磷酸二铵,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产量最高,达6 730.5 kg/hm~2。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均高于追施普通尿素,增产主要与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有关;底施锌腐酸尿素和锌腐酸磷酸二铵,追施锌腐酸尿素的小麦籽粒品质指标最高,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的提质效果优于普通尿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