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枸杞炭疽病菌对成熟果实侵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往研究认为,枸杞炭疽病菌(C.gloeosporioidesPenz)仅侵染花、花蕾、青果,一般不会对成熟果实进行侵染。本研究证明:室内和田间接种孢子均可对成熟果实造成侵染危害。室内在16~36℃条件下接种孢子,均可造成侵染,以28~32℃侵染速度较快;在76%~92%RH条件下接种孢子,均可造成侵染,以92%RH侵染速度最快。田间接种孢子后,成熟果实危害病指最高达49.33;成熟果实晾晒过程会继续发病,危害病指最高达57.2。  相似文献   
32.
1989~1991年对黑绒金龟(虫甲)自然种群生命表预测预报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1个世代后,个体增长倍数R0=1.024倍,种群增长稳定.经分析,3龄幼虫(k4)是关键虫期,降雨是关键因子.对10年发生程度(y)同144个环境因子(x)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初步建立了模型Ⅰ、Ⅱ,模型历史符合率为83%~100%.依据模型预测的1991年该虫在宁夏西吉县的发生程度同实际发生程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33.
对宁夏西吉县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种进行了田间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该县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种组成为1、2、3、5、6、7、8、1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34.
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在宁夏果树栽培区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征。选苹果、梨、杏、梅等品种,分别放置梨小食心虫诱芯,在生长季节逐日对各诱集点诱芯诱集成虫数量,以及田间危害损失、发生代数、发育历期进行调查。经3a定点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每年可发生4代,即4月中旬越冬代开始,5月中旬第1代,6月中旬第2代,7月中旬到8月初第3代,8月下旬到9月上旬以老龄幼虫越冬。生长季节对不同果树品种危害呈以下时间特征:为害先从杏开始,接着梅子,然后早熟梨,最后苹果。采用梨小食心虫性诱芯预报成虫高峰期,结合果树的开花和结果物候期可确定发生期的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35.
刘浩  张龙  张宗山 《中国蔬菜》2012,1(4):87-90
为了明确枸杞常用药剂对蜡蚧轮枝菌的抑制作用和蜡蚧轮枝菌对枸杞蚜虫的控制效果,采用测定抑菌率和室内毒力的方法对4株蜡蚧轮枝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杀菌剂中的醚菌酯和杀虫剂中的啶虫醚对4株蜡蚧轮枝菌较安全|1号蜡蚧轮枝菌对枸杞蚜虫的控制效果最好,其浓度毒力回归方程为y=0.209 x+3.904,LD50为1.8×105个?mL-1,时间毒力回归方程为y=0.650 3x+1.840 4,LT50为4.89 d。  相似文献   
36.
毒死蜱在枸杞果实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40%毒死蜱乳油在枸杞果实内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残留动态试验表明,毒死蜱在枸杞果实内消解较快,半衰期为2.87~3.15 d.在使用浓度800倍、施药2次的情况下,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间隔期7 d,枸杞果实内的残留量为0.225 mg/kg.  相似文献   
37.
12%高氯·毒死蜱乳油防治草地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12%高氯.毒死蜱乳油对草地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2%高氯.毒死蜱乳油对草地螟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药量为750mL/hm2、900mL/hm2,药后3~7天的杀虫效果达到90.61%~98.45%。  相似文献   
38.
为明确宁夏本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枸杞蚜虫Aphis sp.的控制作用,选取4株球孢白僵菌研究其对枸杞蚜虫的室内致病性及影响致病性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2号菌株对枸杞蚜虫控制作用最好,其致死中浓度LD50为1.7×106孢子/m L,致死中时LT50为4.46 d(1.0×106孢子/m L);随着温度的升高,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的侵染校正死亡率逐渐升高,在22~28℃范围内,校正死亡率的升高速率最快,在31℃下,校正死亡率最高,最有利于白僵菌侵染枸杞蚜虫;随着湿度的升高,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的侵染校正死亡率逐渐升高,相对湿度90%时,校正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其他湿度,最有利于白僵菌的侵染;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紫外线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升高,在孢子萌发抑制率50%时,照射时间为3.18 min,田间施用应避免阳光强烈时段。  相似文献   
39.
枸杞瘿螨防治农药室内筛选及大田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种药剂对枸杞瘿螨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及大田防治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齐螨素对枸杞瘿螨的毒力最高,LC50为1.8651 μg/ml,其次为敌杀死、阿耳发特、哒螨灵、安民乐,灭扫利最低.1.8%齐螨素乳油在田间的使用剂量为3 000倍液喷雾,施药间隔期为14~23天.  相似文献   
40.
枸杞炭疽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玲  焦恩宁  张宗山 《北方园艺》2011,(20):195-199
枸杞炭疽病是我国枸杞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现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枸杞炭疽病痛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侵染过程、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和防治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科研进展进行系统介绍,并提出了枸杞炭疽病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主攻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