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4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6篇
  33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2012年,吉林省双辽市王某饲养番鸭雏400多只,有280只发病,雏鸭2个月龄时因饲养者刻意追求生长发育速度,而不当地增加了蛋白质饲料的饲喂量,故番鸭出现了痛风,雏鸭死亡200多只,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临床表现 患病雏鸭精神委靡,嗜睡,食欲下降或废绝,常常趴卧于舍内,不愿运动,常走近池塘也不愿下水戏游,体况逐渐消瘦,翅膀常常下垂。有的病鸭自啄羽毛,有的表现气喘,有的跗关节、跖关节、趾关节、肘关节或腕关节等发生不同程度肿胀变形,走路时表现跛行,还有的在舍内往往长时间蹲坐或单腿站立不动。绝大多数病鸭饮水较频,饮水量明显增加,经常排白色稀便,泄殖腔外口周围粘附粪便,污秽不洁。其粪便中混有较多白色的石灰渣样尿酸盐。其肢腿关节炎肿胀初期,常为弥漫性软肿,患部与周围界限不明显,但活动受限而表现疼痛。随着病程延续,肿胀关节发生结节性硬变,患部与周围界限分明,虽然仍旧表现不同程度跛行,但是疼痛减轻,甚至消失。患鸭病程缓慢,机体日渐消瘦,严重者后期表现不同程度贫血,最终多因全身衰竭而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14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养禽业中非常重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方式下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天敌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为该药剂拌种水稻防治稻飞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22.5、45.0、67.5和90.0 g a.i./ha)的10%三氟苯嘧啶SC对杂交稻(丰优香占)和粳稻(南粳9108)进行拌种处理,以25%噻虫嗪WDG(135.0 g a.i./ha)为对照药剂,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室内分别测定拌种7和15 d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并在田间调查药剂拌种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结果】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10%三氟苯嘧啶SC用量≥22.5 g a.i./ha时,直播粳稻播种后98 d、杂交稻播种后126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机插秧粳稻播种后112 d、杂交稻播种后119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旱育移栽秧田稻飞虱的防效较差,持效期短,自调查日起已基本丧失对稻飞虱的控制能力。对稻田蜘蛛调查及对水稻生长观察结果显示,直播稻和机插秧稻田蜘蛛种群数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田,而不同处理旱育秧移栽田蜘蛛种群数量与空白对照田相当;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结论】利用10%三氟苯嘧啶SC 22.5~90.0 g a.i./ha拌种水稻可有效降低直播稻和机插秧田田间稻飞虱种群数量,对水稻安全,对天敌蜘蛛影响较小,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4.
洋葱生产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和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目前主产区酒泉市洋葱种植面积达7 000 hm2(约10 万亩),已成为全国洋葱三大集中产区之一,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7%。当地经过历年来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形成了洋葱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5.
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措施是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本研究调查了山东省滕州和兖州保护性耕作的推广现状,估算了不同保耕形式对温室气体净减排和经济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耕地方式关系密切,在增加玉米秸秆还田量时,农户会选择增加耕地次数和强度;在玉米秸秆全部焚烧和采取传统耕地条件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为318 kgC/(hm2·a),而在全部还田结合免耕条件下,可以吸收和固定1 459 kgCe/(hm2·a),表明此时的农田是温室气体的吸收汇,而且此时成本较全部还田+传统耕地的成本下降了32%,为1 050 CNY/(hm2·a)。这些结果表明,全部还田+免耕是一项经济且环境友好的保护性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6.
为开发利用香蕉叶生产青贮饲料,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叶青贮品质的影响,在香蕉叶青贮中以香蕉叶单独青贮为对照组,设置如下处理:添加2mL·kg-1绿汁发酵液(FGJ)组;分别添加0.05、0.15、0.25g·kg-1纤维素酶(CEL1、CEL2和CEL3)组;分别添加2mL·kg-1FGJ+0.05g·kg-1CEL、2mL·kg-1FGJ+0.15g·kg-1CEL和2mL·kg-1FGJ+0.25g·kg-1CEL混合(MIX1、MIX2和MIX3)组。每个处理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①较对照组,处理组的pH、气体损失率(GLR)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②较FGJ组,3个MIX组的干物质回收率(DMR)极显著升高(P<0.01);较CEL组,同纤维素酶水平的MIX组的DMR、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总氮(AN/TN)极显著降低(P<0.01);③在3个MIX组中,随纤维素酶添加水平升高,pH呈下降趋势,DMR、WSC呈递增趋势。结果表明,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都能显著改善香蕉叶青贮的品质,二者混合添加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2mL·kg-1FGJ+0.25g·kg-1CEL混合处理的青贮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47.
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茎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调制香蕉茎单贮(BSS)和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在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中,设对照组(CON),添加2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0.05g/kg、0.15g/kg和0.25g/kg纤维素酶(CEL1、CEL2和CEL3)的3个水平组,添加FGJ+CEL1(MIX1)、FGJ+CEL2(MIX2)和FGJ+CEL3(MIX3)的3个混合组。每个处理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香蕉茎青贮混合玉米面粉后,pH和氨态氮/总氮(AN/TN)极显著降低。各添加剂在改善青贮的干物质方面均有不同的影响。在3个CEL组和3个MIX组中,丁酸(BA)含量有随着CEL水平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3个MIX组的酸性洗涤纤维显著或极显著低于FGJ组(P0.05,P0.01);3个MIX组分别在干物质回收率(DMR)和pH上优于CEL组。结果表明: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的效果优于香蕉茎单独青贮。各添加剂均能改善青贮品质,且混合添加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的青贮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相似文献   
148.
稻田工程建设技术要点一、应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含水厚度90米~200米,以满足开发的要求。同时,水质良好。地下水学类型应是以磷酸钙钠型为主的淡水,含盐、碱及矿化度都符合灌溉标准。二、选地1.地势平坦,有50厘米左右的黑土质;2.耕层含盐量必须在0....  相似文献   
149.
泡桐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 12年生的 31个泡桐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泡桐基本密度平均为 0 .3771g·cm-3 ,无性系间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并明显受遗传控制 .生长性状与木材基本密度之间无相关关系 ,可选择木材基本密度较大且生长快的优良无性系作进一步的材性改良  相似文献   
150.
母猪发情配种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般情况下,每头母猪年正常产仔2.2-2.5窝或2年产5窝,年均育成仔猪23-25头以上。而实际生产中,因饲养管理、生殖系统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母猪常常不发情或不正常发情,耽搁了配种和妊娠时间,使产仔窝数没有保障,年育成仔猪头数不足,结果导致养猪效益下降。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母猪的不发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