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1篇 |
综合类 | 36篇 |
水产渔业 | 40篇 |
畜牧兽医 | 13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北方大连养殖群体(N)和南方莆田养殖群体(S)为亲本,采用群体内自交和群体间杂交的方法建立了NN(N♀×N♂)、SS(S♀×S♂)、NS(N♀×S♂)和SN(S♀×N♂)4个试验组,比较了自交与杂交F1在幼虫期和稚贝期的生长与存活,研究了蛤仔不同地理群体间的杂交效应。结果表明:正反交组的单亲生长优势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在幼虫期NS组和SN组的单亲生长优势分别为11.23%和-6.05%,双亲生长优势为2.12%,正交组NS表现出杂种优势,而反交组SN表现出杂种劣势;在稚贝期,正反交组都表现出杂种优势,NS组和SN组的单亲生长优势分别为24.89%和15.12%,双亲生长优势为19.93%;在幼虫期和稚贝期,杂交F1的存活性状未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蛤仔南北方群体杂交育种的方法,可有效地改良蛤仔的生长性状,并为蛤仔速生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2.
43.
44.
本试验通过36头剖腹产仔猪行超早期人工哺育,并通过饲养和代谢试验,研究了1—5,5—10,10—20kg 体重阶段的营养需要量和五个饲粮配方的价值。选用五头三江白猪母猪,分娩前行剖腹取胎,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断脐,编号,打牙,称重,编组。仔猪生后2小时内饲以人工代用初乳,7日龄后喂以人工乳和诱食料,人工乳日喂12次,每2小时一次,15天后日喂6次,每4小时一次,20天后停喂人工液态乳,改换干颗粒料喂饲,日喂6次,饮水6次。期间单笼舍饲,舍温范围分期控制在34~25℃之间。5—10公斤体重阶段,比较了三个开食料配方。三组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Ⅰ组—3599.6仟卡/kg;24.33%,Ⅱ组—3572.9仟卡/kg;22.93%,Ⅲ组—3430仟卡/kg;23.61%。Ⅰ、Ⅱ、Ⅲ各配方中奶粉比例分别为30%,20%,10%。另外,第Ⅲ组的蛋白质来源豆饼比例较大。试验结果表明:Ⅰ、Ⅱ组本期日增重(0.398±0.037kg)、(0.312±0.029kg)比第Ⅲ组(0.303±0.014)快,P<0.05,差异显著。饲料效率Ⅰ、Ⅱ组(1.130,1.481),比Ⅲ组(1.854)高。每公斤增重消化能消耗:Ⅰ、Ⅱ组(4.069兆卡)、(5.290兆卡)比Ⅲ组(5.682兆卡)低。消化代谢试验表明:Ⅰ、Ⅱ组平均日采食消化能(1668.4±7.960仟卡)、(1680.3±12.269仟卡),代谢能(Ⅰ616.4±12.25仟卡)、(1640.8±14.61仟卡)均比第Ⅲ组消化能(1624.3±13.69仟卡),代谢能(1580.4±16.80仟卡)多,P<0.05,差异显著。N 的消化率Ⅰ、Ⅱ组(85.2%,84.9%)高于第Ⅲ组(83.0%)。10—20公斤体重阶段,将动物分为二组,第Ⅰ组(24头)为10%奶粉组,第Ⅱ组(12头)为无奶粉组。10%奶粉饲粮含消化能3460.2仟卡/kg;和粗蛋白为23.61%,无奶粉组饲粮消化能为3419.9仟卡/kg 和粗蛋白17.49%。试验结果:10%奶粉组日增重为0.566±0.009kg,无奶粉组为0.472±0.014kg,P<0.05。饲料效率相应为1.733:1.969,以前者为优。组间能量消化量差异不显著,P>0.05。N 的消化率:Ⅰ组为83.02±0.891,Ⅱ组为81.53±1.803。沉积 N/食入 N 比例,第Ⅰ组为50.41±1.917,Ⅱ组为41.79±4.850,可消化蛋白质利用率,Ⅰ组(60.72±1.920)也显著高于第Ⅱ组(51.10±5 354),p<0.05。通过1—5kg,5—10kg,10—20kg 各期人工初乳,人工乳,开食料连续配合使用,构成1—60天的全期试验结果。试验猪全期增重速度较快。58—60天达到20.69±0.263kg,比常态母猪哺育仔猪(16.0:20.69kg)快20.8%,三组之中,Ⅰ、Ⅱ组全期平均日增重0.338±0.005kg,0.327±0.015kg,赶上了 NRC 标准规定(0.300kg)速度。饲料消耗量低于 NRC 标准约10%,而饲料效率则高于标准规定值:第一期高4%,第二期高21.9%,第三期高12.6%。每公斤增重的能量消耗与标准比较,分别为:每一期4.67:4.425兆卡,第二期三组各为4.069,5.290,5.681:5.833兆卡,第三期5.202:6.740兆卡。蛋白质消耗也低于标准。此次超早期断奶人工哺育试验,达到了100%育成率,仔猪发育整齐,匀称,有活力并有较高增重速度、低消耗和高效率。上述结果也与此次试验采用瘦肉型猪种,在小规模范围内,高度集约化笼养,高床饲养,适温控制,饲料糖化,颗粒化,严格卫生,防疫等重要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45.
不同性别中国蛤蜊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查明中国蛤蜊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产量的因素组成。随机选取大连庄河野生群体中国蛤蜊二龄个体115个,测量其壳长、壳宽、壳高、活体重和软体重,并显微鉴定其性别,采用相关与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性别中国蛤蜊表型性状对软体重的作用效果,为中国蛤蜊人工繁育和品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测度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中国蛤蜊的形态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决定系数分析表明:不同性别中国蛤蜊影响软体重的主要表型性状并不相同;雌性中国蛤蜊,壳高对软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是影响软体重的主要因素,壳高通过壳长的间接作用是影响软体重的次要因素;雄性蛤蜊的壳高对软体部重的直接作用大于活体重对软体重的直接作用,壳高通过活体重对软体重的间接作用是影响软体重的次要因素。剔除通径系数检验不显著的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不同性别中国蛤蜊估计软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 ; ,回归方程分析表明回归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46.
海湾扇贝杂交后代的微卫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是典型的雌雄同体型贝类,行体外受精,因此杂交育种过程中存在非目标配子污染的问题。本研究筛选10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对海湾扇贝两个亲本及正反交两个F1子代群体各100个个体进行了分析。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后代等位基因均来源于双亲,不存在外源等位基因污染情况。卡方检验表明,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即微卫星标记符合孟德尔遗传。其中对AIMS026扩增位点的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基因型均为双亲互补型,没有出现自交后代基因型,即杂交过程中没有自身配子的污染。该研究证实了微卫星在海湾扇贝中分离的孟德尔遗传规律,同时验证了海湾扇贝杂交过程中一系列避免异源配子污染方法的有效性,为海湾扇贝定向杂交配子隔离的可靠性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47.
大连群体两种壳型菲律宾蛤仔的双列杂交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为探讨不同壳型菲律宾蛤仔的杂种优势,于2007年6月开展了壳宽型(W)和壳扁型(P)两种壳型菲律宾蛤仔的双列杂交。实验由2个杂交组PW(P♀×W♂)、WP(W♀×P♂)和2个自交组WW(W♀×W♂)、PP(P♀×P♂)组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壳宽与壳长的比值、放射肋数介于两个自交子代之间,表现为中间型。浮游期间,幼虫未表现出生长优势,但表现出一定的存活优势,幼虫大小存在显著的母本效应。PW和WP子代的存活优势分别为(3.43±0.54)和(4.21±0.55)。室内培育阶段,杂交子代稚贝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存活优势,但母本效应逐渐减弱,PW和WP子代的生长优势分别为(10.76±2.25)和(8.28±1.88),存活优势分别为(5.52±0.62)和(11.10±2.41)。养成期间,杂交子代的生长、存活优势更加明显,母本效应消失,PW和WP子代的生长优势分别为(16.22±0.23)和(14.80±1.50),体重的杂种优势分别为(50.29±1.13)和(35.27±2.43),存活优势分别为(12.30±1.37)和(17.45±0.75)。以上结果说明两种不同壳型蛤仔杂交可以产生杂交优势,随着个体发育杂交优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48.
菲律宾蛤仔家系的建立及早期生长发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建立33个菲律宾蛤仔家系(11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33个全同胞家系),并对各家系蛤仔的卵径、受精率、孵化率及生长、存活和变态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蛤仔的卵径、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n=90),但孵化率有明显差异(P<0.05,n=90)。在不同时期各家系蛤仔的生长情况不同。幼虫期间,9日龄C2生长最快比生长最慢的F2平均壳长大28.24%,且差异显著(P<0.05,n=90)。D3绝对生长最大比平均值高37.24%。稚贝期间,40日龄I1生长最快比生长最慢的B3平均壳长大78.29%,且差异显著(P<0.05,n=90)。I1绝对生长也最大比平均值高87.61%,其中400~500μm个体占30%,500μm以上个体占53.33%,家系内个体趋于大型化,而B1、B3家系内个体生长性状出现衰退现象,趋于小型化,300μm以下个体分别占整个家系的83.33%、90%。在相同时期各家系蛤仔的存活率不同。幼虫期间,9日龄I2存活率最高比平均存活率高94.14%,E3存活率最低比平均存活率低72.65%。稚贝期间,40日龄时各家系稚贝的存活率较高,都在85%以上。变态期间,同胞... 相似文献
49.
在水温为22.0~24.8℃、盐度为31~33、pH为8.10~8.50的条件下,研究了培育密度及饵料种类对大竹蛏Solen grandis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育密度(5、10、20、40、80个/mL)下,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40、80个/mL试验组幼虫不能发育至匍匐幼虫,即不能完成变态;5、10、20个/mL试验组幼虫的变态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各阶段幼虫的发育时间随着培育密度的增大而延长。不同的饵料种类及投喂方式,即单独投喂(小球藻、塔胞藻、新月菱形藻、金藻、海洋红酵母)与混合投喂(金藻+塔胞藻+新月菱形藻)对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变态率及幼虫各阶段发育时间的影响也不同,前期单独投喂金藻效果较好,以后混合投喂效果比较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竹蛏苗种生产过程中,培育密度为10个/mL左右较为合理,且混合投喂比单独投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