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不同粮草复种方式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黑麦—杂交狼尾草、小麦—杂交狼尾草、多花黑麦草—水稻、黑麦—水稻和小麦—水稻6种不同复种方式生态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在我国南方冬季种植牧草可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冬季种植多花黑麦草和黑麦明显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23.
金银花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及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银花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具有多种用途的木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绿化观赏价值。较系统地阐述了金银花又名忍冬在园林中的多种应用及其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4.
野生大豆是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转基因大豆可能对野生大豆资源存在潜在的农业和生态风险.外源基因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材料的逃逸不仅需要成功的杂交,还要依赖于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因此野生大豆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分析,对评价抗草甘膦转基因逃逸引起的生态风险非常必要.在网室条件下,4个野生大豆材料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能够杂交结实,获得有抗草甘膦基因杂交后代群体F1和F2(江浦野生豆-5×RR).对杂交后代及其母本野生大豆材料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计算适合度并进行t测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草甘膦的选择压力下,杂交后代在一些性状上的相对适合度高于母本野生大豆材料;江浦野生豆-5和RR杂交F2代敏感株与抗性株在7个农艺性状有相对适合度上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5.
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acidrain,AR)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4.0的酸雨刺激幼苗生长,生物量和色素含量维持在与对照(pH6.0)相当或更高的水平;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酸雨酸度的进一步增强(pH≤4.0),油菜幼苗的生物量、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含量逐渐下降,且下降速度越来越快;膜脂发生过氧化,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当pH≤2.5时,幼苗叶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伤斑。  相似文献   
26.
海盐胁迫下象草体细胞突变体苗期生长及Na~+、K~+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盐象草体细胞突变体MN12-2和对照象草N51为材料,研究了海盐胁迫对其苗期生长及Na+、K+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海盐处理浓度升高,MN12-2和N51植株各部分干重显著降低,Na+含量升高,K+含量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相同海盐浓度下,叶、茎、根干重MN12-2极显著高于N51;MN12-2和N51植株各部分的Na+含量为叶根茎,K+含量为叶茎根;MN12-2叶中的Na+含量极显著低于N51,茎中的Na+含量低于N51,根系中的Na+含量极显著高于N51;MN12-2叶中的K+含量与N51无显著差异,但茎中的K+含量极显著高于N51;MN12-2叶和茎中的K+/Na+极显著高于N51,根中的K+/Na+极显著低于N51。海盐终浓度为12g/L和18g/L时,MN12-2根系向茎的钾钠运输选择性系数Sk,Na(运输)(茎/根)分别是对照N51的2.60和2.70倍,茎向叶的钾钠运输选择性系数Sk,Na(运输)(叶/茎)为对照N51的1.55和1.52倍。耐盐体细胞突变体MN12-2叶片保持较低的Na+含量和较高且稳定的K+含量,维持较高的K+/Na+,使植株叶片少受盐害;MN12-2根系能截留更多的Na+和向茎选择性运输更多的K+,以维持茎中较高的K+/Na+;两者均是MN12-2比N51耐盐性更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7.
丘陵红壤地种植的红麻,其主茎日高生长量具有两个旺长高峰,它的出现并不是麻株自身的生长特性,而主要是由于红壤地间歇干旱等原因所造成。因为其高峰期正好出现在土壤水分含量的3个高峰之间鞍部区域的前沿。测定表明,伏旱季节红麻苗,在0~1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若高于14%仍可正常生长,如低到10%~11%即会产生萎蔫现象。试验结果还表明,每公顷施N 180kg、P_2O_590ks、K_2O270kg和N 180kz、P_2O_560kg、K_2O300kg的两个处理,在萎蔫含水量、根系生长、抗旱能力、经济性状总效应等方面的表现,均比其它处理为佳。因此,为红麻水肥管理,特别是氮磷钾的用量和配比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8.
外源抗坏血酸对酸雨胁迫油菜幼苗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抗坏血酸(AsA)对酸雨胁迫油菜毒害效应的缓解效果,以苏油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AsA处理对pH2.5酸雨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2.5酸雨显著抑制了油菜幼苗的生长,喷施外源AsA后,一定浓度范围的AsA可明显缓解油菜的酸雨胁迫,生物量、叶片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显著高于酸雨胁迫的油菜,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酸雨处理油菜.但随着AsA喷施浓度的增加,缓解效应下降,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等下降,而MDA和电导率上升.可见适宜浓度的外源AsA对酸雨胁迫下的油菜幼苗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但浓度过高则产生促氧化作用,在试验中以4.0 mmol·L-1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9.
不同SDS-PAGE分离胶浓度条件下大豆贮藏蛋白亚基的分辨效果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SDS-PAGE浓缩胶浓度为5%,分离胶浓度分别为9%、10%、11%、12%、13%的凝胶系统,探讨不同分离胶浓度条件下大豆籽粒主要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亚基的分辨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胶浓度大小对大豆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亚基电泳图谱分辨率的影响非常明显.分离胶浓度为9%和10%时,7S组分亚基(α'、α和β)分辨效果较好;分离胶浓度为13%时,11S组分各亚基(A3、A4A2、A1aA1b、A5、B3、B1aB1bB2和B4)分辨效果较好.如需获得较好的7S和11组分亚基综合分辨效果,以分离胶浓度为12%的凝胶系统为佳.  相似文献   
30.
以大豆品种南农99-6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α-萘乙酸对干旱和复水处理下大豆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抑制了大豆的生长,植株的生物量和叶面积的增长速率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急剧下降.复水后大豆生长状况得到改善,植株的生物量和叶面积的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