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1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2篇
  2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甜质型和普通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糖组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技术比较分析了甜质型 (ZeamaysL .SeccharataSturt)和普通型玉米 (ZeamaysL .IndentataSturt)籽粒中糖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籽粒发育初期 (授粉后 10d) ,2类型间糖组分差异不显著 ,均含有水溶性多糖 (WSP)、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和甘露醇 ;授粉 2 0d后 ,甜质型玉米能积累 2种聚合度不同的WSP(其保留时间分别为 5 .2 8和 5 .98min) ,而普通型玉米仅有其中的 1种 (保留时间为 5 .98min) ;整个籽粒发育过程中未测得麦芽糖。甜质型玉米随籽粒发育其可溶性总糖 (TSS)含量增加 ,而普通型玉米的含量降低 ,其中WSP、蔗糖、葡萄糖、果糖、甘露醇、山梨醇在 2类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不同。甜质型玉米的直链、支链淀粉含量较普通型玉米少 ,其中直链淀粉含量随籽粒发育而降低 ,支链淀粉含量则升高。  相似文献   
82.
施氮时期对夏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53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施氮时期对玉米鲁单 5 0饲用营养价值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以及饲用营养品质。拔节期 1次施用氮肥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 ,有利于提高作为青饲 (贮 )饲料玉米的饲用营养价值 ;在拔节、大口 (或开花 )期 2次或拔节、大口、开花期 3次施氮肥 ,有利于提高作为粮饲兼用玉米的饲用营养价值。施氮时期对玉米的生理特性有着显著影响 ,拔节、大口 (或开花 )期分 2次或拔节、大口、开花期分 3次施氮肥的玉米 ,从乳熟期到蜡熟期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 ,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NR)、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较高 ,生育后期尤其明显 ,利于玉米籽粒产量的提高和饲用营养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83.
留茬高度与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Zea mexicana)再生性能(包括再生草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刈割时期的确定以植株高度为准,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饲用品质并引入再生系数(RGC)的概念判定其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株高95 cm时刈割,留茬30 cm的再生草产量和总能量最高,分别为11.60 kg·m-2(鲜草重)和278 kJ·m-2,显著高于留茬20 cm(CK)与10 cm处理;留茬30 cm再生草的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粗灰分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留茬20 cm,不同时期刈割,株高130 cm与95 cm(CK)的再生产量、总能量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株高60 cm处理;但再生草饲用品质以株高60 cm时刈割最佳。比较发现,RGC接近2.5时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最好,对应的刈割方式(留茬30 cm,株高95 cm)可实现其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4.
高油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4个高油玉米品种(高油115、高油298、高油347和高油647)同普通玉米鲁单50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油玉米品种的籽粒产量都低于鲁单50,但其品质尤其饲用营养品质优于鲁单50,高油115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地高于鲁单50。  相似文献   
85.
青饲玉米品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青饲玉米品种与普通玉米鲁单50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青饲玉米品种的特点不同,青科l号(Q-1)、Q-99-5和Q-99-6品种不仅生物产量高(即饲用物质产量高),而且子粒产量也较高.科多4号和科多8号的子粒产量较低,但属于多穗多蘖型,饲用物质产量显著地高于普通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86.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引领力量。来自山东省8市25县68个粮食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周边的60个普通小农户的调查数据显示:与普通小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年龄偏低,文化程度偏高,近半数拥有村干部任职经历,在盈利能力、农艺管理、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保险、融资、灌溉、晾晒、贮藏、政府补贴等方面仍面临困难和挑战。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节本增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转变扶持方式,才能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7.
控释尿素基施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究控释尿素不同施肥深度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明确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实现高产、高效、稳产的适宜施肥深度。【方法】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置不施氮肥(CK)、地表撒施(DP0)、沟施深度5 cm(DP5)、10 cm(DP10)、15 cm(DP15)、20 cm(DP20)、25 cm(DP25)7个处理,系统研究控释尿素基施深度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在施用等量控释尿素条件下,施肥深度均对夏玉米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夏玉米产量随基施深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并且2013年和2014年夏玉米产量与施肥深度间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关系,二者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2年获得最高产量的理论施肥深度分别为12.5 cm和12.2 cm,而实际生产中DP15处理产量最高,DP15和DP10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较CK分别显著增产16.72%和16.50%(P<0.05)。与DP0处理相比,随施肥深度增加,夏玉米的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均符合二次曲线关系,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农学效率2年平均以DP10处理最大,分别为61.91%和6.68 kg·kg-1,而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率以DP15处理最高,分别为47.27 kg·kg-1和46.97%。施肥深度在10 cm和15 cm 较地表撒施(DP0)能增加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并且减少氮素损失,花后氮素积累量2年均值增加38.93%和41.88%,促进了植株花后氮素积累量,并且分别显著增加夏玉米植株总吸氮量20.45%和22.36%。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夏玉米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氮素总积累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成显著正相关,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成显著负相关。【结论】 在施氮量为225 kg N·hm-2时,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深度控制在10—15 cm可显著提高夏玉米的氮素吸收积累量,增加氮素利用效率,降低氮素损失,提高干物质积累量,最终获得较高籽粒产量,实现高产高效,可作为夏玉米控释尿素种肥同播的适宜施肥深度。  相似文献   
88.
通过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玉米混播时的竞争能力及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混播在竞争条件下4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均低于其单播条件;②竞争可以使植株叶夹角降低,叶向值增大,复合群体的叶面积降低,减小了光合吸收面积,不利于产量的提高;③竞争条件下植株生育后期的净光合速率低于单播条件;④竞争条件下紧凑型玉米品种ZD958穗位高/株高降低,茎粗增大,植株抗倒能力增强。紧凑型玉米品种ZD958在4个玉米品种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9.
以玉米自交系齐319 (Qi 319)为试材,利用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研究了喷施外源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对不同氮素水平下玉米花后叶片光系统II (PSII)性能的调控效应。两年研究结果表明,花后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均呈降低的趋势。在不施氮条件下,外源喷施6-BA,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及后期Pn,但对PSII反应中心的活性无显著改善。施氮可显著提高Pn和PS II的性能,6-BA可显著增强其效果。二者互作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Pn显著增加(P<0.05),PSII供体侧和受体侧的活性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对PSII供体侧性能的改善幅度大于对受体侧,PSII反应中心的活性提高以花后10 d最显著。光合性能的提高使单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显著增加(P<0.05)。因此,在适量施用氮肥的条件下结合喷施6-BA可以显著改善叶片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90.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系特性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比较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夏玉米的根系时空分布特性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探讨玉米氮高效的生理机制。【方法】以氮高效玉米杂交种蠡玉13(LY13)和氮低效玉米杂交种鲁单981(LD981)为试验材料,以大田箱式土柱栽培方式,研究两个氮素水平下(0和4.29 g N/plant)玉米根系时空分布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LY13开花后具有较高的根系干重,根冠比显著高于LD981(P<0.05),土壤深层根系分布多,根系空间分布合理,后期根系活力高,根系功能期长,导致其库容量大,库调节能力强,氮素积累总量高,氮素转移率、贡献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LD981(P<0.05),施氮条件下优势更加明显。LY13在两种氮素水平下的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千粒重、收获指数均显著高于LD981。【结论】氮高效型玉米品种根系总量多、深层根系多、空间分布合理、根系活力高且持续期长是其氮积累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库容量大,库调解能力强促使氮素转运效率高,向籽粒分配比例大是其籽粒产量高、氮效率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