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立足有机种植农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有机种植农产品质量控制的风险要素和风险存在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有机种植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原则和关键点、技术方法和管理要求,并从加强过程隐患排查、科研规划指导、标准规范编制、生产主体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2.
养牛是武威市凉州区养殖业的传统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走访和实地观测公司及农户的肉牛养殖。结果显示:农户肉牛养殖占比66.67%,养殖带头人在当地肉牛养殖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养殖数量保持5~30头,是农户应用自养技术养殖的有效数量;多种肉牛养殖模式并存适宜当地经济条件。凉州区肉牛养殖趋向标准化和系统化;缩短养殖场粪污处理过程是改善肉牛养殖环境急需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油菜蜂花粉对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芦花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1选用32周龄(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为70%左右的芦花鸡38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试验期为8周。试验2选用64周龄(产蛋后期)、产蛋率为50%左右的芦花鸡6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试验期为6周。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和1.5%油菜蜂花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间统计产蛋性能,测定蛋品质,试验结束时进行血清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1.0%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产蛋后期芦花鸡的产蛋率(P<0.05)。2)饲粮添加1.5%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产蛋高峰期第4周芦花鸡的蛋壳黄度(b)值和第8周的蛋黄颜色(P<0.05)。3)饲粮添加0.5%和1.0%油菜蜂花粉可显著降低产蛋高峰期芦花鸡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添加1.5%油菜蜂花粉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4)饲粮添加1.0%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产蛋高峰期芦花鸡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添加1.5%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5)饲粮添加0.5%和1.5%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产蛋后期芦花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添加1.0%油菜蜂花粉可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油菜蜂花粉可提高芦花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降低血脂,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饲粮中适宜添加水平为0.80%~0.95%。  相似文献   
74.
作物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防旱抗旱手段的提高。利用作物抗旱剂,通过化学调控的方法,调节和控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增强作物在水分胁迫逆境下的适应能力,提高植株耐旱性,为作物抗旱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作物抗旱剂应用在小麦、水稻、玉米、烟草、棉花、马铃薯及蔬菜等农作物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抗旱增产效果,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作物的抗旱性、抗旱剂及其在提高农作物抗旱性上的应用效果与生理基础,并阐述了作物抗旱剂应用中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75.
张卫星 《湖南农机》2013,40(1):28-30
文章详细描述了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的物理结构,提出了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FMS(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的方案。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柔性制造系统(FMS),能充分发挥现场总线的各种优点,并能很好地克服传统柔性制造系统的缺陷,对柔性制造技术的改善和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现场总线作为一门较新的控制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76.
以典型的广适性杂交籼稻品种天优华占为对照,以21个不同熟期类型的代表性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开展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30日或6月19日播种的条件下,春优58、甬优8号、常优1号、秀水63均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较强、产量高,适合在金华地区种植;在所有供试品种中,以春优58的产量为最高,达9.333 t/hm2,其最适合在金华地区作为单季稻或双季连晚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77.
水分亏缺对超级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超级稻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对不同时段水分亏缺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水分亏缺均导致杂交稻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降低,受影响程度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和控水时段的不同而变化.不同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存在差异,水分亏缺对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两优培九和Ⅱ优602的影响低于普通杂交稻汕优63,这与不同品种的水分敏感性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78.
旨在丰富锦鸡儿属植物的物候资料。以民勤荒漠区18种锦鸡儿植物3年的物候观测为资料,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和果熟期4个主要物候期进行物候型分析。物候型归并为5个物候类型,第一层:秦晋锦鸡儿、南口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垫状锦鸡儿、邦卡锦鸡儿、川西锦鸡儿。第二层:狭叶锦鸡儿、灰毛小叶锦鸡儿、树锦鸡儿、粉刺锦鸡儿、刺叶锦鸡儿。第三层: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荒漠锦鸡儿、甘蒙锦鸡儿。第四层:红花锦鸡儿、黄刺条。第五层:绢毛锦鸡儿。聚合的物候类型基本上遵从植物的生态型特征,较系统聚类法直接用样本聚合的类型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9.
本试验以酶水解酪蛋白为外源粗蛋白质,探究人工饲养条件下意大利蜜蜂幼虫饲粮的适宜粗蛋白质水平.移取1日龄幼虫960只,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幼虫基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8%,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酶水解酪蛋白,使各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9%、10%、11%和12%.采用人工饲养蜜蜂幼虫技术饲养幼虫直至羽化出房.结果表明:1)幼虫饲粮粗蛋白质水平9%、10%组的化蛹率和羽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粗蛋白质水平12%组只能少数化蛹,不能成功羽化.2)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水平为9%~11%时,幼虫和蛹的体重显著升高(P<0.05);粗蛋白质水平对新出房工蜂的体重影响不显著(P>0.05).3)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蜂体各发育阶段的抗氧化能力(P<0.05),且对蛹和新出房工蜂而言,均表现粗蛋白质水平为8%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强,9%时总抗氧化能力最大.4)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水平为9%~10%时,幼虫和蛹的卵黄原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但对新出房工蜂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推断,人工饲养条件下意大利蜜蜂幼虫饲粮的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8%~10%.  相似文献   
80.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田间直接鉴定,采用模糊函数法,以抗旱隶属度、产量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为评价参数,分析各性状与参数间的关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选择出有效的评价参数和指标,对各自交系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导致玉米自交系的散粉至吐丝期间隔增加,光合叶面积减少,株高和穗位高降低,茎秆变细,穗短小,秃尖多,穗粒数少,粒重轻,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不同基因型间因抗旱性差异而所受影响明显不同,各自交系抗旱性强弱与干旱条件下的性状表现有较大关系,其中79-1E、交51、苏1-1和18599的抗旱性较好。各评价参数中,以产量抗旱指数和抗旱隶属度与干旱条件下各性状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抗旱指数、抗旱隶属度、产量和叶面积是抗旱性综合评价最有效的参数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