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林业   21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研究阻燃剂的加入对刨花板热裂解产物的影响,通过对阻燃剂刨花板的热裂解产物进行GC-MS分析,并对比普通刨花板的数据,研究两者燃烧产物的差异。结果表明:阻燃剂的添加,能有效减少裂解产物的数量;阻燃剂主要与木质素结合,达到阻燃效果;该研究中添加无机阻燃剂的刨花板裂解产物的数量和类别均少于添加有机阻燃剂的刨花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油簕竹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油簕竹含灰分2.02%、木质素22.38%、综纤维素73.99%、多戊糖17.80%、冷水抽出物6.55%、热水抽出物9.82%、1%NaOH抽出物22.49%、乙醚抽出物0.37%、苯醇抽出物3.44%;油簕竹纤维长度为3.47 mm、宽度为24.50μm、长宽比为142、细胞腔径为9.24μm、双壁厚为15.26μm、壁腔比为1.65。从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来看,油簕竹属优良的纸浆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13.
选用云南省一种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的大型丛生竹——巨龙竹作为研究对象,竹粉经1-甲基咪唑/二甲基亚砜(NMI/DMSO)溶剂体系预处理后,加入过量乙酸酐,得到的乙酰化原料用于制备全组分基膜材料,并引入增塑剂聚乙二醇(PEG)进一步对膜性能进行改性.经原料组分含量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扫描电镜、力学性能和亲水性测定对膜材料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乙酰化原料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3%、63.2%和13.6%,说明三大组分都得以有效利用,红外光谱进一步验证了乙酰化反应取代羟基效果明显;基膜紫外光区透过率为零,可见光区透过率也较低,但随着聚乙二醇添加量的增大,透光率增大;改性后的膜力学性能大幅提高,加入50%聚乙二醇的膜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提高了168%,伸长率提高了250%;接触角数值可以看出,聚乙二醇的添加使得膜亲水性能变好.  相似文献   
14.
紫胶虫是南亚热带特有的资源昆虫。它分泌的紫胶是军工、电器、涂料、化妆品、医药保健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尽管今天的化学合成工业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合成物尚不能完全取代紫胶的位置。因此,继续深入研究提高紫胶产量和质量的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间歇辐照方法研究了微波辐照下乙酸芳樟酯的合成,确定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催化剂K2CO3用量为原料质量的4%、微波功率100W、反应时间5 h、酐醇物质的量之比2.5∶1.最适工艺条件下,芳樟醇转化率为76.71%、乙酸芳樟酯产率为61.48%.该工艺反应时间短、产率高且催化剂成本低.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辐照蔗渣制备可降解发泡材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利用响应面法对油菜籽皮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分析方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65%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74℃,提取时间80min,液料比28∶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油菜籽皮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2.76%。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ZrO2催化松油醇乙酰化反应.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3 %,乙酐和松油醇摩尔比(酐醇比)为1.3∶1.在此条件下进行稳定性实验,产物中总酯的含量为92.79 %,主要副产物柠檬烯和异松油烯的含量为5.27 %,松油醇的转化率100 %;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都优于普通固体超强酸,而且可重复使用5次.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连作条件下烤烟根内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及其对烤烟产值量的影响,以红河泸西连作烤烟为对象,利用GC—MS检测根内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因子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探析对烤烟产值量影响较大的因子类型及其与产值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烤烟根系内检测并确定出14种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5.737%,分别为酚酸类因子、醛酯类因子、酸酯类因子以及酚类因子。4个公因子与烤烟经济效益典型相关分析发现,烤烟根系内莨菪亭、软酯酸、花生酸的含量越高,十四酸含量越低,有利于提升烤烟产量和产值,但不利于提高上等烟比例;而提升根系内香草醛、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含量,有利于提高烟叶等级结构,但不利于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因此,为了克服连作障碍,应通过开展相关技术研究,调控根系内以上7种关键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使其维持平衡,以提高烟叶产值量和等级结构。  相似文献   
20.
用乙酸乙酯/水和丙酮/水作溶剂,从圣诞树皮中得到提取物,用化学预示法对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类别进行鉴定,主要成分是多酚类物质,按提取方法设计为OPC’S类物质.比较按相同方法提取的圣诞树皮乙酸乙酯/水提取物与黑荆树皮乙酸乙酯/水提取物的IR光谱表明:二者属同类别的物质,因此从圣诞树皮中可提取出OPC’S类物质,其树皮可作为提取OPC’S类天然抗氧化剂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