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6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添加大豆酶解蛋白(ESM)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子设计,3种饲粮营养水平,分别为正对照[PC,代谢能(ME)水平为11.22 MJ/kg,粗蛋白质(CP)水平为15.5%]、负对照1(NC1,M E水平为11.01 M J/kg,CP水平为15.0%)和负对照2(NC2,M E水平为10.80 M J/kg,CP水平为14.5%); 2种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0和5 g/kg)。选择52周龄罗曼粉壳蛋鸡1 20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蛋鸡的平均产蛋率呈降低趋势(P=0.07),料蛋比呈升高趋势(P=0.06);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料蛋比呈降低趋势(P=0.05),合格蛋率显著增加(P0.05)。2)随着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蛋黄颜色呈降低趋势(P=0.09);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蛋黄颜色极显著升高(P0.01)。饲粮营养水平和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在NC1饲粮营养水平时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3) PC组蛋鸡的粗脂肪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NC1和NC2组(P0.05);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CP和粗脂肪表观利用率显著升高(P 0.05)。饲粮营养水平和大豆酶解蛋白的交互作用对蛋鸡的总能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在PC饲粮营养水平时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总能表观利用率(P0.05)。4)随着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空肠隐窝深度呈升高趋势(P=0.06),空肠绒隐比显著降低(P0.05);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呈升高趋势(P=0.09),十二指肠绒隐比显著升高(P0.05)。饲粮营养水平和大豆酶解蛋白的交互作用对蛋鸡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表现为在NC2饲粮营养水平时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形态、提高饲粮CP和粗脂肪利用率来促进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提高,部分缓解了饲粮营养水平降低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62.
不同饲养方案对猪生产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不同饲养方案对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分 4个处理 :处理 1,对照 ,按常规饲养标准饲养 ;处理 2 ,按组装新方案饲养 (生长期添加 2 0 0 μg/kg的酵母铬 ,肥育期添加 2 0 0mg/kgVE ,且肥育期饲粮能量浓度在对照组基础上降低 0 4Mcal/kg、蛋白质降低 2 % ) ;处理 3,90 %对照饲粮 +10 % (按风干基础计 )青饲料 ;处理 4 ,90 %新方案饲粮 +10 % (按风干基础计 )青饲料。每个处理 5个重复 ,每个重复 1头猪。 2 0头 2 0kg左右的长白×约克杂交生长猪 ,按体重大小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试验至 10 0kg左右体重结束。猪自由饮水和采食。结果表明 :①饲喂适量青饲料能显著降低猪的背膘厚和提高瘦肉率 (P <0 0 5 )。按风干基础计 ,用青饲料替代 10 %基础饲粮 ,使背膘厚降低 2 0 0 %~ 2 3 0 %、瘦肉率提高 4 0 %~ 4 5 % ;②饲喂适量青饲料有降低猪肉滴水损失和提高肉品风味的作用 ,背最长肌中次黄嘌呤核苷含量提高 6 0 %~ 8 0 % ;③生长期补充 2 0 0 μg/kg的酵母铬对生产性能无影响 ,有改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的趋势 ,对其它屠宰性能指标和肉质参数无影响 ;④肥育期添加 2 0 0mg/kg的VE对肉色、pH值及滴水损失等肉质指标无影响 ;⑤肥育期适当降低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提高瘦肉率和降低  相似文献   
263.
试验采用 2× 3因子设计 ,研究在 2 0~ 10 0kg生长肥育猪饲粮中停用高铜的 3种不同时间 (分别于试猪体重达到 2 0kg、6 0kg和 80kg时停止饲喂 2 5 0mg/kg的高剂量铜 )及停用高铜后添加VE(2 0 0mg/kg)对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 6个处理 ,每个处理 3次重复 ,每次重复 3头试猪。 5 4头体重为 2 0kg左右的约克猪按体重大小被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结果表明 ,饲粮处理对试猪全期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但停铜后添加VE有改进饲料利用率的趋势 ,明显提高肌肉铁和VE含量。停用高铜对肉质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但停铜后添加VE可明显降低 4℃贮存猪肉的TBA值 (P <0 0 1) ,趋于降低滴水损失 (P >0 0 5 ) ,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 <0 0 5 )。添加VE越早 ,上述改进的幅度就越大。由此结论 ,高铜的使用时间对猪肉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 ,提早添加VE可改进肉质  相似文献   
264.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能量(DE:3-0 ~3-8Mcal/kg) ,粗蛋白质水平(CP:15% ~25% ) 与赖能比[(Lys∶DE) :0-6 ~1-2(g.Lys)/( MJ.DE)] 对28 日龄断奶仔猪( 长白×汉梅) 的日增重(ADG) ,饲料转化率(F/G) 、日采食量(ADFI) ,血浆尿素氮(PUN) 及血浆游离赖氨酸的影响,试验期42d。结果表明: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对仔猪生产性能均有影响( P< 0-01 ) ,其中以赖能比的作用最重要。仔猪28 ~60 日龄(5 ~15kg) 与60 ~70 日龄(15~20kg)的ADG、ADFI、F/G 及70 日龄的PUN 均随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的改变呈显著二次曲线变化。28~60 日龄,随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增加,ADG 和F/G 改善;60~70 日龄能量水平为3-4 Mcal/kg 左右,ADG 和F/G 达最佳,高于此水平ADG 和ADFI下降,F/G 增大。在试验条件下,根据影响规律将仔猪营养需要划分为28~60 日龄与60 ~70 日龄两阶段,28 ~60 日龄与60~70 日龄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 赖氨酸) 需要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265.
木聚糖酶对不同能量饲料的体外酶解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来源的玉米、小麦、麦麸和米糠的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含量,并通过体外酶解试验考察木聚糖酶对玉米、小麦、麦麸、米糠中的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的降解效果,旨在建立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与原料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能量饲料的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含量不同。玉米、小麦、麦麸和米糠的总木聚糖含量分别为3.87%、7.11%、20.24%和9.90%,水溶性木聚糖含量分别为0.11%、0.85%、0.92%和0.15%。木聚糖酶对不同能量饲料的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的降解程度不同。木聚糖酶对小麦、麦麸的总木聚糖的降解程度最大,其次为玉米,对米糠总木聚糖降解程度最小;木聚糖酶对小麦和麦麸的水溶性木聚糖降解程度最大,对玉米和米糠的水溶性木聚糖降解程度小。以总木聚糖含量变化为指标,每千克玉米、小麦、麦麸和米糠的适宜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为1 380、1 987、2 887和1 000 IU;以水溶性木聚糖含量变化为指标,每千克玉米、小麦、麦麸和米糠的适宜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为500、2 108、6 958和1 000 IU。  相似文献   
266.
选用48头长白×荣昌杂交仔猪进行2个2×2因子的代谢试验,试验期2周,每个试验均设2个有效磷水平(0.36%和0.26%)、2个植酸酶添加水平(0、750 FTU/kg),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试验一为高能水平(DE:14.3 MJ/kg),仔猪起始体重9.2 kg;试验二为低能水平(DE:12.8 MJ/kg),仔猪起始体重16.9 kg。结果表明,在试验一饲粮添加植酸酶,仔猪钙消化率(CD)、钙沉积率(CR)、磷消化率(PD)和磷沉积率(PR)分别提高3.0%、6.0%、12.2%(P<0.05)和11.9%(P<0.05);降低饲粮有效磷水平后,PD和PR分别降低7.3%,7.0%,CD、CR分别增加3.5%、3.2%、(P>0.05)。在试验二饲粮添加植酸酶,仔猪钙消化率(CD)、钙沉积率(CR)、磷消化率(PD)和磷沉积率(PR)分别提高4.3%、4.9%、19.6%(P<0.01)、21.3%(P<0.01);降低饲粮有效磷水平后,PD和PR分别降低7.7%、6.9%,CD、CR分别增加11.1%、11.6%(P>0.05)。两个试验均表明,饲粮添加植酸酶后血清磷浓度趋于升高,血清钙、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试验一)趋于降低。由此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750 FTU/kg植酸酶相当于添加1 g以上无机磷,提高钙、磷利用率;降低饲粮有效磷水平则降低钙、磷利用率。  相似文献   
267.
选1日龄艾维茵肉鸡12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研究低温(LAT)和日粮中添加三碘甲状原氨酸(T3,1.5 mg/kg)诱导肉鸡腹水症(AS)时对肉鸡生产性能、能量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肉鸡AS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66.7%和23.3%;能显著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P<0.05),提高心脏指数(P<0.05);第2周时试验组肉鸡对能量和粗脂肪的利用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粗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数氨基酸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精氨酸却高于对照组;第3周时除蛋白外,其他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组,而精氨酸差异不显著(P>0.05)。当肉鸡AS发病率高时,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使肉鸡对饲料能量及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除Arg外)的利用率降低。  相似文献   
268.
1900年俄国学者Glewitsch和Amirad zhibi首次在脊椎动物的骨骼肌中发现了肌肽,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而近年来人们才开始对它的生理功能进行研究。肌肽是由β-丙氨酸和L-组氨酸组成,广泛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骨骼肌和中枢神经组织中.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二肽.同时在心肌、肾、胃和嗅球(Gariballa和Sinclair,2000)等组织器官中也有存在。肌肽是由B一丙氨酸和L一组氨酸通过肌肽合成酶作用而合成的,该合成主要发生在骨骼肌和大脑中(Mtinch等,2003),并且肌肽在体内的浓度与日粮中组氨酸相关(Tamaki,1984)。肌肽有两种代谢途径:甲基化和水解。肌肽甲基化后产生鹅肌肽或蛇肉肽.肌肽水解则产生组氨酸和β-丙氨酸(Gariballa和Sinclair,2000).  相似文献   
269.
非淀粉多糖酶对蛋白酶体外酶解棉籽粕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步酶解法,先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或二者合用,再用中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500U/g酶解时间5h)酶解棉籽粕,以还原糖生成量、蛋白质水解度(degreeofhydrolysis,DH)和三氯乙酸氮溶指数(trichloroaceticacid-nitrogen solution index,TCA-NSI)为标识,研究NSP酶水平对还原糖生成量、DH和TCA-NSI的影响。结果为:在先用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酶水解,然后用中性蛋白酶500U/g水解5h时,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均可提高还原糖生成量、DH和TCA-NSI,适宜水平分别为:纤维素酶350U/g,果胶酶250U/g;同时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提高还原糖生成量、DH具有协同效应,适宜水平为:纤维素酶350U/g和果胶酶250U/g。  相似文献   
270.
【目的】通过在蛋鸡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镉(CdCl_2),考察镉暴露对蛋鸡钙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产蛋高峰期(40周龄)的健康粉壳罗曼蛋鸡15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处理组镉剂量为0、10、30、50、70 mg/kg(CdCl_2),试验期8周,采集鸡蛋,禁食12小时后翅静脉采血,取其胫骨、粪尿样品冷冻保存,测定蛋鸡血液、胫骨、粪尿、鸡蛋中镉(Cd)、钙(Ca)含量、蛋壳品质及胫骨强度。【结果】各处理组血液、胫骨、粪尿、蛋黄中Cd残留量随饲粮Cd添加量的增大呈线性增加(P0.05),蛋清镉残留量增加但不显著(P0.05),蛋壳Cd未检出;血浆中C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胫骨中Ca含量呈线性降低(P0.01),粪尿中Ca含量呈线性增加(P0.01),蛋壳中C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蛋壳厚度、蛋壳重、蛋壳比重在不同的Cd添加量下无显著变化(P0.05),蛋壳强度随Cd添加量增加而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胫骨中端强度无显著变化(P0.05),其他处理组胫骨两端强度低于0 mg/k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蛋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d可引起血液、胫骨、粪尿、鸡蛋中Cd含量增加(蛋壳Cd含量过低未检出),而Cd可能抑制了蛋鸡肠道Ca吸收,增加了粪尿中Ca排泄,导致机体Ca负平衡,最终导致胫骨中Ca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