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6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01.
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探讨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9-16周龄雉鸡生产性能和羽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适量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均可改善其生产性能,0\751%赖氨酸可满足雉鸡增生和羽毛需要.0.310%蛋氨酸可满足雉鸡增重需要,但0.410%蛋氨酸能使雉鸡羽毛生长更好,保证增重的最佳赖氨酸与蛋氨酸比较为0.751:0.310.保证羽毛生长的最佳比例为0.751:0.410.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日粮中,添加α-亚麻酸00、.5%、1.0%、2.0%、3.0%和4.0%对海兰褐产蛋鸡饲喂4周后蛋黄、卵泡和肝脏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以及蛋黄脂肪酸(FA)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黄中亚油酸、亚麻酸、EPA和DHA的含量与日粮中α-亚麻酸添加量呈显著直线或二次曲线增加(P<0.10);蛋黄、各种卵泡中TC均与日粮中α-亚麻酸添加量显著直线或二次曲线降低(P<0.10);蛋黄、卵泡和肝脏的TG以及肝脏的TC与ALA之间的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均不显著(P>0.10)。可见日粮中添加α-亚麻酸能降低胆固醇,提高鸡蛋中PUF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3.
饲料中呕吐毒素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呕吐毒素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在饲料广泛存在。本文综述了霉菌呕吐毒素的污染状况、对畜禽的危害及其毒性机理,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4.
试验用38周龄健康的罗曼粉壳蛋鸡600只,经饲喂玉米-豆粕-麦麸型基础日粮(蛋氨酸0.22%、蛋氨酸+胱氨酸0.48%)10d后,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蛋鸡。处理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在每千克基础日粮中添加1.325gDL-Met;处理3和处理4以液体蛋氨酸羟基类似物(HMB,活性物质88%)在等摩尔基础上按100%或50%分别替代处理2的DL-Met。试验期10周。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饲粮中添加DL-Met以满足高产蛋鸡的蛋氨酸需要可提高3~10周的产蛋率,并极显著地提高了3~10周的蛋重、日产蛋重、干物质、钙、磷和粗蛋白的表观代谢率(P<0.01),极显著降低了饲料转化率比(P<0.01),对采食量、鸡蛋蛋形指数、破蛋率、软蛋率、蛋黄重、蛋黄比例、哈氏单位、蛋壳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鸡蛋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等摩尔基础上HMB以100%或50%替代DL-Met,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和养分代谢率的影响与DL-Met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蛋鸡玉米-豆粕-麦麸型饲粮中HMB的生物学效价与DL-Met相同。  相似文献   
105.
Hepcidin是最近发现的一种由肝脏分泌的小分子抗菌肽,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同时Hepcidin可调控小肠铁吸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铁释放和母胎间铁的转运。机体铁状况、贫血、缺氧和炎症可调控Hepcidin的表达,Hepcidin的表达还受转录因子(如C/EBPα)的调控,Hepcidin表达量病理增加可引起贫血症。了解Hepcidin及其在铁代谢中的作用,可作为治疗血色病和炎症引起贫血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6.
35~60kg生长猪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是按照理想蛋白质(IPP)的原理 ,研究35~60kg 生长猪DAA需要量 ,为我国猪饲养标准的修订积累资料。选用大白×长白杂交猪60头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随机分为5个处理 ,每个处理4个重复 ,每个重复3头猪(饲养于一圈)。5个处理饲粮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 %)分别为0.33、0.46、0.58、0.71和0.83 ,相应的CP( %)分别为8.61、11.33、14.06、16.67、19.29。饲粮等能(13.64MJDE/kg) ,等氨基酸模式 ,其可消化氨基酸模式Lys:SAA:Thr:Trp 为100 :60 :61 :18。试猪始重35.2±3.58kg,末重59.57±6.37kg。试验除考察生产性能外 ,在试验…  相似文献   
107.
高庆  张克英 《畜牧与兽医》2002,34(11):19-21
畜牧业由于自身特点而与生态危机紧密联系。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饲料短缺 ,环境污染与药物残留 ,科技推广转化率低 ,畜牧业结构不合理 ,畜产品深加工滞后等因素的制约。文章提出 :开辟资源 ,不断创新 ,调整结构 ,推广科技 ,加强法制 ,保护生态 ,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8.
胆囊收缩素主动免疫对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刚  张克英  陈代文 《饲料工业》2004,25(11):33-37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健康无病、体格健壮体重约28kg的DLY三元杂交生长肥育阉割猪15头,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中,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处理1、2和3的猪分别用由0μg、250μg和500μgCCK-8与人血清白蛋白交联后形成抗原进行臀部肌肉多4点注射免疫,免疫的时间分别为试验第1、29、43和59d。试验期74d。结果表明:250μg、500μgCCK-8的CCK-HAS使动物体内产生了较高滴度的CCK抗体,试验43d后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时抗体有效的中和了血液中的CCK-8,使得试验43d血液中的CCK-8显著降低(P<0.05)。其中250μg处理显著提高全期采食量、日增重,幅度为11.96%、14.62%(P<0.05);而500μg处理对生产性能没有影响。250μg、500μg处理对眼肌面积、4点平均膘厚及部分肉质指标滴水损失、大理石纹、肌肉pH、色度计L值和a值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加丽素黄与加丽素红对肉鸡脚胫和胴体着色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鸡脚胫和胴体黄色程度主要取决于饲料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中国消费者偏爱黄色肉鸡,因此,在肉鸡饲粮中添加外源性色素已成为饲料工业上广为使用的方法。加丽素黄和加丽素红是瑞士罗氏公司的注册产品,加丽素红为红色色素,有效成分为角黄素;加丽素黄为黄色色素,其有效成分为阿卜胡萝卜素乙酰酯。本试验根据四川的饲料资源状况及消费者需求,研究加丽素红和加丽素黄对肉鸡脚胫和胴体着色程度的影响,寻求适宜的添加量。1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计 :按 3× 3因子设计,共 9个处理,每个处理 3个重复 (以笼为重复 ),见表 1。表 1试验设计 试…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旨在评定罗曼蛋鸡对不同来源豆粕表观代谢能(AME)和氨基酸可利用率(AAA),并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建立其预测模型。选择248只体重(1.60±0.10)kg、产蛋率85%的36周龄罗曼蛋鸡,按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1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在训饲的基础上,采用全收粪法评定30种不同来源豆粕和1种基础饲粮的AME和AAA,然后用NIRS技术建立其生物效价的预测模型。结果如下:1)不同来源的30种豆粕AME在11.95~14.87 MJ/kg之间,平均值为(13.24±0.67)MJ/kg;总氨基酸可利用率(TAAA)在89.99%~94.96%之间,平均值为(93.73±1.23)%。2)豆粕AME的NIRS预测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cal2)、交叉验证系数(Rcv2)、外部验证系数(Rval2)分别为99.24%、83.79%、80.73%,外部验证标准差(RMSEP)为0.22 MJ/kg;TAAA的NIRS预测模型的Rcal2、Rcv2、Rval2范围分别为94.20%~99.97%、76.38%~97.32%、61.80%~99.42%,RMSEP范围为0.06%~1.00%。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豆粕的AME、AAA在罗曼蛋鸡上有较大差异;2)利用NIRS分析技术可建立罗曼蛋鸡豆粕的AME、AAA预测模型,模型的Rcal2及预测的RMSEP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