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35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长林小蠹是原产欧洲的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可随木质包装材料、衬垫及原木运输而传播扩散,已经成功入侵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进口木材量的增加,我国口岸截获外来长林小蠹的频率增高,因此,长林小蠹入侵我国的风险正逐步提高。本文以长林小蠹在全球的分布数据为基础,利用Max Ent模型和Arc-GIS对长林小蠹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该害虫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广西、湖北、陕西、甘肃、台湾、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份。因此各口岸需要加强对长林小蠹的检疫,以防止该害虫的传入和定殖。  相似文献   
22.
文章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othora capsici)进行了毒素提取,并用该毒素处理南瓜幼苗,然后观察南瓜叶片超微结构变化。Phytophothora capsici毒素处理后,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质壁分离严重,质膜断裂;叶绿体膨胀严重,膜消失,基粒片层紊乱;线粒体膜、脊被破坏;核膜不均一。  相似文献   
23.
豫东农区冬小麦生育期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豫东农区冬小麦生育期内的气候变化特征,预测气候变化趋势,选取豫东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1951—2011年的气候观测资料,集成Mann-Kendall、一元线性回归、5年滑动平均、Morlet小波及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了豫东农区冬小麦生育期10月至翌年5月气候的突变事实、变化趋势、变化周期及年际变率特征。结果表明,豫东农区冬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序列存在突变年份,主要表现为增温突变;降水序列不存在突变年份,其变化趋势不明显。近60年来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的震荡周期特征复杂,存在多重时间尺度上的嵌套结构。气温序列变异系数普遍较小,降水序列变异系数普遍较大。豫东农区近60年气温升高趋势明显,主要由近20年增温贡献,未来一段时期内气温可能会出现升降温交替现象,但变化幅度较小,总体上呈持续增温趋势,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冬春季增温显著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另一方面会加剧病虫害及霜冻干旱灾害的发生。降水变化趋势在60年时间序列上不明显,周期预测显示未来一段时期内降水有增加趋势,年际变率较大,给降水准确预测带来难度,加剧豫东农区旱涝灾情。  相似文献   
24.
1.TY0409北京天葵立德种子科技有限公司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086A为母本、胞质雄性恢复系TY040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向日葵新品种。2007年通过全国向日葵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95天。株高173~186厘米,叶片心脏形,29~31片叶。  相似文献   
25.
从黑龙江省27个县市采集分离到77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经显微镜观察全部为多核菌株。利用载玻片定位融合法,将分离纯化得到的77个菌株分别与AG1-1A、AG1-1C、AG3、AG5、AG-6和AG-8等6个标准菌株作对峙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主要菌丝融合群为AG1-1A、AG1-1C和AG-5,出现频率分别是80.51%、12.99%、2.60%。营养亲合群判别结果表明,77个待测菌株分为23个营养亲和群,其中有11个亲和群由单个菌株独立组成,出现频率为47.83%。遗传变异分析中,当遗传距离为0.6667时,从不同菌丝融合群中选取的15个代表菌株可划分为5个类群,与菌丝融合群判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介绍了我国口岸进口木材中多次截获的截材小蠹属(Truncaudum Hulcr and Cognato,2010)昆虫,对口岸常见该属具有重要经济和检疫意义的种类,提供重要形态特征描述和图片,并对该属所有种类进行简单介绍,包括重要鉴别特征、分布等信息,以期为口岸一线的检测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土层、季节和树龄对宁夏枸杞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对揭示枸杞种植区域土壤质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宁夏枸杞之乡—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为研究区,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不同土层、季节和树龄条件下枸杞土壤细菌生物量及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枸杞树龄增加,与幼龄 (种植当年,< 1 年) 枸杞土壤相比,春季和夏季 0—20 cm 中龄 (6 年) 和老龄 (12 年) 土壤总有机碳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及 0—40 cm 土壤总有机氮 (total organic nitrogen,TON) 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春季不同树龄 0—20 cm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一直增加,但春季和秋季 20—40 cm 则呈相反趋势。夏季中龄植株表层土壤 MBC 最高,但 MBN 却最低。随着树龄增加,枸杞表层土壤细菌多样性普遍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枸杞土壤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 在细菌群落中占绝对优势。相同季节老龄土壤 Proteobacteria 相对丰度普遍高于幼龄和中龄,幼龄土壤 Planctomycetes 和绿弯菌门 Chloroflexi 丰度高于中龄和老龄。变形杆菌中黄色单胞菌 Xanthomonadales、红杆菌 Rhodobacterales 和根瘤菌 Rhizobiales 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秋季中龄和 3 个季节的老龄枸杞土壤。土层、季节和树龄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不同。【结论】随着树龄增加,宁夏枸杞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细菌多样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老龄植株土壤 Xanthomonadales 数量相对最多。土层对枸杞土壤碳分布有极显著影响,树龄主要显著影响土壤氮源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季节对枸杞土壤碳源、微生物量碳氮均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开封河流底泥中重金属垂直迁移与生态风险问题,分层采集了开封城郊三条河道底泥剖面样品,采用连续提取法测定底泥中Cd、Cr、Cu、Ni、Zn和Pb等6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总量,用风险评估编码法进行底泥重金属的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底泥样点中Cd、Cu、Zn和Pb含量远高于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值,不同采样点底泥剖面中重金属形态含量随深度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没有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性;河流下游底泥剖面样点中Cd、Cr、Cu、Ni、Zn和Pb含量高于河流上游底泥中重金属含量,Cd和Zn以弱酸可提取态与残渣态为主,Cr、Cu、Ni和Pb以残渣态为主。风险评估编码法评价结果表明,表层(0~10 cm)底泥重金属对环境构成的风险大小依次为CdZnCuNiCrPb;在剖面上,Cd以高和极高风险等级为主,Zn处于中等风险到高风险等级之间,Cu和Ni处于轻微到中等风险等级之间,Cr和Pb以轻微风险级为主。  相似文献   
29.
苹浅褐卷蛾是近年入侵美国的新外来种,其寄主十分广泛,包括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本文对该虫的形态特征、生物生态学以及检疫意义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0.
本文利用采用PCR-RFLP技术建立了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体系。引物对ITS1和ITS4PCR扩增大豆灰斑病菌的16个生理小种的DNA,均得到600bp片段;继而用HinfⅠ、RsaⅠ和Hae Ⅲ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将扩增产物消化,得到15个多态性片段,可将16个生理小种区分开来。 used to ampli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