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8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篇 |
农学 | 7篇 |
基础科学 | 16篇 |
36篇 | |
综合类 | 79篇 |
农作物 | 7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11篇 |
园艺 | 9篇 |
植物保护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102.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00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且稳定性好的10对引物组合,对2006-2009年采自黑龙江省各大豆主要产区的121个大豆灰斑病菌菌株进行AFLP 分析,得到148个多态性条带。用UPGMA聚类分析, 121个菌株被归类于111个不同单元型 (带型),以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小于0.81为界, 将111个单元型划分为6个遗传系谱。其中L03、L05和L06为黑龙江大豆灰斑病的优势系谱。L02分布地域比较狭窄,为黑龙江大豆灰斑病的稀有遗传系谱。 大豆灰斑病;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遗传多样性;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中图分类号:S435.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相似文献
103.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PCR-RFLP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PCR-RFLP技术建立了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体系。引物对ITS1和ITS4PCR扩增大豆灰斑病菌的16个生理小种的DNA,均得到600bp片段;继而用HinfⅠ、RsaⅠ和HaeⅢ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将扩增产物消化,得到15个多态性片段,可将16个生理小种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04.
农杆菌介导稻瘟病菌绿色荧光蛋白(GFP)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抗病品种选育和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最有效措施。研究稻瘟病菌与水稻品种互作机制是培育抗病品种的基础。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基因因其具有片段小、易与多种不同蛋白质N端或C端融合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病菌与寄主植物互作研究中。研究以pBGgHg作为转化载体,根癌农杆菌C58C1作为转化介体,转化稻瘟病菌的强致病菌株py1022。研究发现,250μg·mL-1潮霉素B能完全抑制稻瘟病菌生长,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稻瘟病菌遗传转化的最佳条件为: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浓度为1×105个·mL-1,共培养时间为4 d,共培养AS浓度为200μmol·mL-1,共培养温度为28℃。随机挑取8个转化子分别进行PCR扩增后测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致病力及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GFP成功转化到稻瘟病菌中,可为稻瘟病菌与水稻品种的互作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为探索应用油菜简化高效施肥技术,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为油菜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旱地和水田开展了油菜简化施肥试验,比较油菜简化施肥与习惯施肥产量和效益。[结果]施用40%(25-7-8)宜施壮油菜专用肥900 kg/hm~2效果最佳,比习惯施肥[45%(15-15-15)复合肥750 kg/hm~2]增产1 083.0 kg/hm~2、增收4 395元/hm~2,增幅分别达到28.5%、50.5%,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结论]油菜简化施肥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用工成本,提高油菜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07.
108.
不同品种夏玉米光谱特征差异及其与农学参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了不同品种夏玉米在六个典型生育期地上部分全氮、叶绿素含量、干生物量、叶面积指数(LAI)以及冠层光谱反射率,利用不同方法比较了不同品种玉米光谱特征的差异,系统分析了单波段反射率、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组合而成的8种常见植被指数与相应时期不同农学参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夏玉整个生育期不同品种冠层在可见光范围内反射率差异一直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苗期和拔节期在近红外区域反射率也无显著差异,从孕穗期到乳熟期在近红外区域反射率差异增大,普遍呈显著性差异。采用F检验法可以准确地反映不同品种在不同波段反射率的差异。常见光谱植被指数从拔节期到孕穗期绝大部分都可以准确反映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农学参量,以GRVI最佳,它不仅可以区分不同品种夏玉米在中后期的长势,又可以准确拟合这段时期作物的农学参量。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