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用G.hirsutum作母本,G.thurberi作父本进行种间杂交,经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杂种.对杂种后代8个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绒长、籽指的变异系数较小,遗传力较高,分别为62.39%和51.02%,早期世代即可进行单株选择,遗传力较低的其它性状,早期时代以混合选择为宜,单株选择在后期世代才有效.在开放授粉的条件下,除单纤维强度外,各有益性状值均随世代数的递增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用陆地棉连续回交,各种经济性状在后代中恢复得更快.连续自交不利于各种有益特征特性的累积和加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种间杂交,把棉属内野生棉种的有利性状,转移到高产的栽培品种上,扩大了遗传种质的来源,丰富了育种性状,从而可以选育出具有突出性状的新类型,同时又为创造雄性不育系,探索棉种的进化,合成新棉种开辟了途径。因此,远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亚×比异源四倍体种子及植株各器官的色素腺体密度、大小和棉酚含量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对亚×比异源四倍体幼苗进行了腺体发生和棉酚含量的动态研究。从生化角度进一步证明亚×比异源四倍体具有种子无腺体、植株有腺体的特性。研究结果还表明,亚×比异源四倍体从种子无腺体到植株有腺体的过渡时期为种子萌发时的子叶展开期;并提出了“腺体细胞”和“腺体原”的概念。本文对亚×比异源四倍体腺体形成及棉酚合成部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亚洲棉、比克氏棉和海岛棉种间杂种的合成及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为母本与海岛棉的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进行杂交,获得(亚洲棉×比克氏棉)×海岛棉种间杂交三种杂种(简称(亚×比)×海三种杂种,下同).(亚×比)×海三种杂种植株整体性状似海岛棉亲本,但营养生长旺盛,植株高大,并兼有三个亲本的一些形态特性。(亚×比)×海三种杂种花粉高度不育,但雌配子部分可育。海岛棉的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对(亚×比)×海三种杂种的色素腺体在现有较大的影响,其中Gl2Gl2Gl3Gl3所产生的(亚×比)×海三种杂种,其种子尚有少量色素腺体,但植株为正常色素腺体类型;而gl2gl2gl3gl3所产生的(亚×比)×海三种杂种虽种子无色素腺体,但植株为少色素腺体类型,Gle2对(亚×比)×海三种杂种的色素腺体的影响与gl2gl2gl3gl3相同,只是杂种植株色素腺体的减少现象是更明显。此外,本文对比克氏棉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发生性状的遗传及其转育途径和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用人工合成的(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2n=4x=52,A2A2G2G2染色体组)和海岛棉(2n=4x=52,AADD染色体组)杂交,获得[(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海岛棉]F1种间三元杂种,并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细胞学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①双二倍体与海岛棉无色素腺体品种杂交产生的F1种子,其种仁无色素腺体,但植株有少量色素腺体;而与海岛棉有色素腺体品种杂交产生的F1种子,其种仁和植株均有色素腺体;②F1植株的株型、叶形等性状趋于海岛棉亲本,花器性状如花色却偏向于野生比克氏棉,而花朵大小等为超亲遗传性状;③种间三元杂种F1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形成大量单价体,其染色体构型为2n=4x=52=42.8Ⅰ+4.6Ⅱ,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向两极分离不均,产生多种类型的不育小孢子,致使杂种高度不育.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生物技术,将自然界的二个同源二倍体棉种杂交成异源二倍体,因杂种不育,经染色体加倍成异源四倍体,育性恢复,现已繁殖到高世代大群体,经细胞学鉴定和同功酶分析,为人工合成的[AG]复合染色体组新棉种。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棉花生产现代化的发展,棉花的育种目标,要求新选品种,在高产、早熟、提高纤维品质的基础上,改进棉籽品质,(油分、蛋白质和棉毒素),适应综合利用,同时具有高度的多抗性状,以适应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目前生产上种植的主要品种,在棉属分类上,都是从陆地棉种中,经过人工选择、杂交和培育而成的各类品种。由于遗传种质所限,不易选出具有多抗性能和综合性状的棉花新品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应用种间杂交把棉属内野生棉种的有利性状,特别是各种抗逆性和纤维品质持性(强度、细度等),转移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棉花育种工作的发展,为了改变棉花种性,选出具有突破性状的新品种。必须通过种间杂交,引入新的种质。因此,棉花的育种方法,也由系统育种、品种间杂交,转向以种间杂交为主的综合育种。所以棉花的远缘杂交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并已取得成效。从1927年Zaiger首次报道得到非洲棉(G.herbaceum)和陆地棉(G.hirsutum)种间杂交种以来,棉花育种工作者应用种间杂交方法,培育出一些新品种(类型)。如我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