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早熟五号’小白菜为试材,采用5种光质处理,研究不同光处理下小白菜生长、品质以及氮代谢主要相关酶活性及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机理。与CK相比,其他4个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小白菜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分鲜质量、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鲜质量和地下部分干质量。所有处理中,RBP处理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达到最高,亚硝酸盐含量降低。RBP处理下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最高,RB和RBP处理明显增加了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RB、RBG和RBP处理下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显著高于CK,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则在RBP处理下最低。基因表达方面,RBP处理下NR、NiR、Gs和GDH的mRNA表达水平最高,GOGAT的mRNA表达量以RB处理最高,RBP处理其次。结合生长量、氮代谢和相关基因表达的综合表现,在红蓝光基础上增加紫光对小白菜的生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抗虫杂交棉金杂棉3号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多胚现象指种子中含有2个及2个以上的胚,是无融合生殖研究的内容之一,甜玉米通过多胚技术育种可缩短育种周期,是现代植物育种中快速、高效的育种途径之一。该文总结我国甜玉米常用育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阐述多胚现象及其利用价值,介绍甜玉米多胚苗的发现与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4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无公害生产、“绿色”消费的意识日益增强。病害防治是无公害生产的主要环节。在茄子无公害生产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预防病害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消除产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5.
富友9号系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以东D201为母本、东D20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介绍了该品种在浙江省的试种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我国茄子砧木及嫁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近些年来我国用于茄子的砧木种类及主要嫁接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茄子嫁接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7.
辽宁省果菜类蔬菜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何明杨玉春张伟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茄果类、瓜类为主的果菜类蔬菜,在辽宁省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以1994年为例,几种主要果菜类蔬菜种植面积分别为:番茄251,243亩、茄子235,372...  相似文献   
48.
茄子单性结实的果实内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2在不授粉处理后的果实鲜重、果实纵横径均接近于授粉处理后生长的果实。果实内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授粉果实相比也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9.
茄子耐弱光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主要蔬菜之一。以往茄子主要在南方冬春、北方夏秋季节大批上市。为满足周年供应的需要,近年来北方冬春季保护地茄子栽培迅速发展。茄子原产印度,喜高温强光。茄子对高光照的需求与保护地设施内弱光条件形成矛盾,生产中急需耐弱光的保护地栽培专用茄子品种。  相似文献   
50.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以药物治疗为主.饮食干预治疗是当前研究治疗糖尿病的一大热点.辣椒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富含辣椒碱、多酚、黄酮以及多糖等生物活性分子,有较好的降糖效果.综述了辣椒降糖作用机制,分析了酚类、可溶性蛋白和黄酮类等活性物质的降糖作用,并展望了辣椒的未来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