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13篇
  25篇
综合类   260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正>特征特性株高47.2厘米,株型紧凑,直立生长。主茎分枝2~3个,幼茎紫色,成熟茎绿紫色。对生单叶为披针形,复叶为卵圆形。花蕾绿紫色,花瓣黄紫色。有限结荚习性,单株结荚22~25个。豆荚羊角形,成熟荚黑色,荚茸褐色毛密,结荚集中,不炸荚,不褐变,适于一次性收  相似文献   
572.
H4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全球多个地区的多种动物和鸟类中存在,为了解其对动物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本研究对H4N6亚型AIV A/chicken/Shanxi/S 1452/2018(H4N6)(CK/SX/S1452/2018)株进行了 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其内...  相似文献   
573.
抗条纹叶枯病糯稻新品种盐糯12的特征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糯12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糯新品种.2003~2005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605),适宜江苏淮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2005年3月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1692E.……  相似文献   
574.
通过杂交及不完全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携带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粳稻新品种扬农粳3091。选育过程中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携带Pigm基因品系的抗性水平显著好于对照。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综合抗性好、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75.
为筛选河西地区适宜种植的甜樱桃品种,引进3年生吉美、拉宾斯、秦樱3号、萨米脱、艳阳、桑提娜、塞尔维亚7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在V形栽培模式下,对甜樱桃的物候期、生长势、产量等进行调查,对果实形态及生理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艳阳、萨米脱和拉宾斯在河西地区表现最佳,而塞尔维亚和吉美表现较差;综合比较艳阳、萨米脱和拉宾斯在河西地区表现较好,适合大规模推广栽培,为河西地区甜樱桃引种栽培提供了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576.
云南薯蓣属植物矿质元素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涛  贾琳  杨亚丽  张亚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2):2332-2339
薯蓣属植物(Dioscorea L.)多数种类可供药用和食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对薯蓣资源的评价和安全食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产自云南的参薯(D.alata L.)、薯蓣(D.opposita Thunb.)、日本薯蓣(D.japonica Thunb.)、毛胶薯蓣(D.subcalva Prain et Burkill)、云南薯蓣(D.yunnanensis Prain et Burkill)和高山薯蓣(D.henryi(Prain et Burkill)C.T.Ting)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分别测定这6种薯蓣属植物地下块茎中11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并构建元素指纹图谱。结果表明:Pearson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均可用于薯蓣元素指纹图谱的相似性分析;Fe和Mg是6种薯蓣中的主要矿质元素;Cu、Zn、Mn、Na和K的绝对含量介于1~100 mg/kg之间,为薯蓣中的累积微量元素;As和Cd的绝对含量低于1 mg/kg,为薯蓣中的痕量元素;Cu、Zn、Pb、Ni、Mg、Fe、Mn、Na和K的百分含量对不同薯蓣样品间元素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影响最大。研究结果为薯蓣属植物资源的评价和安全食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7.
为了获得同时具有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的材料,利用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CAR1400、CINAU161650和SCAR564、BE398268,对分别含Pm21和Pm13的小麦品系杂交F2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764个F2代单株中,能同时检测到显性标记SCAR1400和SCAR564的有404株,阳性率为52.9%,经标记CINAU161650和BE398268检测,同时携带纯合Pm21和Pm13的单株有47株,阳性率为6.15%,两个显性抗病基因在F2代群体中的分离比例符合孟德尔独立分配定律。获得的聚合单株可作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578.
川渝盆地主汛期短时强降水事件日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四川盆地和重庆地区1980-2012年主汛期(5-9月)基本站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短时强降水事件降水量、频次和强度的日变化特征,研究了短时强降水事件日峰值位相和空间分布特征,事件极值降水日变化和持续时间等分布特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川渝盆地短时强降水事件开始时间的日变化上(01:00-24:00时,北京时间,下同),表现为"V"型结构下典型夜间峰值位相特征;结束时间的日变化上,表现为多个峰值型结构分布.强降水事件持续时间的日变化上,频次和降水量均呈双峰型结构,频次极大峰值出现在3h,而强度上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2)短时强降水事件极值开始时间空间分布上,极大频次和极大降水量出现在20:00-01:00时内,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日峰值频次结束时间主要发生在20:00-01:00时和08:00-13:00时两个时段内,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3)短时强降水事件极值降水的日变化上,降水量和频次呈现单峰型结构,白天多为短时间(2~4h)强降水事件出现极值,而傍晚开始至第二天清晨,持续2~10h强降水事件出现极值均有发生;强降水事件极值降水持续时间日变化,1~24h内呈单峰型结构,峰值出现在2h.  相似文献   
579.
刘妍  张亚  项雅琴  王翀  廖晓兰 《植物保护》2018,44(2):235-240
为探明啶酰菌胺与氟啶胺复配物对水稻纹枯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的增效潜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啶酰菌胺和氟啶胺复配物对水稻纹枯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并根据Wadley方法评价复配物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和氟啶胺对水稻纹枯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0.483 6μg/mL和0.054 1μg/mL。将啶酰菌胺和氟啶胺按照1∶5、1∶4、1∶3、1∶2、1∶1、2∶3、3∶2、5∶1、4∶1、3∶1和2∶1的比例进行复配,结果表明:按照1∶2、3∶2、5∶1、4∶1、3∶1和2∶1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均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3∶1和3∶2比例复配增效最佳,增效系数分别为7.7和5.46;以1∶1、1∶3、1∶4、1∶5和2∶3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相加作用。啶酰菌胺和氟啶胺对草莓灰霉病菌也具有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1.637 1μg/mL和0.028 3μg/mL。将啶酰菌胺和氟啶胺按照上述相同11种比例进行复配,结果显示比例为1∶5、1∶4、1∶1、5∶1、4∶1等8种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相加作用,其中以2∶1和1∶2比例复配相加效果最佳,增效系数分别为1.30和1.00,但比例为3∶2等其他比例复配则对草莓灰霉病菌表现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80.
藜麦淀粉—硬脂酸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藜麦淀粉的性质,以藜麦淀粉为原料,用HCl/KOH沉淀法研究藜麦淀粉—硬脂酸复合物制备工艺及参数优化,比较了藜麦淀粉及其复合物的微观结构、溶解度和膨胀度及热特性。结果表明:在硬脂酸与淀粉比例为1∶12、温度为60℃、0.1 mol/L HCl添加量为14 mL、保温时间为30 min条件下制备的藜麦淀粉—硬脂酸复合物复合指数最高。藜麦淀粉—硬脂酸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1 705 cm~(-1)处有1个明显吸收峰,证明有复合物生成。分析藜麦淀粉—硬脂酸复合物的性质,发现其溶解度、膨胀度均明显降低,糊化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止温度略微升高,热焓值小于藜麦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