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135篇
农学   152篇
基础科学   111篇
  120篇
综合类   824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559篇
园艺   192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宛椒506农艺性状,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以宛椒506为材料,设置株距分别为25cm、30cm、35cm和40cm共4个栽培密度,通过田间观察、测产及病害调查,统计宛椒506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其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部分农艺性状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病害的发生整体呈升高趋势,在产量上,前期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而总产量在35cm时最高,且病害发生率相对较低。通过以上试验发病率和产量情况,得出宛椒506在株距35cm时,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通过研究1年生东北黑榆和家榆盆栽苗在哈尔滨不同道路生境下的生长质量,探究东北黑榆和家榆在城市道路生境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东北黑榆除分枝数外的生长指标受到不同道路生境的影响,家榆各项生长指标对不同道路生境表现出适应性;东北黑榆和家榆的综合生长比值均随着交通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东北黑榆和家榆均能适应城市道路生境,并能表现出较好的生长质量.  相似文献   
93.
测试和田沙漠组装式温室的光热环境,尤其是温室的蓄放热量及保温能力,为和田地区日光温室性能做出评价,采用数据记录仪对温室内外环境的光热环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晴天光照度平均为18058 lx,空气温度可达40℃以上,且土层越深,地温越稳定;地面蓄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47.85 W/m2,放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16.91 W/m2;土壤表面温度和空气平均值分别为15.47、15.30℃;最大值可达37.90、45.00℃;墙体吸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13.91 W/m2,放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5.40 W/m2;墙体表面温度和空气温度平均值分别为15.76、14.61℃,最大值可达72.10、55.30℃;地面白天最大蓄热量为2.03 MJ/m2,地面最大放热量为1.35 MJ/m2,墙体白天最大蓄热量为0.76 MJ/m2,墙体最大放热量为0.40 MJ/m2.从温光特性方面来看,沙漠组装式温室各环境因子变化较大,温室内部空气温度、墙体温度、地表温度波动较大,热稳定较差;地面是主要的蓄放热体,温室墙体蓄热量、放热量很小,难以起到稳定温室夜间温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艾氏蛇鳗(Ophichthus evermann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并对其结构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艾氏蛇鳗线粒体基因组全长 17759 bp, 包含了 13 个蛋白编码基因(PCGs)、22 个转运 RNA 基因(tRNA)、2 个核糖体 RNA 基因(rRNA)、2 个控制区(D-loop)和 1 个轻链复制起始区(OL)。线粒体 DNA 全序列的碱基组成分别为 A (31.27%)、G (16.19%)、C (26.22%)和 T (26.32%), 其中 A+T 含量(57.59%)大于 G+C 含量 (42.41%), 呈现出明显的 A+T 偏好性。与大多数硬骨鱼类不同, 艾氏蛇鳗线粒体基因组中发生了基因重排现象, ND6 基因和 tRNA-Glu 移到了 tRNA-Thr 和 tRNA-Pro 之间, 且 ND6 基因上游还存在另一个高度同源的 D-loop 区。 tRNA-Gln (Q)、tRNA-Ala (A)、tRNA-Asn (N)、tRNA-Cys (C)、tRNA-Tyr (Y)、tRNA-SerUCA (S1)、tRNA-Glu (E)、 tRNA-Pro (P)和 ND6 9 个基因位于 L 链, 其余基因均位于 H 链。除 tRNA-Ser (AGC)外, 其余 21 个 tRNA 均为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分别采用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 基于 12 个蛋白编码基因(ND6 除外)构建了蛇鳗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树。结果显示艾氏蛇鳗与短尾蛇鳗(O. brevicaudatus)和食蟹豆齿蛇鳗(Pisodonophis cancrivorus)的亲缘关系较近, 蛇鳗属是蛇鳗科鱼类中分化较晚的一个类群。研究结果丰富了蛇鳗科鱼类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 也为该类群鱼类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农业在任丘市悄然兴起,同时也要看到:与观光农业发达地区相比,任丘市的农业与乡村旅游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本文深入分析了市观光农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市观光农业的短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以桂花为试材,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桂花叶斑病菌,并对其进行形态特征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9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无明显影响;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20~30℃;最适pH6~9;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和天冬酰胺。9种杀菌剂对桂花叶斑病菌的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氟硅唑的毒力最强,EC50分别为0.6839、0.8754、1.2236μg/mL;百菌清毒力最弱,EC50为57.0778μg/mL。  相似文献   
97.
在绿源有机肥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AMCC 100018),制成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在设施黄瓜上,同时以单施绿源有机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黄瓜生长、品质、产量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菌剂与生物有机肥按1∶250施用,即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菌剂用量6.67 kg/hm2,生物有机肥施用量1 665 kg/hm2,可有效促进黄瓜生长,显著改善黄瓜果实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8.
<正>初春的瓜州,春花吐蕊,生机盎然。4月10日,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甘肃省农牧厅、酒泉市人民政府在甘肃省瓜州县联合举办了以"依法保护草原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14年草原普法宣传月现场活动。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徐百志、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刘志民、酒泉市政协副主席李如檀参加现场活动并致辞。瓜州县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有关领导参加现场活动。瓜州县草原监理人员代表和草原管护员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徐百志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草原  相似文献   
99.
利用S1家系密植鉴定改良方法对中综6群、瑞德群、黄改群、先玉335群进行1~2轮改良,获得9份群体。以9份群体为父本,自交系丹598、郑58、吉853为测验种,配制27份杂交组合,进行产量配合力比较试验,从单株产量、穗部性状和配合力角度分析群体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群体单株平均产量均有增加,穗部性状向有利于高产的方向发展。中综6群经过两轮改良后,一般配合力效应从C0的-4.44增加到C2的3.84;瑞德群经过一轮改良后一般配合力效应从C0的-1.44增加到C1的2.9;黄改群从C0的-2.83增加到C1的1.93,一般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排前两位的杂交组合为郑58×黄改群、丹598×瑞德群。  相似文献   
100.
干/湿法烘焙预处理对稻壳燃烧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烘焙是提高生物质燃料性质的重要技术手段,探究干/湿法烘焙对稻壳热解燃烧反应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固定床与高压反应釜对稻壳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干法烘焙和湿法烘焙(水热碳化)预处理,并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稻壳、稻壳烘焙炭和稻壳水热炭开展了非等温燃烧反应特性分析,并且利用Coats?Redfern法与三种常见的气-固反应机理模型对样品的燃烧反应特性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最后,该研究对干法与湿法烘焙两种预处理方式对稻壳的热解燃烧反应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预处理方式对稻壳的热解与燃烧反应参数存在影响:均导致热解反应性降低,干烘焙提高稻壳燃烧反应性,且反应性随着干烘焙温度的提高而升高。但湿烘焙使稻壳燃烧反应性略有降低。在相同的预处理温度条件下,稻壳烘焙炭较稻壳水热炭具有更高的热解起始失重温度、更低的热解最大失重速率及其对应温度和热解反应性。对于稻壳、稻壳烘焙炭及稻壳水热炭的热解燃烧反应性,模型O1较其他两个模型的线性回归指数更高。干/湿法烘焙使稻壳热解活化能升高,而湿烘焙使燃烧活化能降低。此外,两个阶段样品的指前因子(A)均随活化能的增大而增大,二者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5),表明反应过程具有动力学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