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8篇
  93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试验研究了沙金红、鸡蛋杏、猪皮水杏和金荷包等四个抗寒性不同的杏品种,揭示休眠期间花蕾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经方差分析表明:①抗寒性强的品种沙金红脯氨酸含量高、增幅大,抗寒性弱的反之;②沙金红的电导率在4个品种中上升幅度最小,表现出对低温更强的耐受力,而其它3个品种相对耐受力小;③一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沙金红的回归系数b的绝对值及常数项a值相对较小,表明回归直线的倾斜度比较平缓,即温度的降低对电导率的升高影响较小,对低温有较强耐力。因此得出结论:四个供试杏品种花蕾的抗寒性大小依次为沙金红>鸡蛋杏>猪皮水杏>金荷包。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包括富硒茶在内的富硒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如何在广大富硒土壤区找到更适于富硒茶开发的产地,至今缺乏一套产地筛选的评价方法,因此,构建富硒茶产地筛选的评价方法,对于充分利用富硒土壤资源,推动富硒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遴选土壤p H、有机质、硒含量和茶叶硒富集系数4项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初步构建了富硒茶产地筛选的评价方法体系,并以云南茶叶主产区临沧市和普洱市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茶园土壤p H范围为3.82~8.46,临沧市和普洱市各县茶园土壤p H达到Ⅰ级标准的土壤的比例分别为30.00%~87.50%和17.64%~80.00%,大部分土壤p H总体上适合茶树生长,偏碱土壤不适宜茶叶富集硒。(2)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在2.15~91.8 g·kg-1,有机质含量总体比较丰富,除景东县、镇沅县、思茅区、宁洱县和景谷县外,其余各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达到Ⅰ级标准。(3)临沧市茶园土壤硒含量的范围为0.05~1.20 mg·kg-1,除云县、凤庆县和双江县外,茶园土壤硒含量平均值均达到最适宜茶园对土壤硒含量的要求;而普...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云南省葡萄产地的土壤pH值状况,研究葡萄产地不同区域土壤pH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基于调查采样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方法绘制云南省采样点和不同产地区域土壤pH值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云南省主要葡萄产地区域(建水县、元谋县、宾川县、弥勒市)、不同种植模式(设施栽培、露地栽培)、不同种植年限(0~5、5~10、10~20、20年及以上)土壤pH值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葡萄土壤pH值变化于4.29~8.30之间,强酸性土壤基本分布于弥勒市和元谋县2个地区,微碱性土壤区域主要分布在宾川县,而建水县的葡萄土壤主要呈现在微酸性和中性之间,4个主产区变异系数为元谋县>宾川县>弥勒市>建水县。(2)不同种植模式能明显影响葡萄产地土壤的pH值,如设施葡萄种植(包括大棚种植和半棚种植)土壤pH值较露地葡萄种植明显偏低。(3)土壤pH值随设施葡萄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弥勒市葡萄产区土壤酸化情况比较严重,其地理气候条件(气候湿润多雨、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及成土母质为砂页岩、花岗岩)、设施栽培时间较长以及长期大量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等可能是导致土壤酸化的主...  相似文献   
24.
对山西日光温室有机肥施用状况和土壤有机质累积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肥施用量较低;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变幅为6.69~37.23g/kg;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累积出现“南高北低”的变化趋势;设施生产中的“土壤”有失去原有功能而变为“载体”的趋势。  相似文献   
25.
云南省夏秋塑料大棚栽培西芹,竹木结构塑料大棚,每公顷大棚骨架投资约11250元;镀锌薄壁钢管塑料大棚,每公顷大棚骨架投资约15万元。品种以圣地亚哥、高路华、文图拉较为适宜,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4月中下旬幼苗4~5片真叶时定植。定植成活后保持棚内土壤湿润状态,15d后开始追肥,每公顷施入纯氮135㎏、纯钾105㎏,每隔10d施一次,分5次分别以15%、20%、30%、20%、15%追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6.
设施栽培增施二氧化碳对西芹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施栽培中CO2普遍亏缺,对云南设施内变化监测表明,最高浓度可达414μL/L,最低为240μL/L,与外界差异显著。对西芹增施不同浓度的CO2后,在浓度为1200μL/L时,西芹的株高、茎粗、产量、效益分别比CK增加14.1%、12.9%、35.9%、35.4%,西芹的可溶性糖增加12.0%,粗纤维降低8.3%.CO2对西芹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O2对西芹的单株重、产量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对效益、株高和茎粗的影响,相关系数R^2都达到了0.8以上.  相似文献   
27.
滇池流域农田土壤氮污染负荷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取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人工降雨和自然降雨条件下,坡度、土壤质地、地表覆盖状况以及施肥方式对坡地农田径流中氮素污染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农田土壤径流中氮的浓度和氮的输出量都增加;在人工模拟降雨和自然降雨条件下,土壤径流中氮的浓度变化趋势相同,都随着质地的变粗而减少;和裸地相比,种植小麦能明显减少土壤径流中氮的浓度和输出量,氮的流失量减少范围在11.80~238.46kg/hm2之间;相同施肥量条件下,面施氮肥时土壤径流中氮的浓度和输出量比穴施时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8.
超高产水稻根际微生物类群数量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以云南永胜县涛源乡选择水稻超高产生态区土壤为对象,对水稻根际微生物主要类群量数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产量田块水稻根际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为组合II优28﹥甬优6号﹥汕优63﹥II优725(cK),水稻的产量情况与其变化一致,真菌数量为组合甬优6号﹥II优28﹥汕优63﹥II优725(cK)。水稻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着生育期的变化是不一致的。而在同一生育期,不同的水稻产量田块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之间存在显著不同的差异。根际微生物数量大的其不同水稻田块的产量也高。  相似文献   
29.
云南8个玉米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8个玉米品种(甜糯888、云糯6号、云瑞999、云瑞6号、云瑞47、云瑞88、云优105和云甜玉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探讨反复干旱下玉米品种株高、地上部干质量、根冠比、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与抗旱性有关的13个表型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运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其苗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为玉米品种抗旱种质的筛选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同时为抗旱育种和栽培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苗期,经过反复干旱处理后,不同玉米品种的存活率、叶面积、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及地下部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丙二醛(MDA)、根冠比、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均不同程度增加,但品种间差异较大;不同品种抗旱性排序为云瑞47云甜玉2号云优105云糯6号甜糯888云瑞6号云瑞999云瑞88。云瑞47、云甜玉2号和云优105为抗旱性强的种质,可用于抗旱性育种和栽培。  相似文献   
30.
以云南永胜县涛源乡选择水稻超高产生态区土壤为对象,对水稻根际微生物主要类群量数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产量田块水稻根际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为组合II优28>甬优6号>汕优63>II优725(cK),水稻的产量情况与其变化一致,真菌数量为组合甬优6号>II优28>汕优63>II优725(cK)。水稻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着生育期的变化是不一致的。而在同一生育期,不同的水稻产量田块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之间存在显著不同的差异。根际微生物数量大的其不同水稻田块的产量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