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本文对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处理及利用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国家新的要求下,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制作机制炭可行。  相似文献   
82.
新白 4号大白菜是利用北京 75大白菜筛选的自交不亲和系C 11 2 2和从地方品种焉耆包头中筛选的自交不亲和系 0 7 A 1 18配制的中晚熟品种。生育期 85~ 90d(天 ) ,平均 6 6 7m2 产净菜 76 10kg ,叶球为高桩形 ,球叶白绿色 ,品质优良 ,商品性好 ,耐贮藏。在新疆的南北疆均有种植。  相似文献   
83.
【目的】明确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马铃薯生理指标、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田主要杂草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白膜、白膜+330 g/L二甲戊灵、黑膜、黑膜+330 g/L二甲戊灵4种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对马铃薯的安全性。【结果】黑膜+330 g/L二甲戊灵处理对主要杂草的防效最好;达到95%以上,马铃薯的出苗率达到95.72%;折合产量达到2 334.42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4.30%;商品薯率达80.07%。【结论】黑膜+330 g/L二甲戊灵处理对田间主要杂草防除效果最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为明确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2015—2018年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吴忠市、中卫市和石嘴山市4个市12个区县采集马铃薯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和基于rDNA-ITS与EF-1α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物进行鉴定,并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经组织分离法共获得真菌菌株347株,其中230株镰刀菌属真菌菌株引起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这些镰刀菌分属于5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 solani、锐顶镰刀菌F. acuminatum、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接骨木镰刀菌F. sambucinum,这5种镰刀菌分别为67、29、50、39和45株,分离频率分别为29.13%、12.61%、21.73%、16.95%和19.56%;这5种镰刀菌的致病性有差异,其中接骨木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发病率分别为91.81%和99.99%,病情指数分别为69.56和82.23,均高于其它3种镰刀菌,是引起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  相似文献   
85.
[目的]筛选对番茄叶霉病、晚疫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复配型杀菌剂,评价该药剂对番茄生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探讨几种复配型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次药后14 d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最好,分别为83.81%、84.62%;其次是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SC和50%克菌丹WP,防效相当,分别为77.23%、77.62%。2次药后14 d对番茄晚疫病防效最好的是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SC,防效为92.8%,其次是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防效较低的是50%克菌丹WP。[结论]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复配型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SC复配型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叶霉病和晚疫病发病初期轮换交替使用,对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以压砂西瓜枯萎病为靶标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Biolog-ECO微平板法和田间穴施方法,研究了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压砂西瓜的促生防病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穴施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西瓜植株具有促生长作用,对枯萎病防控效果和增产作用明显,其中防效达77%以上,增产率达15%以上;且能够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使西瓜根部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尖孢镰刀菌(病原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呈现先减少后缓慢增加趋势;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增高,微生物代谢活性较强,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施基质200 g/穴对压砂西瓜植株生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防病效果差于单施生物有机肥100 g/穴,对压砂地土壤可起到疏松作用。总体来讲,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明显促进压砂西瓜植株生长,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使土壤微生物区系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7.
湿度对新垦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小麦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湿度条件下新垦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湿度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较大,适宜的湿度(中湿)可使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多,且小麦生长良好;不适宜的湿度(低、高湿)则使土壤微生物区系数量减少,小麦植株矮小,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88.
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对乌伦古湖153尾白斑狗鱼,进行食性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的食物组成包括池沼公鱼、湖拟鲤、东方欧鳊、银鲫、贝加尔雅罗鱼、粘鲈、麦穗鱼、尖鳍鮈、北方花鳅、北方须鳅、中华绒鳌蟹、摇蚊幼虫、水生昆虫共12种饵料生物,主要以池沼公鱼(IRI=88.44%)、湖拟鲤(IRI=6.66%)和银鲫(IRI%=2.57%)为主.白斑狗鱼除繁殖期外,其他月份摄食率都很高,繁殖期过后5月中旬摄食率达到65%,8月份达到68%,冬季封冰下达到66.7%.白斑狗鱼平均饱满指数变化较大,其变化幅度在0.0016~0.2286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5月份最小为0.5128,8月份最大为1.9863.Pielou均匀度指数J' 5月份最小为0.4668,8月份最大为0.7993.8月份白斑狗鱼食物Pielou均匀度指数J' 均高于5月份.  相似文献   
89.
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间,对额尔齐斯河支流阿尔泰杜父鱼(Cottus sibiricus altaicus Li et Ho)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体长L(mm)与体重W(g)的关系式为:W=1×10-5L3.0745,阿尔泰杜父鱼雌鱼最小性成熟体长和体重分别为61.0 mm和5.80 g,对11...  相似文献   
90.
在明确宁夏马铃薯田杂草种类的基础上,阐明了宁夏不同生态区马铃薯田杂草的消长规律,并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单项除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出了宁夏马铃薯田综合防治技术,旨在对强化宁夏马铃薯田杂草防控效果起到促进作用,为宁夏马铃薯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