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239篇
农学   184篇
基础科学   188篇
  142篇
综合类   1132篇
农作物   151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708篇
园艺   208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为实现复杂机械式排种器智能化虚拟装配,集成2B-JP-FX系列双腔复合种盘机械式精密排种器的创新成果与专业知识,缩短设计与研发周期,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装配物元标识的智能装配系统。以双腔立式复合圆盘型号排种器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各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明确装配物元组成,完成装配物元的语义信息编码和装配参考的建立。基于CATIA(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的二次开发技术,以Visual Basic为开发语言,设计一种适用于物元标识的人机交互平台,可实现对装配语义集的提取与分析,将装配语义信息转化为装配约束,智能引导完成虚拟装配。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2B-JP-FX系列排种器的研发提供了先进的虚拟仿真手段,也为机械装备数字化资源库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2.
本文研究了60 Co-γ射线辐照蛋清粉的杀菌效果、对蛋清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kGy辐照的蛋清粉样品中微生物指标达到食品卫生国家标准,8kGy辐照杀菌率达到95%以上.与对照相比,剂量为4~10kGy的辐照对蛋清粉中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6kGy以下剂量辐照对蛋清粉色泽、气味等感官品质无明显改变.综合试验结果,确定了蛋清粉辐照杀菌的适宜工艺剂量范围为4 ~6kGy.  相似文献   
73.
以大柴旦盐湖区及其周边地区作为试验区,选取海韭菜、芦苇2种优势盐生植物作为供试种,通过对2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和素土试样进行剪切试验,探讨了盐生植物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增强作用以及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种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粘聚力值为13.48~21.87kPa,不含根系素土试样粘聚力值为8.45kPa,与不含根系素土相比,根—土复合体的粘聚力值增长量为5.03~13.42kPa,其增长幅度为59.53%~158.82%;海韭菜根—土复合体试样粘聚力值大于芦苇,2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粘聚力值与2种盐生植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根系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同时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试验区2种植物根系增强土体强剪强度的机制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根—土复合体中根系密度和数量愈高则其对土体抗剪强度增强程度相对愈显著,且海韭菜对土体粘聚力的增强作用显著大于芦苇。该研究成果对研究区以及与该区地质条件相类似的其他地区利用盐生植物增强土体抗剪强度,以实现有效地防治地表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山西黄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温、降水的响应关系,对该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1998—2018年NDVI数据,利用NDVI变化趋势、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山西黄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变化趋势均呈向好态势,草地和林地覆盖状况优于整体水平。NDVI在空间上整体呈南北纵列、高低相间的分布格局,吕梁山和太岳山—中条山高,西部高原丘陵区和汾河谷地低。NDVI变化趋势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植被以显著改善为主。林地改善趋势的稳定性最好。NDVI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其中耕地NDVI变化趋势聚集特征最明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对降水的敏感性强于气温。[结论]山西黄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时空变化差异显著,并对气温和降水存在响应关系,此研究将为该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更精准的植被恢复数据及其和气温、降水关系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5.
长期施肥对菜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对菜田土壤重要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肥会提高土壤有效态铁、锰、锌、铜含量,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土壤酸化程度加重,土壤中铁、锰、锌、铜有效性亦随之增强。磷、钾化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效铁、锰含量,对土壤锌有效性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土壤有效性铜含量,但效果不明显。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与配施的化肥种类有关。土壤有效铁、锰、铜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有效锌含量与pH相关性不明显,而且关系比较复杂。总之,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首要因素是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76.
基于结构光三维点云的棉花幼苗叶片性状解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棉花叶片表型测量方法主观、低效,对复杂性状如卷叶程度、黄叶占比等很难量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光三维成像的棉花幼苗叶片性状解析方法。首先,采用结构光扫描仪获取棉花幼苗的三维点云数据;然后,利用直通滤波、超体聚类、条件欧氏距离算法,实现叶片点云的识别与分割;最后,基于分割的叶片点云,采用三角面片化、随机采样一致性、Lab颜色分割等处理,实现叶片面积、周长、生长角度、卷曲度、黄叶占比等参数的快速、准确、无损提取。对40株棉花幼苗进行三维结构光成像试验,结果表明,3D叶片面积、周长测量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 59%、2. 85%,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还证明叶片卷曲度和黄叶占比能显著区分病叶和正常叶。  相似文献   
77.
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温室的结构档次正不断提高,加之农作物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强,搭建一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已成为农业种植者的迫切需求。该文针对温室环境信息智能化管理需求,通过调控农作物的环境因素,创造出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从而达到农作物反季节生产和提高产量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智能控制的精准度以及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基于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套典型的、符合我国农情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将在调节温室环境参数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龙桑和垂桑胚胎发育观察及其异常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科植物的两个变种龙桑与垂桑的雌株为材料(种植园内无雄株),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单性结实桑科植物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单性结实的垂桑和龙桑胚胎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大孢子卵细胞不经过授粉受精直接开始发育,发育成类似于合子的胚状体结构,再进行分裂,依次经棒状形、球形、心形、鱼雷形,至果实成熟时形成子叶胚.其胚珠倒生,胚囊发育类型属于蓼形胚囊,生殖方式属于二倍体孤雌生殖.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发现,珠心、珠被细胞解体、大孢子卵细胞不正常分裂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79.
我所 1 994年开始利用扁茎大豆节多、花多、荚密的优点 ,针对其秆软不抗倒伏的弱点 ,选择秆强抗倒的优良亲本材料与之进行杂交。经过多年选择与改良 ,现已选育出直立、抗倒伏、节多、花多、荚密、优质、比主栽品种合丰 2 5增产 1 0 %~ 2 5%的高产或超高产大豆新品系 48个 ,其中绥 98 60 74、绥 98 579已参加 2 0 0 1年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0.
稻米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籼粳分化度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通过QTL的连锁关系和性状相关性研究表明,供试的籼粳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籼粳分化程度与籼、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高低无直接关系,籼粳分化度与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和密切连锁关系;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不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关键因素,胶稠度和碱消值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最重要因素;单株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