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发病的湖北麻鸡中采集病料,通过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初步判定分离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应用PCR分别对病料组织和分离菌株进行检测,均能扩增出特异性的条带,PCR产物测序后经NCBIBlast分析,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为99%。经过以上的试验分析,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22.
以1型鸭疫里氏杆菌(RA)全基因组保守区域ompA基因的重组表达产物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RA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原核表达的重组ompA蛋白经纯化后作为包被物,以方阵滴定法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5μ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与普通的微量凝集试验相比较,该方法灵敏度高于凝集试验约16倍~128倍。与鸭源大肠埃希菌、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鸭链球菌、鸭源呼肠病毒、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感染鸭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利用该方法检测了雏鸭免疫RA灭活油乳剂疫苗之后血清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23.
一株猪肺炎支原体HN0613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疑似猪支原体肺炎病理变化的肺脏,经Friis液体、固体培养基培养、纯化,PCR、测序分析、生化鉴定、生长抑制、代谢抑制和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获得一株猪肺炎支原体菌株,命名为HN0613.该菌株能适应人工培养基的培养,且传代生长良好,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达108 CCU/mL;菌株有较强的毒力,可作为疫苗候选株进一步研究.该菌株的分离鉴定为研制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根据文献报道的鸭瘟病毒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其扩增跨幅为498bp。用这对引物,以采用纯水直接研磨临床病料组织再按常规酚一氟仿抽提DNA的方法制备模板,对2株鸭瘟病毒进行扩增,均获得了与设计大小相符的明亮条带,为阳性;而对其他7株非鸭瘟病毒病料的基因扩增不出任何条带,为阴性;以该PCR方法检测14份DPV临床病料,均为阳性,与病毒分离和血清中和试验的结果一致。敏感性试验表明可检测到10fg的鸭瘟病毒DNA模板。研究建立的直接从临床样品微量检测DPV的PCR方法,能达到鸭瘟病毒基因的快速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25.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周边地区发病鸭场的病死鸭进行了病理剖检,直接从病死鸭肝脏、心血及脑组织中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动物回归试验确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分离到8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头孢唑啉钠、先锋V、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26.
有选择性地在湖北省12个猪场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调查,结果显示,PRRSV血清阳性率为40%~60%,感染母猪因出现流产、死胎的损失率为18.8%~34.7%,仔猪出生至断乳后保育阶段的死亡率平均为21.3%.针对于此,通过建立合理的PRRS免疫程序、更新饲养管理方法、加强卫生防疫制度、提高鉴别诊断水平、防止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强化对病猪的护理等防治措施后,母猪的产活仔数从窝平6.84头提高到9.20头,窝平提高了2.36头,死胎、流产造成的损失率由26.4%降到4.75%,仔猪从哺乳阶段到保育阶段结束的死亡率由21.3%降到8.72%.  相似文献   
27.
免疫鸡群病鸡脑组织中2株NDV弱毒株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某鸡场15000余只肉用杂交麻鸡先后2批发生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死亡鸡主要病理变化为消化道斑状出血,气管充血出血,个别鸡腺胃乳头出血,取病鸡脑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分离2株新城疫病毒(NDV)。并对其致病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为: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为120h,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0.18~0.21,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0.2~0.4。根据国际有关NDV毒力标准,分离的2株病毒为弱毒株。  相似文献   
28.
2009年从湖北省某鹌鹑(Coturnix coturnix Linnaeus)饲养场送检的成年产蛋病死鹌鹑的肺、脑等实质器官中,分离到一株低致病力的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经AIV-PCR检测、血清中和试验、AIVHA-HI试验、ND-HI试验,证明分离的AIV为H9亚型。人工感染30日龄鹌鹑做毒力测定,结果为低致病力毒株,该毒株自然感染能引起1%~3%的成年鹌鹑死亡。  相似文献   
29.
采用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感染鸡胚尿囊液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禽A型)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茵液,经灭活后制备成5批油乳剂灭活苗(批号2001-1~2001-5),用于免疫2月龄以上的青年鸡,试验分一次免疫组和二次免疫组,分别在免疫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进行ND和FC强毒攻击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剂量分两次免疫,近期效果差异不明显.一次免疫组,6个月攻毒ND的保护为100%、FC保护为80%;8个月攻毒ND的保护为95%、FC保护为52.5%.二次免疫组.6个月攻毒ND的保护为100%,HI抗体1:64以上;FC攻毒保护87.5%;8个月攻毒ND的保护为100%,FC保护为77.5%.疫苗保存期试验证明,4~8℃冰箱保存可达18个月,10~20℃保存的有效期为4个月.  相似文献   
30.
人工感染鸭病毒性肠炎急性病例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CH强毒株感染成年鸭复制鸭病毒性肠炎急性病例,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取心、肝、肾、脾、胸腺、十二指肠、法氏囊、脑和胰组织,制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病变最早发生于肝和肾,而鸭死亡后以免疫器官和消化器官损伤最严重;各种细胞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染色质或浓缩、碎裂或溶解,线粒体溶解成空泡样结构,其他细胞器破坏;脾、胸腺、法氏囊以及小肠固有层中的淋巴细胞在感染24h后,在出现细胞坏死的同时还出现较为明显的细胞凋亡变化;而鸭死亡后淋巴细胞主要表现为黑洞核样变化,整个细胞凝聚深染,染色质固缩,细胞浆均质深染,细胞膜模糊或不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