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余甘子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余甘子系统分类、遗传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ddRADseq技术对112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利用Cutadapt和Trimmomatic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筛选得到高质量测序数据;使用MUNEAK软件进行多态性标记发掘,基于获得的SNP和InDel标记,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余甘子测序样品共获得8934个SNP和InDel标记,群体结构分析将余甘子种质分为2个类群,类群划分与种质来源地相关,该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相一致。余甘子各种质间遗传距离为0.027~0.459,平均遗传距离为0.248;云南地区的余甘子种质的期望杂合度、观测杂合度及多态性信息含量值最高,依次为0.267、0.184及0.218;余甘子群体间的Fst在0.080~0.266之间,群体遗传分化程度中等偏高。【结论】该测序技术可有效地解析余甘子种质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余甘子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系统分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的典型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沙江河谷生态系统的特点为干旱严重,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 ̄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土壤胀缩性高而不利于作物生长。但不同程度的退化系统具有典型的特点,因此,该区域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应针对不同系统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及实施,从整体性、紧迫性、持久性、创新性、多样性、高效性、层次性角度提出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退化系统的生态恢复及治理模式,即重度退化生态系统—冲沟的生态恢复模式、中度退化生态系统—退化坡地生态恢复模式、轻度退化生态系统—立体种养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3.
元谋干热河谷区山羊圈养复合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养殖业主要以猪、羊、牛为主,近几年山羊的养殖快速增加,但该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不适宜放牧养殖,圈养已成为必然趋势.该区光热条件充足,一年四季青绿饲料生长旺盛,为山羊圈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研究从生态农业角度,介绍适用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山羊圈养关键技术及其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山羊圈养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
试验旨在研究淀粉类添加物和青贮时间对云南楚雄市干热气候环境下生长的辣木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以PKM1品种辣木为材料进行茎叶青贮,共设5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物(CK组),试验组分别添加3%玉米粉(Y1组)、5%玉米粉(Y2组)、3%麦麸粉(M1组)、5%麦麸粉(M2组),分别贮藏30、45 d后评价青贮饲料品质。结果显示,添加物对辣木茎叶青贮品质的改善作用最显著,其次是贮藏时间,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青贮品质影响较小。发酵30、45 d后,Y2组、M1组和M2组辣木茎叶青贮的感官评价均达到一级优良;Y1组达到二级尚好,CK组等级为三级中等;青贮30 d试验组辣木茎叶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P<0.05)。根据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发现,青贮30 d各组的综合排名为M1组>Y2组>M2组>Y1组>CK组;青贮45 d各组综合排名为Y2组>M1组>M2组>Y1组>CK组。研究表明,辣木茎叶青贮30 d时添加3%麦麸粉,青贮45 d时添加5%玉米粉可以更好地改善辣木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25.
日本甜柿是柿树科柿树属落叶乔木。能在树上自行脱涩,果实味甜可口,营养丰富,每100g鲜果肉内含可溶性糖11.68g、蛋白质0.51~0.67g、脂肪0.28~0.3g,此外,还富含尼克酸、维生素、胡萝卜素和铁、锌、硒等营养物质。日本甜柿属喜温喜光树种,在平均温低于13℃地区栽培时,果实在树上不能自然脱涩。  相似文献   
26.
以兴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为借鉴,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特征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更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干热河谷资源和使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更稳定安全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制约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水分出发,总结干热河谷水保型生态农业建设的土壤工程技术以及技术的实用范围,促进干热河谷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元谋干热河谷区冲沟形成原因及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元谋干热河谷冲沟的立地条件和形成原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侵蚀沟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纹沟、细沟、切沟、冲沟侵蚀沟发育的不同阶段,冲沟侵蚀发展的结果,使当地成为严重的侵蚀劣地。把冲沟按垂直和流域方向各分成3个层次。针对冲沟的土壤、自然植被及水土流失等特点,选择适宜干热河谷林草种,并根据各层次的特点进行林草配置,配置时充分考虑所选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的密切结合,并注重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经过多年的治理研究已经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8.
冲沟是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产物,在金沙江流域元谋干热河谷发育的冲沟,溯源侵蚀速度为50 cm/a,最大达200 cm/a.系统内冲沟的密度为3~5 km/hm2,最大密度达到7.4 km/hm2.冲沟的形成主要与该地域的地貌特征、地层质地、气候特点、土壤表层结构等因素有关.对此类退化系统的生物治理的物种选择是十分困难的,技术也是相对缺乏的,为此,本项目总结用薪炭林树种银合欢和其它物种配合治理冲沟的效果与技术.结果表明银合欢是干热河谷首选的冲沟治理树种,由于它的自我繁殖能力特强,可导致系统具备乔层、灌层、草层的群落结构,并有较大的水土保持效益;治理后,系统的根土作用层良好,起到固土的作用,防止土壤冲刷,减缓冲沟侵蚀的速度;治理后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明显,综合经济价值可达3.82万元/hm2.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的花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之间除了花冠形状之间无差异外,花序密集程度、花冠颜色、花序柄颜色、小花序数、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均存在不程度的差异;花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序密集程度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小花序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花冠颜色、花冠形状无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花序柄颜色、花序密集程度是区分辣木不同家系间最主要的花性状指标;在聚类分析中,基于花的表型性状,将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分为三大类,花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的家系,在聚类中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30.
不同种源辣木生长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从美国、马里、肯尼亚、古巴和德国引种种植的辣木植株进行生长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辣木在不同时间内生长速率各不相同,不同种源的辣木株高、冠幅、地径、分支数等生长指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美国种源的辣木株高、冠幅均表现较好,古巴种源的辣木株高、冠幅、地径和分支数则表现相对较差;美国种源和古巴种源在株高、冠幅、地径生长量上差异显著,马里、肯尼亚、德国种源之间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综合各项指标, 5个种源中,美国种源的辣木生长表现较好,可作为优良种源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