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陕西省杨凌区、河南省卢氏县汤河镇、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毫山林场和山西省阳城市横河林场的15~20a生健康毛梾单株为研究对象,进行形态特征、开花结实习性和物候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毛梾单株大小年现象普遍,约占调查单株的58.9%;毛梾结果枝率和当年生枝条长度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39.2%和30.4%,变异幅度分别为10%~44%和58~142cm,可作为毛梾高产单株的选优参考指标;2)进入结果盛期后,每结果枝上可着生16~54个花序,每个花序有73~133个白色小花,而座果率仅为2.63%~13.70%;3)毛梾物候期依种源地先后顺序为陕西>山东>山西>河南,但总体来讲,毛梾属于先叶后花植物,各物候期的持续时间与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前后相差约7~15d,有些可能更长;4)毛梾具有2次开花现象,虽然整齐度低花量少,但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今后无霜期较短地区育种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毛梾优树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0年生的毛梾人工林分进行选优研究,采用优势木对比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根据单位面积结实量、单序果数、果实直径等9个数量性状的权重,制定出综合选优评分体系和优树入选的最低分数限。结果表明,入选优树性状优良程度较高,其中,结果枝率、百果重、单位面积结实量、单序果数的平均增益均达到25%以上,选择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毛梾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为种子的繁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称重、测量、解剖、TTC法及内含物测定等方法,分别对不同种源地种子形态结构、活力、内含物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种源间种子萌发特性差异。采用低温层积、激素处理、不同基质处理相比较及定株观测的方法,研究解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技术及毛梾幼苗生长节律。结果表明:6个种源地间以陕西杨陵种源为最优种源,河南种质资源最差;陕西杨陵种源采用室外低温层积催芽效果最好,发芽率达46.7%(为直接播种的114倍);使用激素处理以150mg·L-1 GA3的处理最为有效(发芽率达到48.43%);发芽基质以蛭石最好。毛梾幼苗2个生长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和7月底到8月上旬。  相似文献   
14.
毛梾初代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梾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不同取材时间和不同激素组合对毛梾初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0.1%氯化汞10min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消毒效果,污染率和褐化率均较低;MS培养基为较适宜的初代培养基,其萌发时间、生长状况均优于其它培养基;外植体在MS+6-BA 0.5mg/L+NAA 0.1mg/L+IBA 0.1mg/L上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回用及其途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污水资源,不但可以缓解城市的供水矛盾,而且也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城市污水回用不仅是经济、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的体现,城市污水回用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策略。在回顾城市污水回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城市污水回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系研究一直是生态学领域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传统研究方法具有多种局限性,因此应用非侵入式方法开展根系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以黄河漫滩地生长的不同胸径大小(45~104.5 cm)小叶杨共40株为研究对象,应用探地雷达(GPR)技术测定粗根(粗度≥1 cm的根系)空间分布情况,并对1~2、2~3 cm和>3 cm 3个径级粗根进行分类统计,综合研究小叶杨粗根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垂直方向0~80 cm范围内,粗根密度以20~40 cm处最大,为8.17 roots/m,其中径级2~3 cm粗根密度占比由23.7%增加至47.2%。2)在水平方向5 m范围内,粗根密度逐渐下降,在1 m处密度值最大,为5.24 roots/m,其中径级1~2 cm粗根密度占比在2 m处最低,为49%,而径级2~3 cm和>3 cm在2 m处最高,分别为34%、17%。3)粗根密度随着胸径径级的增加由15.34 roots/m增加至28.16 roots/m,但不同胸径水平下各径级粗根密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径级1~2 cm的粗根是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P=0.000)。4)粗根密度主要受到...  相似文献   
17.
以黄土高原陡坡土坎6种典型植物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植被根系密度指标的基础上,通过直剪试验,探讨不同植物群落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以及根系对提高抗剪强度的作用。结果表明:1)6种群落的根系密度指标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白刺花-铁杆蒿群落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在所有群落类型中均为最高,分别为2 757.07 g/m3、17 886.22 m/m3和16.96 m2/m3;2)6种群落之间的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均显著高于素土抗剪强度,其中白刺花-铁杆蒿群落相对于素土的抗剪强度增加值最大,为32.98 kPa,且抗剪强度增加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3)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相对于素土抗剪强度的增加值与根系密度指标值呈对数函数关系,随根系含量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落叶栎林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落叶栎林的特点,着重分析了落叶栎林与森林火灾的关系,结果表明,落叶栎林不仅存在着较强的潜在地表火,而且存在着潜在树冠火危险,是栎林火灾的最大隐患之一。同时还简要分析了栎类由于长期的自然适应而对森林火灾产生的抗火机制。  相似文献   
19.
林业院校基础生物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基础生物学课程体系及发展趋势,以及林业院校现行生物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我国21世纪林业教育对基础生物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要求,结合林业院校特点,提出了林业院校基础生物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思路:1.优化课程体系;2.更新教学内容,编写相应的教材;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4.引进新的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5.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6.建立严密的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化构筑景观,景观传达文化,景观设计是将文化从抽象转化为具象的过程。景观设计师、景观感知者与场所三者本身特定的文化背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影响了景观内容,从而形成特有的景观特征。针对当今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的创新要求,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景观设计策略。以环县环江旅游风情线为例,详细分析了环县自然资源文化、经济文化、地域文化等多种文化对带状绿地景观构建的影响,具体阐述了基于环县多元文化的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策略。为恶劣环境下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的实践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