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39篇
  18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46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锈菌是最大的一类植物病原真菌,由其引起的病害严重威胁着全球农业生产安全。锈菌作为活体营养寄生菌,在其与寄主互作过程中会分泌大量效应子以促进其侵染。开展病菌效应子调控寄主免疫机制的研究将为锈病持久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主要针对锈菌效应子的功能及其调控寄主免疫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锈菌效应子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2.
In order to improv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 frame with prefabricated reinforce-concrete infill shear walls (SFCW), the ear bar device was used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eel frame and the infill wall. Two one-bay, two story and one-third scaled models of SFCW were tested with low cyclic load.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ear bar connection, the cracks development in infill walls and deformation performance of SFCW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failure mode, hysteretic behavior,stiffness degradation,deformation and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composite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The comparison study of steel frame with prefabricated, cast-in-place and silt reinforce-concrete infill shear wall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 failure occurs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eel frame and the infill wall because ear plates below and up the beam-to-column connections are added in the specimens, and the connection device of ear plate presents good working performance. The properly designed SFCW has good ductility.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筛选有效防治河南省玉米青枯病的药剂。[方法]采用药剂拌种方法,研究了10种药剂对河南省原阳、漯河两地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河南省玉米青枯病的主要侵染病原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主要药剂苯醚甲环唑、氟菌唑等三唑类杀菌剂对青枯病的防效较好,其他药剂的防效一般。[结论]为河南省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小麦新抗源一粒葡抗条锈病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研究了小麦新抗源一粒葡抗小麦条锈病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感病品种铭贤169,一粒葡对条锈菌的侵染,在组织学和超微结构上均表现出明显的抗性特征。在组织学水平,表现为菌丝生长受抑,菌落发育延迟或败育,吸器母细胞和吸器数目明显减少;同时,侵染点的寄主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过敏性坏死症状。电镜观察发现,在一粒葡和感病品种中,条锈菌均可由芽管顶端直接进入或通过形成附着胞进入小麦气孔。其后,在一粒葡上,病菌胞间菌丝、吸器母细胞、吸器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均发生了一系列异常变化,表现为原生质染色逐渐加深,液泡增多变大,逐渐消解原生质;胞间菌丝、吸器母细胞细胞壁不规则增厚;胞间菌丝线粒体肿胀,数目增多,逐渐解体;吸器母细胞细胞质逐渐空泡化后丧失其生理功能;吸器外质膜皱褶;吸器外间质加宽并有丝状或颗粒状物质形成,吸器体壁逐渐消解出现孔洞,吸器体最终畸形坏死。同时,寄主细胞产生一系列显著的结构防卫反应:形成胞壁沉积物、乳突、吸器鞘等结构,以及发生坏死,阻碍并抑制病菌的发育及扩展。  相似文献   
125.
小麦多品种混播控制条锈病的效果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多品种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效果及其机理,为利用品种混播这种生态控制条锈病的方法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分别设计6个品种单播及其9个组合的混播小区,比较研究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和产量差异;并采用TP-M13-SSR技术分析自然发病条件下条锈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多品种混播小区苗期发病中心较少,且发病中心的扩展速度明显受到抑制,在春季流行阶段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品种混播以抗-感组合较好,2007年其相对防效平均为73.27%,相对增产率平均为13.26%;混播中组分数目对病害和产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混播小区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单播小区。【结论】多品种混播对小麦小麦条锈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并可明显降低产量损失;品种多样化有利于条锈菌群体结构的稳定;品种混播可作为生态防病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6.
白粉菌诱导的小麦类萌发素蛋白的克隆、定位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受白粉菌诱导的小麦类萌发素蛋白基因,分析其在感、抗病单株中的表达模式,探讨其在小麦抗白粉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基因芯片结果,结合电子克隆与RT-PCR方法,克隆到一个受白粉菌诱导的小麦类萌发素蛋白基因。通过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对获得的基因片段进行定位。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该基因片段在抗病植株、感病植株白粉菌诱导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获得了一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小麦类萌发素蛋白基因片段,命名为TaGLP5(GenBank 登录号为FJ59447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与已知的来自禾本科的萌发素蛋白分属不同的进化分支,很可能是新的小麦萌发素蛋白成员。通过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将该基因片段定位在小麦的5A染色体上。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受白粉菌诱导,且在接菌后的24 h以前抗病中的表达量高于同期感病株。【结论】本实验获得的类萌发素蛋白是一个新的成员。该类萌发素蛋白在感、抗植物受白粉菌诱导上调表达,但是表达量、表达时间上存在差异。推测该基因参与了小麦对白粉菌的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27.
球毛壳ND35在杨树的定植及对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 ND35菌株是一株分离自健康毛白杨的内生菌菌株,能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产生明显的拮抗作用[1],但其侵染的方式及侵染后对植物的影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8.
小麦农家种红蚰麦抗白粉病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小麦农家种红蚰麦抗白粉病的遗传基础,对红蚰麦和豫麦13的杂交F2代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红蚰麦携带1对显性的抗白粉病基因(暂命名为Pmhym)。利用SSR标记和F2代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将该基因定位在7B染色体的长臂上,与3个微卫星标记Xwmc232、Xgwm577和Xwmc526连锁,遗传距离分别是14.3、25.6和57.2cM。分子标记分析表明该基因不同于已有被定位在7BL上的Pm5系列复等位基因,因而推测Pmhym是1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上述结果将为开展Pmhym基因的精细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9.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杀菌剂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10 fungicides on apple tree valsa canker were compared on dishes and twi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idia germination and mycelial growth were inhibited by all fungicedes tested. The EC50 value of Difenoconazole was 6. 1×10-3μg·mL-1, the lowest among tested fungicide in inhibiting conidia germination. Tebuconazole and Imazalil also showed obvious inhibition effect. Thiophanatemethyl was the least efficient with the EC50 value 2.6×101 μg·mL-1. Difenoconazole also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 for inhibiting mycelial growth with ECho value of 2.3×10-2 μg·mL-1. Tebuconazole was better than other fungicide. Thiophanate-methyl and Propineb were the least efficient with quite high EC50 value. Furthermore, the size of the lesion after inoculation on excised twigs also revealed that Difenoconazole was most efficient because it showed the smallest lesion of 394 mm2 compared with other tested fungicides. So Difenoconazole and Tebuconazole could be used to control apple tree valsa canker in field to subsititute forbided fungicides such as asomate.  相似文献   
130.
郑麦9023和豫麦66分别与野生二粒小麦和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杂交和回交,经过7代筛选、鉴定,获得了20个抗病性和农艺性状稳定的高代系。在陕西杨凌设置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病圃,在甘肃天水设置自然发病圃对筛选的小麦高代系进行异地抗病性鉴定,同时对其进行分小种CYR32、CYR33、CYR31和CH42苗期鉴定;分别选用Yr5、Yr9、Yr10、Yr15、Yr17、Yr18Yr26等7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检测;对高代系进行萌发干旱胁迫试验,从而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并调查其农艺性状并进行评价。抗病、抗旱和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参试的20个高代系中,符合抗病耐旱且农艺性状较好,可用于作为抗源亲本的高代系有8个分别是郑野-2、郑野-3、郑野-6、豫野-1、豫野-2、豫野-4、豫野-5、豫野-6。研究结果表明,在抗病、耐旱综合性状优良育种目标指导下,将郑麦9023和豫麦66作为基因累加的库容,利用系谱选择法,结合育种分子标记检测辅助选择,可不断对品种郑麦9023和豫麦66进行改良与创新;并且可依次对其抗病性、抗旱性、成熟期等农艺性状基因及来源不同的优良基因进行累加转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