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86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59篇
  71篇
综合类   493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437篇
园艺   159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作者首先针对黑龙江省现行耕作制度存在的五方面问题,提出了耕作改制的五项改革措施;进而论述了与之配套机型的选择原则及发展途径;最后就如何尽快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耕作体系和相适应的配套机器系统,提出了三点对策。  相似文献   
32.
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定义研究入手,首先将农机化的发展过程置于本省农牧企大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中,对其自然、农业生产和社会环境条件,农作物及其副产品、山产品、水产、畜牧、林业等资源条件和农机化区域划分情况,社  相似文献   
33.
对做好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深松整地是当前国内大力推广应用的一项农机化新技术。本文从农机管理部门角度,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此项技术的推广工作,从政府重视、教育培训、机具保障、作业组织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王琛  贺建华  苗朝华 《饲料工业》2006,27(12):33-35
用960羽1日龄双鬼头肉鸭研究了一种固体发酵复合酶(AllzymeSSF)在玉米-豆粕及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考察了添加该复合酶对肉鸭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49日龄肉鸭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的屠宰率略高于玉米-豆粕型日粮;玉米-豆粕及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200PU/kgAllzymeSSF降低了腹脂率(P<0.05);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300PU/kgAllzymeSSF及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200PU/kgAllzymeSSF提高了血清磷的含量(P<0.05);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200PU/kgAllzymeSSF提高了血清球蛋白的含量(P<0.05)。  相似文献   
38.
根据获得的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RNA聚合酶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DHVⅠ的RT-PCR方法。该法能从DHVⅠ中扩增到440bp的条带,而对正常鸭胚尿囊液、健康鸭肝、鸭瘟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禽流感病毒(H5N2亚型)、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病毒、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5:A)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法最低可以检测到30pg的DHV工核酸模板。RT-PCR对DHVⅠ强毒CHv-1株人工感染发病死亡鸭肝的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和Dot—ELISA检测结果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对脾、肺、脑病料的检出率显著(P≤0.01)高于病毒分离和Dot-ELISA。RT-PCR、病毒分离和Dot—ELSA对1987~2005年采集且保存于-20℃的经病毒分离已确诊为鸭肝炎的临床送检肝病料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9/19)、36.84%(7/19)和57.98%(11/19),对2000-2005年采集且于-20℃保存的来源于中国18个省份发病鸭群的48份肝病料的检出率分别为100%(48/48)、56.25%(27/48)和75.00%(36/48)。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DHVⅠ的分离鉴定、临床病料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9.
1 发病情况 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是由阴道加德纳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在我国各毛皮动物饲养场广泛发生,给养狐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有调查发现,狐狸发病的阳性率为5.30%,其中北极狐高达8.75%.2006年辽宁凌海某场饲养狐狸万余只,近年来出现屡配不孕,或配种结束后排出少许血色分泌物,或在妊娠期间发生流产,繁殖率极低.养殖者于6月初送病狐和死狐到本实验室求诊.  相似文献   
40.
以常用熏蒸剂溴甲烷为研究实验对象,采用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通过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利用组态软件和调制解调器(MODEM)将检验检疫机关的监控中心和出口加工厂的熏蒸处理仓库连接,组成仓库熏蒸处理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系统主要由熏蒸专用仓库、监控中心、现场检测、监控软件、MODEM和PSTN等部分组成。实现了远距离、多用途、低成本、高效率的熏蒸处理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