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5篇 |
免费 | 60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06篇 |
农学 | 107篇 |
基础科学 | 115篇 |
72篇 | |
综合类 | 871篇 |
农作物 | 93篇 |
水产渔业 | 37篇 |
畜牧兽医 | 333篇 |
园艺 | 229篇 |
植物保护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90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111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105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95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意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基于对重庆涪陵的实践分析,探讨通过做好政策保障以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方法/过程】以涪陵区2004-2018年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涪陵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民减贫;提高人力资本密集度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挣得能力。要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这就要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提高乡村自治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动力;完善社会扶贫协作联动机制,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2.
水葫芦象甲对宁波地区10科12种作物的寄主专一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该象甲的幼虫在植株间的转移性极差,大多在被测植物上存活2~5天后死亡,成虫则可能因气温等自然条件不同而在被测植物上存活10~62天,幼虫和成虫均不在被测植物上取食、寄生与产卵。象甲的成虫取食水葫芦叶片的正面叶肉、叶柄上部、匍匐枝与花柄表面形成取食斑,产卵于叶柄上中部;幼虫寄生于叶柄海绵组织内,形成向下的寄生通道,并自叶柄基部钻出在根表面纠集根毛化蛹;高龄幼虫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明显大于成虫和低龄幼虫。象甲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随其群体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成虫总量15头/m2、幼虫60头/m2以下时,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不明显;成虫总量25头/m2、幼虫190头/m2以上时,控制作用明显增强;成虫总量130头/m2、幼虫450头/m2以上时,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达到顶峰,最终可使水葫芦密度比对照减少52.69%,株高下降67.19%,单株叶片数减少29.42%,最大叶直径减少41.33%,生物量减少64.82%,外观上可见大量叶片枯黄折倒、小分枝死亡和植株下沉。 相似文献
53.
阐述了拖拉机移动检测线平台液压举升系统和平台结构方面的设计.针对液压举升系统的不足,平台在升降过程中的不平稳性、振动性,提出了一种液压同步回路设计方案.并通过液压元件的适当选用,大大提高了流量的均匀性和速度的稳定性.实际应用表明,能满足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58.
近几年来,宁波江北区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为切入点,培育块状特色产品;以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和中介服务组织功能为重点,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用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手段和开放式的思维来推动农业生产的战略性调整,使之全区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已初露端倪,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59.
60.
水稻中413的广亲恢性及其系列组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413是从50465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广亲和恢复系。与籼型测验种IR36,南京11测交,F1结实率分别为75.5%和80.0%;与粳型测验种秋光,Balilla测交,结实率分别为71.4%和53.2%。对野败,矮败,Dissi,马尾粘等胞质不育系均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以中413为广亲恢系而配制的系列组合均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种植均比对照汕优63和汕优10号增产或极显著增产。作单季种植,亩产可达700 kg以上;作双晚栽培,亩产可达600 kg左右。表现为秧苗素质号,生长势旺,耐肥抗倒,穗大,叶面积系数大,物质生产力高,穗多,库源关系协调。中413系列组合不仅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而且较好地克服了籼粳亚种间优势利用种F1结实率偏低,籽粒不饱满,植株偏高和生育期偏长等障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