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分析河南、陕西分离的14株鸡杆菌(Gallibacterium)之间的进化关系,及gyrB基因序列比较在该菌进化分析中的作用。PCR扩增鸡杆菌分离株的gyrB、16SrRNA和rpoB3个看家基因,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将鸡杆菌分离株、国外参考株的3个看家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用Phylip 3.67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14株鸡杆菌与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模式株间的相似性为96.3%~98.0%(gyrB)、97.7%~99.6%(16SrRNA)和97.7%~99.0%(rpoB);14株鸡杆菌与鸡杆菌复合群1(Gallibacterium genomosp.1)参考株间的相似性为88.8%~89.9%(gyrB)、96.2%~97.5%(16SrRNA)和92.6%~93.6%(rpoB)。基于3个看家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均显示14株鸡杆菌和鸭源鸡杆菌模式株形成单独的一个群。14株鸡杆菌分离株均属于鸭源鸡杆菌种;在3个看家基因位点,鸡杆菌河南株与陕西株之间、鸡杆菌输卵管炎病鸡分离株与健康鸡分离株之间均无明显遗传上的差异;gyrB基因序列分析可用于鸡杆菌分离株的种类鉴定,且对14株鸡杆菌与复合群1参考株的区别能力优于另外2个看家基因。  相似文献   
62.
扩增鸡杆菌毒力基因gtxA全长序列,对GtxA蛋白的抗原性进行预测。将gtxA基因的部分抗原表位区所处片段克隆至pGEX-6P-1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内表达。重组菌在37℃条件下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该蛋白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000,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蛋白2种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获得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以纯化的GtxA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抗GtxA间接ELISA方法:抗原最佳包被质量为0.403μg/孔,一抗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60,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 000,阳性判定标准为血清D450≥0.28。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680份临诊鸡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河南省不同地区鸡群鸡杆菌感染阳性率为19.06%(129/680)。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检测鸡杆菌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63.
对21株分离自河南及山西地区的鸡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研究,以此分析分离株的进化关系并确定其在鸡杆菌属中所属的具体种。采用PCR方法扩增其16SrRNA基因序列,然后克隆测序。用DNAStar软件对21个菌株的序列及GenBank中已公布的鸡杆菌属相关菌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发现21株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0oA~100%,同鸭源鸡杆菌F279(Gallibacteriuman atis F279)(AF228002)的同源性为95.3%~99.3%,同输卵管炎鸡杆菌F150(Gallibacterium salpingitidis F150)(EU424000)的同源性为88.3%~91.5%,同虎皮鹦鹉鸡杆菌F450(GallibacteriummelopsittaciF450)(EU339196)的同源性为90.3%~93.3%,同海藻糖发酵鸡杆菌52-S3-90(Gallibacteriumtrehalosi fermentans52-s3—90)(EU339199)的同源性为88.2%~91.4%,同多杀性巴氏杆菌CCUG179(P.multocida CCUG17977)(AF294411)的同源性为85.5%~88.8%,对21株细菌的序列同以上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21株细菌同鸭源鸡杆菌F279(AF228002)构成一个单独的大分支。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均属于鸭源鸡杆菌,首次大量报道了来源于河南、山西省不同地区的鸡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为鸡杆菌分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4.
从河南省不同地区数个中小型养猪场的仔猪黄痢自然发病病例中分离到7株细菌,经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鉴定,均为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随后对7株细菌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株分离株均对磷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等药物高度敏感,而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均不敏感,说明河南省仔猪黄痢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掌握豫北地区猪瘟的免疫和野毒感染状况,更好地为开展相应的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依据,试验分别应用猪瘟病毒抗体EUSA检测试剂盒以及RT-PCR方法分别对豫北6地市送检的血清及病料进行了猪瘟抗体、猪瘟抗原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血清总阳性率为74.96%,提示该地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较差;猪瘟抗原阳性率为30.09%,说明目前豫北地区的猪场普遍存在猪瘟野毒感染,RT-PCR的结果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6.
囊素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物质 ,为了研究其对哺乳动物的免疫促进作用 ,探索正确的使用方法。作者采用不同剂量 (0 .0 3 ,0 .0 6,0 .0 9m L/ kg)囊素与猪瘟疫苗同时接种 3 0日龄仔猪进行试验。在接种后 2周内 ,试验猪没有出现异常临床反应 ,表明囊素与猪瘟疫苗同时使用无不良影响。在接种后 6周内 ,每隔一周检测各组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 :囊素按 0 .0 6m L /kg和 0 .0 9m L/ kg剂量与猪瘟疫苗同时使用组其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抗体水平比较及统计学分析 ,表明囊素最佳使用剂量为0 .0 6m L/ kg。  相似文献   
67.
河南省致病性猪源链球菌部分微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河南省猪链球菌病病原的微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不同地区猪场中疑似猪链球菌病的自然发病病例中分离到12株地方流行株,经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特性以及致病性试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2株猪链球菌中4株为C群,4株为D群,3株为E群,1株为未知群;分离株均对头孢类药物、磷霉素、氟苯尼考等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磺胺、链霉素等不敏感。[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河南省猪链球菌病的流行动态及综合防治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68.
免疫鸡群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鉴定免疫鸡群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方法]以接种IBV的鸡胚尿囊液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IBV的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目的片段,经酶切鉴定后对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片段长度为409bp,将其Ⅳ基因核苷酸序列与不同地区分离株(山东、黑龙江等)以及欧洲呼吸型疫苗株(M41)的IBV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5.6%~100.0%,此次分离所得IBV的N基因与IBVSD0708株(EU352625)N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3%,而与呼吸型疫苗株M41(M28566)的同源性仅为87.3%。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可以证实分离到的病毒为IBV,命名为HN/HL株。[结论]该研究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本试验分别应用猪瘟抗原检测试剂盒和猪瘟正向血凝试剂盒检测了河南省部分地区中小型猪场388份全血样品中的猪瘟抗原和545份血清样品中的猪瘟抗体。结果显示,所检测的388份全血样品中有193份呈现抗原阳性(49.74%)3,6份呈现可疑,阳性率较高;27个中小型猪场中免疫合格率仅为29.63%,母猪、育肥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的合格率均低于80%的大群免疫保护临界线,免疫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0.
为筛选满足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制苗要求的毒株,选择河南省8个地区的8株猪圆环病毒2型分离株进行抗原性分析,将各分离株培养后用不同滴度的病毒原液和其分别稀释至同一滴度(4.233×104拷贝/μL)的病毒液分别制成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采血测定其抗体动态水平,以进行免疫效力评价。结果显示,8株圆环病毒2型分离株中8#和12#分离株原液制备的疫苗免疫后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二免后1周抗体水平即高于1∶800,达到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的国家质量标准要求,3周时达到高峰,比对照商品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更高;其分别稀释130倍和463倍后制备的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在二免后3周也能达到1∶800。提示,猪圆环病毒2型8#和12#分离株毒价高,免疫效力良好,是理想的疫苗候选株。本研究丰富了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毒株的种毒资源,为研制高质量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