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为有效阻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提供一种优质的新型环保消毒剂。本试验选用香连溶液开展了对Vero细胞安全浓度的测定、对PEDV增殖抑制作用的测定、对PEDV感染仔猪的防治试验和对PEDV传播途径的阻断试验,并进行了临床推广。结果显示,将香连溶液作50倍稀释时对Vero细胞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作50~100倍稀释时可明显抑制PEDV增殖;对初生仔猪灌服香连溶液无法阻止PEDV的感染和发病;每昼夜应用香连溶液擦拭消毒乳头6次,同时配合及时清除粪便和产床喷雾消毒,可使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发病率控制至30%以内;母猪产前免疫2次猪传染性胃肠炎(TGE)-PED二联灭活疫苗,产后7 d内使用香连溶液进行乳头消毒,PED发病率仅为2.8%,并在不同规模的猪场进行推广应用,效果良好。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母猪产前免疫PED疫苗配合产后使用香连溶液消毒乳头"模式,可以有效阻断猪场PEDV的大面积感染和发病,为猪腹泻性疫病的综合防控工作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河南省部分猪场送检的3 861份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其平均阳性率为67.65%,母猪、公猪、育肥猪、保育猪和产房仔猪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79.19%7、5.34%1、7.60%、40.78%和62.24%;其中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份的各月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3.76%7、1.26%6、2.36%、67.15%5、8.86%6、9.53%、61.36%、61.23%和74.41%6、7.66%7、0.76%、85.71%。[结论]河南省大部分猪场伪狂犬病的免疫水平不是特别理想。  相似文献   
53.
乳酸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离鉴定一株疑似乳酸粪肠球菌;方法 通过对表型特性包括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等鉴定,同时结合16S rDNA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该株革兰氏阳性菌能在10℃和45℃生长,接触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可生长于6.5%NaCl和PH9.6的环境等,16S rDNA系统进化分析与粪肠球菌有最高同源性;结论 分离株为乳酸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54.
SYBR Green Ⅰ实时PCR对猪细小病毒体外复制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经发表的猪细小病毒(PPV)的VP2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PPV的SYBR GreenⅠ实时PCR方法。该方法最小检出量为12个PPV拷贝。模板稀释度在10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无交叉反应。应用本方法对PPV在体外感染细胞后的复制动态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病毒的体外增殖曲线。数据换算为每瓶中细胞内、外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细胞外病毒含量在接毒初始的36h逐渐下降,随后开始逐步增加;接毒后84h培养液中的病毒含量(1.739×1010拷贝)逐渐超过细胞内的病毒含量(1.321×1010拷贝);在接毒后108h培养液中病毒含量达到峰值(7.626×1010拷贝),随即病毒含量开始快速下降。细胞内病毒粒子在接毒后24h内为对数增长期,然后为缓慢增长期,至接种后72h达到复制峰值(1.425×1010拷贝),并维持至108h。与病毒复制动态变化相对应的细胞病变是从细胞聚集、开始形成空斑到约80%的细胞病变产生,108h之后随着细胞的大量死亡,细胞内、外病毒数量都开始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55.
用猪链球菌血清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的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致敏经戊二醛处理过的鸡红细胞,优化致敏醛化红细胞的抗原量和时间.结果显示,在37℃条件下CPS(2.2 5 mg/L)致敏鸡红细胞90 min,IHA试验在25℃条件下操作,被检血清IHA效价在1∶8及其以上时判为SS2抗体阳性.应用此方法对猪大肠杆茵、副嗜血杆菌、猪肠球菌、SS1、SS7、SS9、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巴氏杆茵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S2抗体均为阴性.对1044份无临床症状的猪血清进行检测,SS2抗体阳性率为61.69%.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强,可用于大规模SS2抗体水平的检测和SS2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6.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河南6个地区猪场的275份血清进行了衣原体检测。结果表明,各个地区的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平均感染率为25.5%,感染率由10.5%~35.4%不等;不同状况的母猪感染情况不同,有流产、死胎的母猪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母猪。  相似文献   
5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该病在幼鸡主要表现为罗音、咳嗽、呼吸困难及死亡等 ,产蛋鸡则通常发生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 ,输卵管受到永久性的损伤而丧失产蛋能力 ;发生肾型传支的病鸡还表现为拉淀粉糊样粪便 ,肾脏苍白、肿大 ,肾小管和输卵管内有大量的尿酸盐沉积 〔1〕。 IB于 1931年由 shalk首先报道于美国 ,并由Beach和 Schalm于 1936年确定了该病病原 〔2〕。 1937年Beaudette和 Hudson首次在鸡胚上成功培养该病毒〔3〕。 196 2年 Winterfeild等首…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禽腺病毒4型(FAd V-4)中国流行株在鸡肝癌上皮细胞系(LMH)中的生长特性和增殖规律,分别利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病毒滴度测定方法检测FAd V-4感染LMH细胞后12、24、36、48、60、72、84、96和120 h的基因组复制和病毒粒子增殖动态。结果显示,FAd V-4中国流行株在LMH中能够很好增殖,不同时间点的病毒滴度与病毒基因组拷贝数呈正相关,病毒收获的最佳时间为感染后60 h。研究结果为防控鸡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的流行病学特性,本研究采用从自然病例分离得到的鸭源鸡杆菌人工感染4日龄SPF雏鸡,通过形态学、PCR、荧光定量PCR和组织学等方法分别对感染后SPF雏鸡的组织脏器进行了细菌分离、检测和鉴定,用ELISA对其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感染鸡无临床症状,组织学检查感染鸡的肝脏、气管和肺脏组织均有损伤.人工感染后第3d和同居感染第2d鸡体内可分离出鸭源鸡杆菌,人工感染后第96d仍能够分离到鸡杆菌.ELISA方法证实人工感染后47 d和同居后32 d出现抗体高峰,持续2~3周,人工感染组和同居组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料结果显示人工感染组和同居组的气管组织中细菌含量最高.本研究表明雏鸡在4日龄即可感染鸭源鸡杆菌,并能通过同居传播,长期带菌、排菌;感染后抗体产生缓慢、持续期短.本研究为鸭源鸡杆菌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研究及防治措施的制定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扩增鸡杆菌毒力基因gtxA全长序列,对GtxA蛋白的抗原性进行预测。将gtxA基因的部分抗原表位区所处片段克隆至pGEX-6P-1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内表达。重组菌在37℃条件下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该蛋白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000,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蛋白2种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获得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以纯化的GtxA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抗GtxA间接ELISA方法:抗原最佳包被质量为0.403μg/孔,一抗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60,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 000,阳性判定标准为血清D450≥0.28。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680份临诊鸡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河南省不同地区鸡群鸡杆菌感染阳性率为19.06%(129/680)。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检测鸡杆菌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