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74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100篇
  93篇
综合类   404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22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浸种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种子萌发特性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提高其出苗率和产量提高科学指导。[方法]对糜子种子进行不同温度(15、20、25、30、35℃)及不同浸种时间(6、12、24 h)处理,在田间条件下观测其生育期并测定其产量。[结果]内糜5号、内糜6号和伊选黄糜3个品种在30℃下处理24 h后发芽率和产量较高,在25℃下处理24 h后出苗率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糜子的安全性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2.
感染甘薯小象甲白僵菌菌株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小象甲是甘薯的主要害虫之一。为筛选对小象甲的优良生防菌株,对分离自不同寄主的8株白僵菌进行了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生物学指标研究;采用浸渍法,进行了白僵菌对甘薯小象甲成虫侵染能力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白僵菌菌株Gxj-10和Xwy-1感染甘薯小象甲成虫15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1%和60.7%,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且在培养过程中产孢量较高。2株菌株在防治甘薯小象甲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基于1970、1980、1990、2000和2008年五期的MSS、TM与ETM遥感影像数据,对海河流域1970~2008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为充分揭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在土地结构整体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ARCGIS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将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图叠加,统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1970~1990年与1990~2008年两个比较时段的转移概率矩阵.近30年来海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一直是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导的土地覆盖格局,园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显著增加,耕地和其它用地则明显减少,在定量刻画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影响流域内土地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以及政策导向、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等社会经济因素.目前海河流域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生产性用地快速增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林地面积变化不大,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流域内耕地不合理非农化,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54.
55.
氟乐灵抗药性杂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氟乐灵抗药性杂草研究进展黄建中,孙丙耀,李扬汉(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210095)Ran于1970年首次公开报道欧洲千里光(Seneciovulgaris)对三氮苯类除草剂西玛津和阿特拉津产生抗性以来,不断有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报道。杂草抗药性问...  相似文献   
56.
57.
用党参茎叶作为饲料添加剂,观察对产蛋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3次试验结果表明:党参茎叶不同的添加量,可提高产蛋率5.13~11.76%;提高产蛋量3.13~16.33%;蛋均重也比对照组有所提高。同时,可节省饲料3~18%,提高饲料转化率3.7~18.52%,并可使蛋黄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降低15.18%。  相似文献   
58.
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在土壤中毒蛋白含量的ELISA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中分离纯化的高特异性杀虫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出多克隆抗体,其效价可达到16000。应用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不同土壤样品中Bt毒蛋白含量。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土壤中Bt毒蛋白的含量,因土壤理化特性及组成成分的不同,检测到的毒蛋白含量也略有不同,河沙中的蛋白检测量最低,只有12.53%;另一种沙壤混合物中检测量达到76.16%。  相似文献   
59.
吡喹酮由于具有高效、反应小、使用方便是我国当前治疗耕牛血吸虫病最重要的方法,特别是“世行”贷款血吸虫病项目启动后,吡喹酮治疗和扩大化疗耕牛数呈直线上升,无限制地扩大了扩大化疗的对象和范围,造成病牛数与治疗数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有必要加强对治疗的宏观调控,使以化疗为主导的防治对策在血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吡喹酮是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1978年7月卫生部门开始吡喹酮临床试验,认为对日本血吸虫病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代谢快、无明显蓄积作用,无诱变性、致畸性和致癌性等优点。1978年8月,上海家畜寄生…  相似文献   
60.
鸽新城疫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 型 (Paramyxovinustype ,PMV- )引起鸽的一种以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 ,死亡率高 [1] ,尤其是乳鸽感染本病易发生大批死亡 ,青年鸽和种鸽也会出现死亡、死亡率可达 50 % ,给养鸽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 ,证明某鸽场发生的疾病是由副粘病毒 型引起的鸽新城疫。1 流行病学调查1999年 3~ 4月份云南某鸽场引进 2 8~ 4 0日龄幼鸽 90 0只 ,3月底鸽棚每天有 2~ 3只鸽子发病死亡 ,至 4月中旬死亡率达 5.6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病初鸽羽毛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