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1设施蔬菜病害发生特点 设施蔬菜栽培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与露地栽培相比,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供应,也为病虫害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病虫害种类增加,危害加重,并增加了露地瓜菜病虫来源。其中土壤、湿度和温度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明确外源油菜素内酯对棉花耐盐性的影响。[方法]对盐胁迫下棉花设置3种油菜素内酯施用方式,即叶片处理、根系处理、叶片根系同时处理,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的Na+和Cl-吸收、渗透调节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NaCl胁迫影响棉花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3种油菜素内酯施用方式均可降低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根、茎、叶的钠、氯离子含量、MDA含量,提高脯氨酸含量,从而使NaCl胁迫下棉花叶片、根系生理功能增强(叶绿素含量升高、根系活力上升),最终使棉花生物量增加。其中,根系施用、叶片根系施用油菜素内酯的2个处理对盐胁迫下棉花根系生物量、根系生理功能的调控效果均好于叶片施用油菜素内酯处理。[结论]3种外源油菜素内酯施用方式均可减轻NaCl胁迫对棉花造成的伤害,但不同的油菜素内酯处理方式对盐胁迫下棉花的调控效果存在差异,根系处理及叶片根系同时处理对减轻棉花盐伤害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棉株氮素库源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寻不同密度处理棉株的氮素库源分配情况,找出密度与库源分配合理的搭配以指导生产实践.[方法]设置5种(A1 ~A5)不同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棉株库源器官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种植密度对棉花氮素的吸收、利用影响较大,单株的氮素含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盛铃-见絮期积累速度大,各处理积累量均达到最高,9.0×104株/hm2处理最大,为430g/株,27.0×104株/hm2处理最小,仅为161g/株.在不同库源器官氮素分配中,根系作为氮素营养吸收器官,苗期浓度较高,随后基本维持在1;左右,且因滴灌模式,密度影响只在苗期和吐絮期才较明显的显现出随密度增加而减小;各处理叶源的氮素浓度最高且超过2.5;,其次为库器官蕾、铃,最后为茎源.[结论]中间密度处理氮素在源库分配中,相比其他处理铃库与叶源比例较高且相对协调,都达40;以上,更有利于干物质的供应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棉花GhEPSP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于构建棉花GhEPSP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宿主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利用RT-PCR技术从陆地棉苏棉18中克隆获得GhEPSP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连接到p EASY-Blunt平端载体,构建获得重组载体p EASY-Blunt-GhEPSPS;以该重组载体为模板,PCR获得两端含有Eco 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GhEPSPS基因CDS序列,通过这2个酶切位点插入到p ET32a载体,构建获得原核表达重组载体p ET32a-GhEPSPS,转化到宿主菌株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克隆获得了棉花GhEPSPS基因的CDS序列,并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目的基因能够在宿主菌中被诱导大量表达。该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棉花EPSPS酶的结构、功能以及酶学特性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氮效品种之间农艺性状,氮素积累及光合特性,为合理施氮提供参考。【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32号(氮高效品种)和新陆早36号(非氮高效品种)为材料,设置240、360 kg/hm2两个氮素水平,寻找差异,优化品种选育,提高氮素效率。【结果】无论在低氮还是高氮条件下,新陆早32号的株高、茎粗和果枝数均高于新陆早36号,分别相差8.34 cm、2.34 mm和1.56台。在氮素积累上,2个品种根的含氮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新陆早32号高于新陆早36号;在低氮水平时新陆早32号的茎后期可以积累更多的氮素,与叶片积累相反,而高氮水平时,后期茎的氮素积累相差不大,叶片则一直是新陆早32号含量高,差距保持在3.0 g/kg以上。在光合特性上,新陆早32号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基本高于新陆早36号,而蒸腾速率则相反。【结论】高氮水平下新陆早32号产量最高,为4 022.82 kg/hm2。不同氮水平下氮效品种均有差异,尤其是在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更能有效的利用氮素,保证产量,并在氮充足条件下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乌兹别克斯坦赤眼蜂、茧蜂人工繁殖及应用技术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棉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要农作物和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在该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长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十分重视保护和研究利用棉田自然天敌。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应用,乌兹别克斯坦已开发出一整套先进、成熟的赤眼蜂、茧蜂等主要棉田天敌人工繁殖和田间应用技术,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棉田棉铃虫防治上,形成了以释放赤眼蜂和茧蜂等人工繁殖优势种天敌为核心的棉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以及较为科学、完善的人工繁殖天敌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网络,为人工繁殖天敌技术和产品在乌兹别克斯坦各棉区大规模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首先,概述了新疆棉花生产问题,归纳了数字棉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棉花保险和贷款业务的难点和不足。其次,介绍了基于上述实际和数字棉花技术及收入保险等的融合推广理念,在已开发的棉花功能与结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集数字种植、智能农机、肥水一体化、产品质量追溯、收入保险和金融产品管理功能,涉及产业链多方的数字棉花管理系统。再次,对新疆推行“数字棉花技术+收入保险”科技服务新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效益等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数据转换应用和农户链接,提升棉花种植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可推动新疆棉花可持续绿色发展,有利于当地政府、银行、保险、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合作共赢。最后,对“数字棉花技术+收入保险”的新模式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及其推广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水分处理对两种机采种植模式棉花蒸散发特征、产量形成及品质变化的影响,于2020-2021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4个灌溉处理3 600 m3/hm2(D1)、4 500 m3/hm2(D2)、5 400 m3/hm2(D3)、6 300 m3/hm2(D4),2种机采模式等行距种植(R1)和宽窄行种植(R2)。结果表明:2种机采种植模式土壤蒸发量(Es)、蒸散量(ET)、Es/ET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灌水处理土壤日蒸发量在灌溉后1~4 d处于较高水平,R1较R2分别高6.98%、7.55%、8.53%、7.19%。年均蒸散量4个灌水处理R1分别为397.6 mm、465.2 mm、547.2 mm、665 mm, R2分别为412.5 mm、482.1 mm、563.5 mm、684.5 mm, R2较R1分别高3.76%、3.64%、2.96%和2.94%。4个灌水处理Es/ET比值R1为2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