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应用鸟枪法扩增了一株从水肿病病死猪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到的O混合血清型(O139,142,26)大肠杆菌的O-抗原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扩增的O-抗原基因长度为11 771 bp。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10个开放阅读框架及功能基因种类。经与发表的大肠杆菌O139、O26和O142的O-抗原基因序列及O-抗原糖基链的结构进行比对,进化树分析,跨膜蛋白的结构分析以及对乳糖前体(Glc)添加乙酰基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该O混合血清型大肠杆菌的O-抗原基因与大肠杆菌O139的O-抗原基因进化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32.
法氏囊位于泄殖腔的背侧,也称腔上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在70—80日龄时体积最大,以后逐渐消退,性成熟时消失。1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链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急性暴发性传染病,表现为法氏囊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坏死,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耐过鸡的法氏囊组织受损,导致免疫抑制,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3.
用鸡空肠弯曲菌(Campytobacecriejun:)对1日龄SPF(Spciic-pathogenfrce)雏鸡进行感染实验。随机将60只1日龄SPF雏鸡分为4组,那和对照组,每组15只。分别用含菌7.5X108CFU/ml、7.5x104CFU/ml,7.5×102CFU/ml布氏肉汤菌液经口时t、J、I组接种。接种后分别于2、4、6,8、10日踏踏机取3只/组、经剖构观察病理变化;从心血、肝、胆汁、脾、肠内容物分离病原菌,测量肠道内物空肠弯曲菌菌数。得出以下结论;经口接种3.75x102CFU空场弯曲菌即可造成1日龄SPF雏鸡感染发病;感染鸡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表面有点状,条索状或片状出血,同时伴有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坏死灶,盲肠膨大充满气泡,十二指肠、空肠、直肠粘膜有散在的小出血点,首选检苗材料为胆汁、其次是脾、肝等器宫。  相似文献   
34.
猪轮状病毒核酸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昆明鼠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肌肉注射含有猪轮状病毒(RV)JL94株VP7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VP7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每只鼠100μg/100μL,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首次免疫第0、14、21、21、28、39、47、54d采血,检测血清抗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8 T细胞的数量变化.A组小鼠血清在首免后第14 d即可检出阳性抗体(P/N≥2.0).A组与B组小鼠外周血CD4 、CD8 T细胞数量在首免后第14d开始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5.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核酸免疫昆明鼠的抗体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TH98株N基因的重组质粒pHN为模板,Li-15和Li-2为上、下游引物扩增出TGEVTH98/N基因。将N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分别用BamHⅠ、Xho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N。将昆明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肌肉注射pcDNA—N和pcDNA3.1( ),每只鼠100μg,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首次免疫后第0、14、21、28、35、39、47和54d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抗体动态变化。注射pcDNA—N组小鼠在首次免疫后第39d检测到针对TGEVN蛋白的阳性抗体。  相似文献   
36.
鸡空肠弯曲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哈尔滨地区某疑似空肠弯曲感染鸡场随机取50份20周龄蛋鸡新鲜粪便样本,用改良Camp-BAP培养基分离培养,经一系列生化试验鉴定,有11株分离培养物为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为22%。  相似文献   
37.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可诱导中和抗体,是主要保护性抗原,N端抗原位点B和C在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中缺失。体外扩增TGEVS基因B、C抗原位点357bp片段(TS)。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片段较为保守。将TS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与谷胱苷肽硫转移酶(GST,大小约为26ku)融合后大小约为40ku,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13.2ku,优化表达条件后表达量达37.9%。  相似文献   
38.
猪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吉林省某猪场发生腹泻的猪群粪便中,用MA-104细胞培养,分离到一株猪轮状病毒,盲传至4代,感染细胞出现明显病变,经电镜观察,见有典型的轮状病毒颗粒.其RNA电泳型为4:2:3:2型,属A群轮状病毒,同时对其蚀斑特性和血凝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这株病毒被命名为JL94株.  相似文献   
39.
旋毛虫各隔离种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及国际标准虫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对小鼠的感染性异同。结果表明,四者对小鼠的感染力存在着显著差异,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在小鼠体内的繁殖力指数(RCI)分别为121.01±7.80和149.86±7.47;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的RCI分别为60.98±5.05和55.15±4.69。由实验结果可认为黑龙江省的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而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E^rns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将含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rns基因的质粒pMD18-T—EE^rns经BamHⅠ/HindⅢ双酶切,获得了E^rns片段,再与杆状病毒转移栽体pBlueBaeHis2A连接,构建成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pBlueBaeHis2A-E^rns与Bac-N—Blue^TMDNA共转染至sf9昆虫细胞中,获得了重组病毒,经噬斑筛选纯化,感染sf9昆虫细胞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大小约30ku;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