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574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71篇
  31篇
综合类   476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54篇
畜牧兽医   835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2018年3月27日,山西省某养殖场蛋鸡出现发热、腹泻、头颈后仰等症状,并陆续死亡,至3月31日,共死亡蛋鸡699只,袭击率为86.08%(699/812)。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检测,确诊该疫情为高致病性H7N9流感。为查明病因,了解疫情分布,通过现场剖检、实验室诊断、问卷调查、周边排查等方式,对该起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寻找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而提出防控建议,评估防控效果。经调查,病原通过人员、车辆、野鸟带毒传入养殖场的可能性较大,又因养殖场未进行H7N9流感疫苗免疫,从而导致疫情暴发。通过紧急处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扩散。本起疫情提示,对家禽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匹配疫苗进行免疫,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同时加强人员、车辆和野鸟的生物安全控制,对预防H7N9流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2.
为进一步评定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的测量不确定度,使用ELISA方法进行相关试验,依据《兽医检测实验室ELISA试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CNAS-GL043:2020)、《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分析了ELISA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各分量,并根据各分量的来源及产生途径,详细评定了各分量...  相似文献   
113.
用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致病性牦牛大肠埃希氏菌,按常规方法制备了4批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对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液培养、纯粹检验、活菌计数、灭活等进行了探索,并对用该菌研制成的疫苗进行了常规检验。结果4批灭活疫苗经无菌检验为阴性;经物理性状检验为:静置后上层是淡黄色的澄明液体,下层为灰白色沉淀,振荡后呈均匀混浊液;经牦牛安全检验结果为安全;经牦牛效力试验有效。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为免疫预防该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4.
双峰驼乳乳铁蛋白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阿拉善双峰驼初乳为研究对象,经离心脱脂、酸沉淀去除酪蛋白并用硫酸铵经2次盐析获得乳铁蛋白粗提物,再通过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进行纯化。利用考马斯亮蓝和SDS-PAGE电泳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乳铁蛋白分子量为81.42kD,每毫升驼乳中能提取乳铁蛋白约0.86mg,纯度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5.
乳酸性酸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性酸中毒,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多发性的代谢疾病,本病是由于突发过食谷物或不为牛、羊所习惯的易于发酵的各种碳水化合物类饲料,在瘤胃内迅速产生大量乳酸,使渗透力增强,出现前胃障碍。临床上以发病快、症状重、病程短、死亡率高等为特征。为了减少今后此病的发生,在此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治疗和预防措施等加以整理,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6.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从养殖发病洛氏鱥中分离出1株病毒,经人工感染试验、电镜观察、核酸基因组SDS-PAGE电泳、RT-PCR检测确认为呼肠孤病毒。人工感染发病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同;病毒感染可使鲤鱼上皮瘤细胞(EPC)产生典型细胞病变效应,收集细胞上清,负染后电镜下可观察到大小均一,直径约70nm,近球形,无囊膜结构的病毒粒子,初步判断为呼肠孤病毒;病毒基因组SDS-PAGE结果表明,病毒基因组由11个分段的RNA核酸片段组成,为典型的水生呼肠孤病毒核酸带型。病毒基因组S10节段RT-PCR结果表明,有特异性条带,其与GenBank中登录的呼肠孤病毒S10节段(JN206665.1)序列同源性为91%,该分离株应为呼肠孤病毒,本研究首次在洛氏鱥鱼内分离到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17.
尿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为了新陈代谢的需要,经由泌尿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的液体排泄物。近年来,骆驼尿液因具有广泛的医疗作用而引起广泛关注。在中东地区,其主要用于对疾病的辅助治疗,包括发烧、感冒甚至癌症。研究表明,骆驼尿液中含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化学成分,如刀豆氨酸可在不同肿瘤中表现出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且研究证实骆驼尿液具有抗菌、保肝、抗肿瘤和抗血小板活性等重要作用,极具研究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骆驼尿液中的有效生物化学成分,并对骆驼尿液在各种疾病中的医药作用进行详细阐述,为今后对骆驼尿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8.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了改变,形成机械性转移。该病是一种消化道阻塞的综合病症,真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真胃疾病之一,也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常见手术之一。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随着新疆畜牧业的发展,奶牛的饲养量不断增加,同时奶牛的疾病也不断增多.真位左方变位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性疾病,也是严重影响奶牛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还影响到奶牛正常的生长繁殖,给广大养牛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9.
该研究将20~45d的绒山羊胚胎生殖嵴及其邻近组织用机械剪和胰蛋白酶+EDTA消化处理,未加任何细胞生长因子,仅添加DMEM+10%犊牛血清,在38℃、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将原始生殖细胞(PGCS)与其胎儿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在原代培养至1周左右时观察到了鸟巢状类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集落团,贴壁生长于成纤维细胞层上面。经电镜观察,类胚胎干细胞体积小、核大,有多个核仁,细胞形态不规则,无明显界限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0.
将CB-HRP溶液注入环颈雉泄殖腔的一侧壁内,逆行追踪其传出神经元,实验结果表明:①标记的节后神经元出现于双侧S4-S9交感干神经节内,左右侧泄殖腔神经节内,以注射侧为主。②标记的节前神经元分别出现于T6-L3髓节和S3-S8髓节内,但以同侧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