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8篇
  16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0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马胃蝇蛆病是由马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胃肠道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寄生虫病,导致宿主高度贫血、消瘦、中毒,严重时衰竭死亡。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不同国家因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不同及是否广泛使用驱虫药,呈现出不同的流行规律。在中国主要流行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流行6种马胃蝇,以肠胃蝇、红尾胃蝇为优势虫种。文章主要对近些年国内外马胃蝇蛆病感染情况进行描述,总结流行规律,提出研究方向,以期为该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究新疆某奶牛场奶牛流产病因.[方法]采集的19份血清样品和4份牛流产胎儿脑组织进行布氏杆菌病凝集实验、弓形虫PCR检测和新孢子虫病ELISA方法检测,参考GenBank登录的犬新孢子虫种Nc-5序列[1],设计引物,建立新孢子虫病的PCR检测方法.[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该牛场布氏杆菌病与弓形虫病感染均呈阴性,新孢子虫病感染率为14.3;(2/19).新孢子虫PCR诊断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灵敏度为35 pg/μL.用建立后的PCR方法检测流产胎儿,感染率为50.0;(2/4).[结论]新孢子虫病是导致该厂奶牛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今后新疆地区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孢子虫病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成像系统,对新和鸽消化系统形态学结构特点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新和鸽嗉囊发达,外形特殊,呈山字形,粘膜层分布有大量的腺体和导管,盲肠不发达,无胆囊.该结果提示嗉囊乳的成分中包含有腺体的分泌物.嗉囊发达、形态特殊,盲肠极度退化可能于其食性和生长繁殖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黑土区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试验区设置3种耕作方式深松(SS)、免耕(MG)及常规耕作(CK),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土样,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土壤渗透速率及土壤孔隙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及含水量均表现为SS>CK>MG;土壤入渗特征表现为初始入渗率>平均渗透率>稳定入渗率;土壤入渗速率及累计入渗量表现为SS>CK>MG;土壤孔隙度以SS处理下最高且随着月份的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初始入渗速率和渗透总量对不同耕作方式最为敏感,可以作为考察东北黑土区农田耕作效应与缓解黑土地退化的评价指标。由综合得分可知,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性能优劣表现为SS>MG>CK。综上,深松耕作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土壤渗透能力;免耕更有利于水分的保持,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  相似文献   
55.
为摸清河套灌区地膜使用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现状,本研究对不同作物种植区进行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地膜污染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农田地膜残留量介于18.20~418.60 kg·hm-2之间,平均值为131.11 kg·hm-2。地膜残留量受覆膜年限、作物类型、回收情况、土壤质地等因素影响,其中覆膜年限对残膜量的影响最大,随着覆膜年限的延长,地膜残留量显著增加,覆膜20年以上地块残膜量显著高于覆膜年限少于20年地块(P<0.05)。玉米种植区地膜残留量(132.77 kg·hm-2)高于向日葵种植地区(127.88 kg·hm-2)。地膜回收意识是影响河套灌区地膜残留量的重要因素,回收方式主要为人工拾捡或耙地带出农田,研究区地膜回收率仅为38.10%,地膜回收地块的残留量(108.28 kg·hm-2)低于不回收地块(145.03 kg·hm-2)。相同条件下,不同质地土壤中砂质壤土残膜量最多(153.84 kg·hm  相似文献   
56.
牛环形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牛环形泰勒病的PCR诊断方法.[方法]根据牛环形泰勒虫裂殖子的表面抗原(Tams1)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地方阳性病例提取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出目的条带,经克隆、测序分析后,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牛环形泰勒虫病的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与已知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该方法检测与牛的其他血液原虫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限量为1.6×102 copies/μL.应用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新疆吐鲁番市周边疑似地区419份牛全血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率为52.3; (219/419),而血液涂片检出率为43.7;(183/419).[结论]建立的牛环形泰勒虫PCR快速诊断方法具有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分子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7.
以GenBank中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T.equi)美国WA株基因组序列(XM_004833042.1)为目标,选取目前公开的所有顶复门原虫泰勒虫属顶膜抗原1(apical membrane antigen 1,AMA1)基因进行本地BLAST比对。针对目的基因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后,以T.equi新疆分离株为模板对AMA1目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并对T.equi AMA1蛋白进行真核表达以及多克隆抗体制备,最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鉴定真核重组蛋白。结果显示,成功扩增出T.equi新疆株AMA1基因,与T.equi美国WA株AMA1基因相比,两者进化关系最为接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6.34%和78.64%。成功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AMA1真核重组蛋白,约为55 kDa,将AMA1原核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所产生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819 2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免疫小鼠产生的多克隆抗体可以识别AMA1真核重组蛋白,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本试验完成了T.equi AMA1真核重组蛋白的鉴定和多克隆抗体的制...  相似文献   
58.
为建立新孢子虫病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ELISA)检测方法,先诱导表达GST-P43包涵体蛋白,并对其进行提取、纯化、复性处理,再以复性后的P43蛋白作为抗原,优化r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这种包涵体处理方法,可使其纯度达到87%,复性后的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通过对rELISA各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血清稀释倍数为1∶100,抗原包被浓度为7μg/mL,封闭液为0.5%脱脂乳,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4000,酶标抗体作用时间为1 h,底物作用时间25 min。且该方法不与弓形虫和布鲁氏菌病发生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59.
60.
2014年9月8日下午,新疆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徐××来我站报告,他家场饲养的61只绒山羊中有5只乳房发病,呈肿大发热,产奶量减少,请求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