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3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伴随着改革开放诞生的鄂托克前旗,20年来的农机事业经受了各种风风雨雨,曾几起几落,有过低谷,有过徘徊,但在党的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几代领导的努力工作,在艰苦与困境中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干部,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开辟了农机化新局面。农机化事业开始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呈现出快速发展良好的开端。农机总动力,拖拉机配套农机具,  相似文献   
82.
为了表达牛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截短HSP70基因编码蛋白并研究该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性,本研究扩增牛环形泰勒虫HSP70目的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MD18-T-HSP70,选取其他种的同源HSP70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SP70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结构、信号肽、可能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及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对重组蛋白HSP70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SP70,筛选诱导表达条件,镍柱纯化重组蛋白及检测反应原性。结果显示,牛环形泰勒虫HSP70蛋白序列与小泰勒虫的序列同源性较高,蛋白分子质量为42 ku,理论等电点(pI)为5.61,属于酸性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及信号肽;蛋白功能预测结果显示,HSP70包含32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分别占39.18%、8.51%、30.41%和21.91%。蛋白互作网络构建结果显示,与HSP70相互作用的蛋白主要为HSP90家族成员,另外还有伴侣蛋白GrpE同系物,预示着HSP70可能在细胞内与HSP90形成复合体发挥作用。本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大小约为48 ku的融合蛋白,以0.6 mmol/L IPTG于37℃诱导5 h,蛋白表达较好;点状印迹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可被自然感染的牛环形泰勒虫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牛环形泰勒虫HSP70功能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旨在建立马驽巴贝斯虫抗体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以纯化的马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产物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利用重组抗原与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检测马驽巴贝斯虫抗体。结果显示:制备出3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H2、7F4、11F4,通过对CI-ELISA条件筛选得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19μg·mL~(-1),单克隆抗体11F4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3.2×10~5,通过检测30份马驽巴贝斯虫阴性血清及20份阳性血清,确定该检测方法临界值为45%;特异性试验发现,该CI-ELISA方法不与感染马泰勒虫病的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具有特异性;用所建立的CI-ELISA检测临床血清90份,与标准c-ELISA试剂盒总符合率为92.2%、阳性符合率92.1%、阴性符合率94.1%。试验结果表明,该CI-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基于单克隆抗体(11F4)与重组蛋白(HIS-Bc48)所建立的CI-ELISA特异性、重复性好,可为新疆马驽巴贝斯虫的检测、监控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以内蒙古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均使其减少。各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同时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的现象更明显。  相似文献   
85.
动物繁殖在动物种群发展和生命进化的过程中起到群落延续、物种演化、进化变异等至关重要的作用。繁殖是各种生殖细胞的动态变化和互作效应的结果,对生殖细胞动态变化机制进行解析是了解动物繁殖过程的基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群体细胞中以单细胞维度深入解读信息,逐步成为解读细胞类群异质性、关键基因筛选、相关通路表达、细胞互作等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的生物学问题的首要选择。目前,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已经开始从动物生殖细胞的角度对动物繁殖的相关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以此进一步研究动物繁殖的相关过程。因此,本文主要对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相关内容以及其在动物繁殖中的相关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6.
旨在建立快速检测环形泰勒虫和牛无浆体的双重PCR方法,调查吐鲁番地区这2种病原感染情况。根据NCBI库中上传的环形泰勒虫Spm2、Tams1基因和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使用PCR扩增并测序。根据Spm2和16S rRNA基因设计双重PCR并对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优化,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检测,建立一种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双重PCR方法特异性扩增出环形泰勒虫和牛无浆体相应目的片段,片段大小分别为853,351 bp,而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绵羊无浆体和伊氏锥虫均未扩增出条带。对环形泰勒虫Spm2、Tams1和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环形泰勒虫Spm2基因序列与印度株同源关系最近(MH844677)、Tams1基因序列与突尼斯株同源关系近(AF214899),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序列与突尼斯株同源关系近(KY655808)。此方法能检测环形泰勒虫与牛无浆体最低浓度分别为2.9×10-16,1.8×10-19 g/μL。用该方法对临床60份牛血DNA进行双重...  相似文献   
87.
试验通过研究葛根素对乳腺组织中孕酮激素受体基因和雌二醇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对乳腺发育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小鼠乳腺组织中孕酮受体基因和雌二醇受体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组小鼠ER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葛根素试验组小鼠PR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 葛根素具有上调乳腺组织ER表达的作用,这是其促乳腺发育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8.
对实施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猪定点屠宰工作事关公共食品安全,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要求。从1996年国家开始对生猪实行定点屠宰,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定点屠宰,利国利民。我州各级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保证人民吃上"放心肉"先后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对全州定点屠宰场进行多次整顿和规范,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既保障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又增加了市财政收入。通过定点屠宰工作的  相似文献   
89.
为了观察和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及不同药物对马泰勒虫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提高对马泰勒虫病临床诊疗的防治水平,随机采集昭苏县种马场128匹疑似马血样品,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和PCR检测等方法确诊了12例马泰勒虫病病例。将12匹阳性马随机分为2组,即处方1组和处方2组,用药后的5d内,分别对每组患马进行临床症状观察、体温测定、血涂片检查和染虫率统计。结果显示,血涂片中含有圆形或圆点形的马泰勒虫,PCR检测得到512bp的目的条带,与目的片段相符。第1治疗组(三氮脒治疗组)治愈率为66.7%(4/6),第2治疗组(盐酸吖啶黄组)治愈率为83.3%(5/6),第2治疗组治愈率高于第1治疗组。本试验发现,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和PCR检测法相结合可准确诊断马泰勒虫病;处方2组是2种处方中治疗马泰勒虫病的最佳处方,以上诊疗数据可为马泰勒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为了调查新疆各地区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试验应用地方虫株重组蛋白NcSRS2t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rELISA方法,对新疆16个地区41个牛场1 613份牛(包括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所采集的1 613份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212份(应用美国IDEXX公司等的商品化试剂盒进行了验证);其中具有流产史的奶牛新孢子虫病感染率为20.4%;不同地区的感染率为4.0%~41.0%,平均感染率为13.1%。说明新疆地区的牛类动物均不同程度地感染了新孢子虫,应该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