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3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水氮控制对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影响,进而从土壤动物角度解读全球变化对荒漠草原的生态效应。【方法】2014年植物生长季,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自然降雨状态)、减雨(R)、增雨(W)、施氮(N)、减雨施氮(R+N)和增雨施氮(WN)6个处理,观测不同处理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和土壤环境参数的变化。【结果】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333 079.5只/m~2,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4纲10目47科,主要为弹尾纲(Collembola)、蛛形纲(Arachnida)和昆虫纲(Insecta);优势类群为疣虫兆科(Neanoridae)和等节科(Isotomidae),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构成了研究样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主体。增雨、增雨施氮有助于提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减雨、减雨施氮处理减少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且水氮交互作用对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影响表现显著,而对类群数无显著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表聚性,各处理下0~10cm土层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显著高于10~20cm土层(P0.05)。【结论】在未来降雨增加和氮沉降的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的变化可能会更大。  相似文献   
52.
正焉耆县位居南北疆交通要道、焉耆盆地的腹心,是一个传统农业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畜牧业历史悠久,属于典型的农区畜牧业,农牧民发展养殖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近年来,焉耆县把推进畜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53.
模拟增温、施氮对荒漠草原土壤中小型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动物的影响,以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增温、施氮、增温施氮和对照处理,观测土壤中小型动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土壤动物不同类群对增温、施氮的响应不同:1)增温显著降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鞘翅目幼虫类群数,对其它土壤动物无显著影响;施氮显著提高弹尾目昆虫的密度以及中气门亚目昆虫的密度和类群数,对其它土壤动物无显著影响;增温施氮显著降低鞘翅目幼虫密度和类群数,对其它土壤动物无显著影响。2)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中小型动物有明显表聚性,其中增温施氮0-10cm密度显著高于10-20cm;施氮0-10cm密度和类群数均显著高于10-20cm。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和氮沉降有可能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和垂直结构。  相似文献   
54.
[目的]梨形虫病是一类由蜱传播的人畜共患血液原虫病的总称,呈地方性流行.早期查出托克逊县部分地区牛梨形虫虫病的病原,为该地区的牛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托克逊县部分地区随机采集疑似牛血样(N=50),采用病原学检测方法和PCR检测方法进行诊断.[结果]在采集的50份疑似牛血样中,血液涂片结果阳性率为30; (15/50);PCR诊断结果阳性率为40; (20/50);其阳性率与动物接种实验(兔)的结果基本一致(34;和40;).[结论]血液涂片法直观、简便、经济实用,是基层工作者检测寄生虫病原的常用方法之一,而PCR检测法敏感性高于血液涂片法,易用于该病的早期诊断.该地区的牛染虫率较高,可能与蜱虫较多的原因有关,为控制环形泰勒虫病的进一步传播,需加强灭蜱工作.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随着海西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牛羊流产现象也伴随多发,给牧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为调查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弓形虫病在青海省海西州畜群中的整体流行状况,了解海西州牛羊流产多发的主要病因,对海西州31个乡镇97个牧业村的空怀牛羊群随机抽样,集中采血,分离血清,共分离牛羊血清共14114份,其中羊血清12620份,牛血清1494份。分别采用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弓形虫快速检测卡对布鲁氏菌、衣原体和弓形虫进行抗体检测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羊布鲁氏菌、衣原体和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56%、8.7%、0.11%;牛布鲁氏菌、衣原体和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69/1494)、5.8%(74/1494)、9.9%(87/1494),其中有15头牛同时检测到上述3种病原的抗体。海西州空怀羊群中衣原体阳性率最高,可能是导致羊流产的主要病因;空怀牛群中3种病原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感染,流产病因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发一种成熟稳定的新孢子虫病r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方法]在新孢子虫病rELISA检测方法建立的基础上,组装检测新孢子虫病的r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试剂盒的敏感性、保存期、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并与两种商品化试剂盒进行对比试验,应用自制的试剂盒检测来自新疆各地州新孢子虫疑似病例区血清,共1329份.[结果]成功组装了新孢子虫病r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且该试剂盒敏感性高、保存期长、特异性强、重复性较好.与两种进口商品化诊断试剂盒比较,其符合率均在90;以上.在1 329样品血清中157份是阳性,其平均阳性率为11.8;.[结论]该试剂盒可以取代商品化试剂盒进行新孢子虫病诊断,为新孢子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  相似文献   
57.
[目的]调查新疆疫区感染牛(牦牛)的体外寄生虫璃眼蜱优势分布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体内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及危害.[方法]采用人工饲养蜱虫、寄生虫病病原(粪便)常规检查技术,进行疫区璃眼蜱优势分布种生活习性及牛(牦牛)体内寄生虫病调查.[结果]经过一循环的饲蜱试验观察和形态学鉴定:疫区璃眼蜱的优势分布种为亚东璃眼蜱,经实验室人工饲养,发现其生活史改变,74;(88/119)的幼蜱饱血后未脱落,而是蜕变为若蜱后继续吸血,由三宿主蜱变为了二宿主蜱,以上饱血若蜱蜕变期、蜕变率分别为23~33d(平均26 d)、100;;26; (31/119)的幼蜱正常饱血脱落,吸血期、蜕变期、蜕变率分别为3~9 d(平均5 d)、7~12 d(平均10 d)、83.9;(26/31).若蜱吸血期、蜕变期、蜕变率分别为6~8d(平均7 d)、25~33 d(平均29d)、88.5; (23/26);成蜱吸血期、产卵前期、产卵期、孵化期分别为4、26、20和11d.室内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和静县巴仑台和巴音布鲁克高山草原牦牛体内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69.05;(29/42)、85.14;(63/74),总感染率为79.31; (92/116),且大多为混合感染,线虫感染率均高于其它寄生虫.[结论]亚东璃眼蜱是新疆优势种,可以根据其生物学习性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同时发现被检区牦牛体内寄生虫感染比较严重,急需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8.
马胃蝇蛆病是由马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胃肠道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寄生虫病,导致宿主高度贫血、消瘦、中毒,严重时衰竭死亡。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不同国家因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不同及是否广泛使用驱虫药,呈现出不同的流行规律。在中国主要流行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流行6种马胃蝇,以肠胃蝇、红尾胃蝇为优势虫种。文章主要对近些年国内外马胃蝇蛆病感染情况进行描述,总结流行规律,提出研究方向,以期为该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究新疆某奶牛场奶牛流产病因.[方法]采集的19份血清样品和4份牛流产胎儿脑组织进行布氏杆菌病凝集实验、弓形虫PCR检测和新孢子虫病ELISA方法检测,参考GenBank登录的犬新孢子虫种Nc-5序列[1],设计引物,建立新孢子虫病的PCR检测方法.[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该牛场布氏杆菌病与弓形虫病感染均呈阴性,新孢子虫病感染率为14.3;(2/19).新孢子虫PCR诊断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灵敏度为35 pg/μL.用建立后的PCR方法检测流产胎儿,感染率为50.0;(2/4).[结论]新孢子虫病是导致该厂奶牛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今后新疆地区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孢子虫病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把不同温度下的样品分成3个处理组,通过检测精子与繁殖力有关的重要指标研究3个处理组的冷冻效果,结果显示, 在3个不同的环境下收集附睾,室温下(19 ℃)收集附睾精子(处理1组)的冷冻效果最好,解冻后活率为(55.0±3.4)%;4 ℃下收集的精子(处理2组)冷冻解冻后的活率为(35.0±2.5)%;37 ℃下收集的精子(处理3组)的冷冻效果较差,解冻后活率为(23.0±2.5)%。通过对处理组中冷冻和解冻后两个阶段的精子指标的测定,研究了精子活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得出白绒山羊附睾精子能够成功的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