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新型生物助剂3%卵磷脂·维生素E对杀菌剂25%啶菌噁唑乳油(EC)、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WG)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25%啶菌噁唑EC 1 605 m L·hm-2(560倍液)+3%卵磷脂·维生素E 180 m L·hm-2(5 000倍液)和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WG 750 g·hm-2(1 200倍液)+3%卵磷脂·维生素E 180 m L·hm-2(5 000倍液)处理对番茄叶部、果实灰霉病的最终防效显著高于相应杀菌剂单独处理,番茄产量也显著增加;两种杀菌剂各减量20%后加入3%卵磷脂·维生素E,对番茄叶部、果实灰霉病的防效以及番茄产量与各杀菌剂单独全量处理差异不显著,且没有任何药害现象,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融地美改良土壤的效果,以青岛市保护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硅肥融地美和碧护营养套餐冲施等处理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融地美可明显提高土壤团聚体数量,较对照增加10.61%~34.49%;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较对照增加8.56%~19.69%;土壤p H值提升0.03~0.44;土壤有效硅含量最高增幅达到68.31%;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提高25.90%;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45.45%、101.36%、247.06%;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24.66%和42.55%。因此,施用硅肥融地美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建议在土壤改良中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96年第1个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品种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大豆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食品和环境安全性的潜在风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转基因大豆的优势、食品及环境安全性,为我国转基因大豆的商品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内生细菌的动态变化及其多样性,以水稻品种明恢63(MH63)为研究对象,种植于海南省三亚市连作水稻试验田中,分别于水稻幼苗期、分蘖期、开花期和结实期(2014年1月到4月份)分离茎部可培养内生细菌。结果表明:共获得了细菌域4个门6个纲51个属99个种共计529株分离菌株,其中幼苗期分离到23个属33个种,分蘖期分离到30个属44个种,开花期分离到15个属20个种,结实期分离到20个属29个种。上述4个生长时期均分离到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且以伯克霍尔德氏菌属为优势菌属。多样性指数排序:分蘖期>幼苗期>结实期>开花期;优势度指数排序:开花期>结实期>幼苗期>分蘖期。水稻茎部内生细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生长期的种群数量、优势度存在差异,开花期优势菌群集中,优势属突出,优势度较高;而分蘖期优势度较低,但种群种类较丰富,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5.
麦极与骠马对麦田主要禾本科杂草的室内药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别在冬季和春季研究了15%麦极可湿性粉剂和6.9%骠马水乳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5%麦极对杂草的药效比6.9%骠马快。从杂草种类比较,草对各除草剂的症状反应出现得最快,其次是硬草,然后是看麦娘、野燕麦;从叶龄比较,1.5叶期杂草反应症状出现得最快,其次是3.5叶期杂草,最慢的是5~7叶期杂草。春季试验时,杂草药效症状较冬季试验时发展得快。冬季试验时,3.5叶期杂草对除草剂的药效反应症状较1.5叶期杂草发展得快;春季试验时,3.5叶期杂草对除草剂的药效反应症状较5~7叶期杂草发展得快。从试验最终结果来看,15%麦极对杂草的防效比6.9%骠马好;杂草的药效反应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野燕麦、草、看麦娘、硬草。建议15%麦极的施用剂量为10~13.3 g/667m2,在早春杂草3.5叶期左右时施药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WP)与除草剂五氟磺草胺分散油悬浮剂(OD)混用对稗草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无芒稗和水稻为研究对象,设置清水对照、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4个处理,观察药后无芒稗和水稻的生长情况,测定乙酰乳酸合酶(ALS)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糖代谢和氮代谢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单用相比,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处理药后第7天,无芒稗的中毒综合指数显著提高13.2%,ALS活性显著降低27.61%;无芒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ETR、qP)、糖代谢和氮代谢指标均显著下降;水稻的ALS活性、糖、氮代谢水平均显著提高。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提高了五氟磺草胺对无芒稗光合作用及糖代谢和氮代谢水平的抑制作用,提高了五氟磺草胺对无芒稗的防除效果;并能缓解五氟磺草胺对水稻的胁迫作用,促进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莴苣生产中化肥用量,实现节本增效,本研究在当阳市蔬菜主产区开展了莴苣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0%宜施壮高塔黄腐酸硫基功能型复合肥(N∶P2O5∶K2O=25∶5∶10,黄腐酸含量≥10%)处理表现最优,在化肥减量47.7%的条件下可提高莴苣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含水量,增加纯收入。说明该肥料可在莴苣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0.136%赤·吲乙·芸薹(碧护)在苹果上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以红富士苹果为研究材料,进行了0.136%赤·吲乙·芸薹(碧护)应用试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0.136%赤·吲乙·芸薹(碧护)应用于苹果生产,具有抗逆抗病、抗冻、提质增产、减少农药使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条件下,将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Y0003和99-1与马来西亚杂草稻和国内安徽塘稻人工授粉获得的携带抗性基因的F1、F2与相应杂草稻回交,统计回交结实率和携带抗性基因的比例,并对携带抗性基因的杂交/回交代的适合度进行了测定,综合判断抗性基因漂移的风险。研究表明,在人工授粉的条件下,携带抗性基因的杂交代都能与相应的杂草稻回交并结实,结实率为15%~60%。F1的种子绝大多数都对草丁膦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性,F2和回交代分别表现为3∶1和1∶1的抗性分离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适合度研究表明,杂交代、回交代与相应的杂草稻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大多数的杂交种的适合度和回交代相差不大,个别杂交代的适合度没有回交代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无除草剂选择压下,携带转基因水稻Y0003和99-1的抗性基因的2种杂草稻的杂交和回交后代有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生存定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旨在找到木薯淀粉分支酶活性有效测定方法。以成熟期的木薯块根为材料,对现有的淀粉分支酶活性测定方法从酶液提取液、酶液浓度、反应体系、反应时间、到酶反应终止方式作了比较和改进。木薯淀粉分支酶活性测定的有效方法:取0.5g成熟木薯块根,加入提取液研磨成浆,离心后上清为粗酶液,粗酶液稀释后加0.5%可溶性淀粉,37℃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后置沸水浴中终止反应,再加碘液显色反应10min后测定波长660nm处吸光度值,木薯淀粉分支酶SBE活性以波长660 nm的吸光度下降百分率表示,以每降低1%碘蓝值为一个酶活性单位(U)。改良后的淀粉分支酶活性测定方法能很好的区分不同木薯株系淀粉分支酶活性差异,实验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