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实验探讨了螺旋藻清汁饮料的生产工艺,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流程并对饮料的口感和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生产出一种淡黄绿色,口感颇佳,营养丰富的螺旋藻饮料。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萼脊兰中可能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的MYB转录因子。从萼脊兰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MYB转录因子,获得MYB的完整ORF,并对其蛋白理化性质、基序、功能注释、系统进化、表达特性等进行分析,并预测其功能。结果表明:在萼脊兰转录组水平上共鉴定出27个具有完整阅读框的MYB转录因子基因,萼脊兰MYB转录因子TRINITY_DN38485_c0_g4和TRINITY_DN38485_c0_g1基因均在花朵和叶片中表达上调,再根据与蝴蝶兰的系统进化关系与功能分析,预测这2个转录因子可能通过黄酮途径完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因此,MYB转录因子的研究对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调节类黄酮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转录因子的应用是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工程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3.
农杆菌介导的Thaumatin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暗培养3 d的烟草叶片为受体,以Thaumatin为目的基因,应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烟草进行遗传转化,同时以烟草叶片为材料,对影响转化的几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侵染20 min、美罗培南浓度为25 mg/L时有利于提高转化率;经浓度为2.0 mg/L的PPT筛选获得的抗性植株经PCR、GUS组织化学染色和Southern杂交分析鉴定,初步证明外源基因Thaumatin已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蝴蝶兰对低温胁迫响应的分子调控机理,本研究采用RT-PCR及RACE的方法从蝴蝶兰叶片中克隆了一个C3型PEPC基因PhPEPC (登录号为:MK482383),该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3 448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 898 bp,编码965个氨基酸;该蛋白包含一个PEPC酶结构域,具有2个PEPCase活性位点,86个磷酸化位点和7种motifs,为一酸性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蝴蝶兰PhPEPC蛋白与兰科植物小兰屿蝴蝶兰、铁皮石斛、深圳拟兰等的PEPC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分析表明,PhPEPC基因在蝴蝶兰根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花器官中的表达水平次之,在叶和花梗中的表达水平最低;在13℃/8℃的昼/夜温度条件下,PhPEPC基因的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当恢复培养3 d时,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又趋于升高。结果表明,蝴蝶兰PhPEPC基因参与了对低温胁迫的调控。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蝴蝶兰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机制,并为蝴蝶兰新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低温胁迫对蝴蝶兰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大辣椒’、‘4 号’、‘富乐夕阳’、‘火凤凰’、‘婚宴’和‘满天红’6 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低温胁迫过程中蝴蝶兰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并从中挑选出抗冷品种‘大辣椒’和不抗冷品种‘富乐夕 阳’,再对这 2 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光合酶 PEPC 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胁迫 期间,蝴蝶兰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 Fo 逐渐升高,其他均呈降低趋势,低温处理后期,‘大辣椒’的 Fv/Fm 最高,‘大 辣椒’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富乐夕阳’;PEPC 活性先逐渐升高,后趋于平缓,‘大辣椒’PEPC 活性显著高于‘富乐 夕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大辣椒’的积累量高于‘富乐夕阳’;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 SOD 活性均逐渐升高,而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活性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大辣椒’各抗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幅度均大于‘富乐夕阳’。由结果可知,‘大辣椒’PEPC 和 SOD 活性显著高于‘富 乐夕阳’,可能是其抗冷性较强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蝴蝶兰抗冷品种的选育及抗性分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为探究兰科植物的花香基因,拓展兰科植物在花香分子育种方面思路。以萼脊兰花瓣为实验材料,按照NCBI上登录的兰科植物的HMG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和RACE技术成功克隆萼脊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SjHMGR)。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内参基因EF1a,对SjHMGR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获得的SjHMGR基因全长为1892 bp,开放阅读框为1689 bp,编码367个氨基酸,登录号为MK448292;SjHMGR有3个HMG-COA特殊位点,且属于HMG-COA超基因家族;SjHMGR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线粒体;蛋白质2级结构分析发现,SjHMGR蛋白具有α-螺旋、延伸链和不规则折叠。SjHMGR编码蛋白质的功能预测发现,SjHMGR在中间代谢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源性分析与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萼脊兰SjHMGR蛋白与兰科的进化距离最近,在同1个分支上。qRT-PCR结果显示,SjHMGR基因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很低,在萼片和花瓣中的表达较高,具有时空特异性。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蝴蝶兰对低温胁迫分子调控的机理,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蝴蝶兰叶片中克隆到一个亲环素基因PhCyP(登录号为MH992514),其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829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22 bp,编码173 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含有一个类亲环素(CLD)保守结构域,为碱性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蝴蝶兰PhCyP蛋白与兰科植物小兰屿蝴蝶兰、万带兰、深圳拟兰、铁皮石斛等亲环素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转录表达分析表明,PhCyP基因在蝴蝶兰不同发育时期的根、叶、花梗、花器官、子房、种子等组织中有高丰度表达。在13 ℃/8 ℃(昼/夜)温度条件下,PhCyP基因的表达水平先降低,处理6 d时降至最低,随后逐渐升高至恢复培养。在4 ℃低温条件下,PhCyP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在处理4 h升至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在处理48 h其表达低于处理前水平。以上结果表明,PhCyP基因参与蝴蝶兰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且对不同低温胁迫具有不同的分子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8.
蝴蝶兰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融合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具有超常花期的蝴蝶兰新品系,根据已报道的蝴蝶兰ACC合成酶(ACS)基因和ACC氧化酶(ACO)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从蝴蝶兰总RNA中克隆出ACS保守区的461 bp片段和ACO的333 bp片段,完成2个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后,将ACS基因片段和ACO基因片段以反义的方向插入到中间载体pBI221 CaMV启动子...  相似文献   
59.
以紫丁香枝条为材料,对紫丁香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激素组合对紫丁香无菌芽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分化、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紫丁香无菌芽和各种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和增殖的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1 mg/L;生根培养基为:MS+BA 0.5 mg/L+NAA 0.1 mg/L。  相似文献   
60.
以鼓槌石斛成熟果实中的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鼓槌石斛无菌苗增殖,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并对无菌苗增殖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种子直接形成无菌苗、再经无菌苗增殖、壮苗生根的途径,生成完整植株,实现鼓槌石斛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并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无菌苗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NAA+2.0mg/LBA+50g/L香蕉泥,增殖系数高达4.7,且长势良好、芽苗健壮;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0.3mg/LNAA,生根苗根系长而粗壮,叶色浓绿。无菌苗增殖的优化条件:白糖浓度为30g/L,有机添加物为香蕉泥,丛植芽数量为5株/丛时增殖系数最高,幼苗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