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6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林业   503篇
农学   412篇
基础科学   371篇
  380篇
综合类   2748篇
农作物   404篇
水产渔业   259篇
畜牧兽医   1519篇
园艺   416篇
植物保护   19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9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1.
<正> 随着紫贻贝人工养殖事业的发展,生活在紫贻贝外套腔内的豆蟹对紫贻贝造成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据调查:在河北秦皂岛沿海人工养殖的贻贝中有中华豆蟹和戈氏豆蟹两个种,以中华豆蟹为主,占82.1%。其与贻贝的宿生率一般为50—60%;每年8—10月间对贻贝危害程度在30%以上的时间有两个月;危害高峰在每年的9月  相似文献   
112.
黄喉拟水龟的繁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喉拟水龟(Mauremysmutica),两广俗称石龟,分类上隶属龟鳖目、龟科、拟水龟属,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及台湾,国外分布于越南。黄喉拟水龟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与药用价值。1 黄喉拟水龟的形态及生活特性11 形态特征头小,顶部平滑,上喙正中凹陷,鼓膜清晰,头侧眼后具两条浅黄色纵纹,喉部黄色,背甲扁平,中央山脊棱明显,后缘略呈锯齿状。背甲呈棕黄色或褐色,腹甲前缘平,后缘缺刻较深,腹甲呈黄色,每一块盾片外侧有大墨渍斑,甲桥明显,背腹甲间借韧带相连。四肢扁…  相似文献   
113.
三、摘要本文根据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东姜庄贻贝养殖海区的两年调查研究资料,概述了中华豆蟹对贻贝人工养殖的危害情况,着重探讨描述了中华豆蟹的繁殖、早期发育和幼体发育变态及其生活特点: 1.中华豆蟹的繁殖期是6月下旬到10月下旬,繁殖盛期是在7月下旬~9月上旬,正值全年的高温期。雌雄蟹的特征主要靠腹部的形态来区分。雌性亲蟹在抱卵前已交尾,排卵时即已受精,受精卵附着于雌蟹腹部4对附肢刚毛上进行早期发育。中华豆蟹有14~25%的个体具有在一个生殖季节进行两次繁殖的现象,按不同大小的个体,第一次散籽量为817~11533尾,两次合计散籽量为1588~16378尾不等。雌蟹参加繁殖的最小个体一般为5毫米以上,个别曾发现有4.5毫米的个体也参加繁殖。 2.中华豆蟹的早期发育是指自受精卵到破膜成为第一期溞状幼体阶段,这阶段是附着在母体的腹部渡过的,时间约需一个月左右。卵裂方式为完全均等分裂类型。胚胎发育经过2、4、8、16……多细胞期,再经过囊胚、原肠,逐渐形成原潘状幼体,最后破膜离开母体到水体中营浮游生活。 3.中华豆蟹的幼体变态发育是指从溞状一期到幼蟹阶段,这个阶段需经5次蜕皮后才能完成。每蜕皮一次就变态一次,也就分成一期。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的幼体发育阶段: (1) 溞状幼体:前部宽大,后部细长,外观呈“逗号”状。有头胸甲,头胸甲上无刺,有一对复眼,出现口器和消化器官,靠外界摄食生长。体躯分6节。各对附肢先后出现。共分三期,以两对长附肢末端的刚毛数目为各期形态的主要鉴别特征。有极强的趋光性,靠附肢及腹部的尾节运动在水体中营浮游生活。 (2) 大眼幼体:已初具豆蟹的雏型,体型扁平,头胸甲近梯形,一对螯足和4对步足已经出现,眼大。腹部平时伸出,且可以卷曲。这时已降至底栖生活,有弱趋光性,靠腹部各节卷曲,各对附肢及步足的摆动偶而可脱离容器底在水体中游动。 (3) 早期幼蟹:已具豆蟹趋型。头胸甲近方形,额部稍突。一对步足和4对螯足增长。腹部不再伸出或卷曲,紧贴于头胸甲的腹面。已营底栖生活,靠各对步足爬行。有时受水流冲击可在水体中游动,腹部呈锐三鱼形,性别不能区分。再蜕一次皮,成为幼蟹,雄性腹部的附肢伸长成为交接器,雌雄性征出现。  相似文献   
114.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肠道消化酶、菌群结构及形态的影响,将135尾初始体重(0.79±0.01)g的眼斑双锯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复合益生菌有效活菌添加量为0%(对照组)、3%(L3组)和6%(L6组)的饲料,进行为期28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能提升试验鱼肠道蛋白酶的活性,其中L3组肠道蛋白酶显著提升(P<0.05);能显著降低试验鱼肠道淀粉酶活性(P<0.05);能降低脂肪酶活性(P>0.05)。随着饲料中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试验鱼肠道中变形菌门丰度开始增多,拟杆菌门丰度降低。饲料中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试验鱼肠道肌层厚度并显著增加试验鱼肠道绒毛高度(P<0.05)。可见,饲料中添加3%复合益生菌可改善眼斑双锯鱼肠道消化酶活性,提高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改善肠道组织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5.
1核桃举肢蛾 1)危害症状。核桃举肢蛾以幼虫钻入核桃果内,纵横串食为害,被害果实发育不良、凹陷、干缩发黑,俗称核桃黑,常引起早期落果,严重影响核桃产量。一般阴坡较阳坡重,荒坡较耕地重,四面环山的洼地发生较重。该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1~2cm深土内或树干老皮缝内作茧越冬,4月化蛹,5月上旬至8月初成虫陆续出现。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发生盛期,多在17:00~20:00交尾产卵。卵经5天后孵化为幼虫,蛀入果实为害。  相似文献   
116.
目前,采取化学方法防治果园病虫害是保证果树产量和果品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实际生产中,由于掌握的防治技术不够全面,尽管果农十分重视病虫害防治问题,且每年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果园病虫害化学防治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7.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一级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数学统计方法和蛋白质序列分析软件对部分已测序的17种低分子量走谷蛋白亚基含氮量、氨基酸含量及一级结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氨基酸层次上揭示其结构和功能及进化上的关系.结果表明:(1)其平均含氮量为17.8%;(2)氨基酸含量基本恒定。以谷氨酰胺的含量最多。且常连接在一起;(3)存在119个保守性氨基酸残基扣两个保守性片段。一个是“QQQ-PPFSQQ”。一个是“IP-VHPSILQQLNPCKVFLQQ—C—P—AM-Q-LARSQM-QS-CHVMQQQCCQQL—QIPQQSRYEAI-AI-YSIILQEQQ”(“-”表示各序列中不同的氨基酸);(4)X84960、X84961、Y14104;X13306、U86025、U86027、U86029两组亚基序列中各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8.
三疣梭子蟹FAMeT基因克隆及其在蜕皮周期中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谢熙  朱冬发  崔晓雨  汤洁  邱锡尔 《水产学报》2013,37(7):994-1001
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 transferase, FAMeT)是甲基法尼酯(methyl farnesoate, MF)生物合成途径中最后一步的关键酶,MF是一种类似昆虫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的倍半萜,在甲壳动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克隆得到了三疣梭子蟹FAMeT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C192659),它包括一个201bp 的5非编码区、一个318bp的 3非编码区,和一个825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74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公布的其他甲壳动物FAMeT进行比对,发现一致性达75%-97%,其中与远海梭子蟹FAMeT的一致性最高;而且该氨基酸序列由两个CF(CPAMD8/FAMeT)区域组成,这两个CF区域是FAMeT的标志,在所有甲壳动物的FAMeT里均有发现,因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是三疣梭子蟹FAMeT基因。我们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分析了其在不同组织中、不同蜕皮周期中的表达量变化,发现FAMeT在三疣梭子蟹的各个组织里均有表达且在胸神经节(Taoracic ganglia)里表达最强;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过程中,大颚器FAMeT在D1期表达最强,然后逐渐下降至D4最低。该结果表明FAMeT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9.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水生动物苗种、亲体、引种等交流日趋频繁,养殖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病害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流行性和暴发性疾病频繁发生,造成了较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然而由于水产动物特定的水生环境和生理特性,使得水产养殖中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较其他陆生动物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20.
花生种子在发育过程中,子叶中贮藏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了解高、低油花生品种子叶贮藏细胞的特点及差异可为高油品种的定向选择奠定基础.本文采用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的方法,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观察了高油品种花U606和低油品种花U17在不同发育时期子叶贮藏物质的积累过程.结果表明,花U606和花U17在花后30d左右出现油体和蛋白体,然后体积也逐渐增大,到最后油体几乎铺满整个细胞.花U606子叶细胞中油体发育的速度明显快于花U17,细胞排列更加致密,其油体数目和截面积也多于花U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