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河北省种植玉米的历史约有300余年,清康熙16年(1677年)《清苑县志》中已有关于玉米的记 载。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始于1953年,组配并 育成了许多适应本地推广种植的优良杂交种,对本 地区农业及粮食生产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自1975年起,河北省开始组织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及 品种审(认)定工作,不断为农业生产推荐优良品 种,使单产水平出现了几个阶段性的提高,由建国初 的单产691.5kg/hm2上升到目前的6750kg/hm2, 玉米已成为带动河北省粮食产量上新台阶的龙头作 物。1 河北省玉米品种演变情况 建国以来,河北省玉米品种先后进行了5次更 新和更换。主要经历了筛选、  相似文献   
33.
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革新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内容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是将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而用于专业教学的一种先进教学手段。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其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教学程序灵活多样 ,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当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等缺点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与学习效果。此外 ,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可优化教学内容 ,充分挖掘“高水平”教师的教学潜力  相似文献   
34.
河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在“作物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方面的合作研究引起国际关注 ,国际权威刊物《NewScientist》于 1999年 11月第 2 7期专文进行了报道。《NewScientist》(新科学家 )是英国主办的一家国际综合性科技周刊 ,专门报道和评述世界各国在科学研究各个领域的科学新成就、新进展和新动向。 1999年 11月 ,该杂志评论员BobJohnstone通过国际互联网分别对墨尔本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的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采访。河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在“作物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方面的合…  相似文献   
3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抗倒性的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分析了不同地区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提高玉米抗倒性方面应用最多:通过提高茎秆的机械强度、降低株高、促进根系发生,降低茎秆倒伏率;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并对调控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6.
对河北省玉米主要生产用种的种质分析表明:改良Reid系统从1980—1998年所占比例基本上是上升趋势,1999年开始大幅度下降。兰卡斯特系统在1980-1998年为下降趋势,1999年开始上升。唐四平头系统所占比例呈波浪式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旅大红骨所占比例一直最低。河北省玉米种质分为5大杂种优势群、8个亚群,即改良Reid群、兰卡斯特群(包括M017和自330两个亚群)、唐四平头群、旅大红骨群和其它种质杂优群(包括外杂选亚群、综合种选亚群和Suwan亚群)。总结出12种主体杂优利用模式和18种子模式。  相似文献   
37.
夏玉米花丝生长发育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穗型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对玉米花丝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丝的发生首先开始于果穗中下部,其次是基部和中部,顶部花丝出现最晚;花丝出现集中在开始出现后的最初两天.吐丝后第三天生长速率最大.中下部花丝最先抽出苞叶,其次是基部和中部,顶部最晚.前两天的吐丝总量超过50%,尤以第二天吐丝百分率最高.衰亡过程也开始于中下部,基部和中部其次,顶部最晚;每一根花丝从基部开始衰亡,然后向顶部逐渐推移.果穗短粗型的品种花丝发育比较集中、吐丝较快;果穗细长型的品种花丝发育较缓慢,吐丝期延长,发育较晚的顶部花丝不易吐出苞叶。  相似文献   
38.
春玉米不同群体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三个春玉米主要推广杂交种在不同群体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密度条件下亩穗数是限定产量的主要因素;在适宜密度范围内,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影响较大;在高密度条件下千粒重则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就春玉米在不同群体条件下提高产量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高产夏玉米钙的吸收与再分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就高产条件下两种株型夏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钙的吸收、积累及钙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与再分配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植株相对含钙量在整个生育期中呈现“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植株吸收的钙主要分配到叶片和茎杆中。玉米对钙的吸收有2个高峰期,平展型品种沈单7号分别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和籽粒形成期,紧凑型品种掖单13号则分别在大喇叭口至吐丝期和乳熟末期。每形成百公斤籽粒需吸收钙0.52~0.64kg.营养体中的钙并不向籽粒进行转移,籽粒中的钙则几乎全部来自于籽粒发育期间土壤钙的供给。  相似文献   
40.
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播种深度与出苗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测定4个播种深度处理对玉米4种不同子粒类型的32个品种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至出苗天数、出苗率、中胚轴长度(干重)、胚芽鞘干重、苗长(干重)与播种深度显著相关。一般玉米种子播种深度应以5.0 cm较好,不同类型玉米种子所适应的播种深度不同,马齿型和半硬粒型品种可适当深播,半马齿型和硬粒型品种应适当浅播,以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