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林业   477篇
农学   354篇
基础科学   258篇
  320篇
综合类   2431篇
农作物   408篇
水产渔业   174篇
畜牧兽医   1316篇
园艺   364篇
植物保护   11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9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61.
为了解诸城烟区土壤养分状况,2012年在诸城5个基地单元共采集土壤样品230个,并进行分析化验。结果表明:全市土壤pH均小于7.5,大多属适宜范围,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硼含量较低。为此,提出增施有机肥和"控氮、稳磷、增钾、补硼"的施肥策略;各基地单元不同土壤养分因子丰缺情况差异较大,施肥应注意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962.
人工神经网络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概述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和常用模型,对人工神经网络在林业资源管理和动态监测、森林植被和立地分类与识别、森林灾害预防和森林生态系统评价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63.
 为了进一步研究调控节间长度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及为克隆该半矮生性状的基因提供依据, 采用cDNA-AFLP 分析方法对半矮生型桃节间“生长跃变期”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筛选,并对差异的转录 衍生片段(TDFs)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功能注释及qRT-PCR 验证。采用256 对引物,共产生9 021 个TDFs,有明显差异的TDFs 共899 个,成功回收到497 个TDFs,254 条序列与已知基因高度相似。差 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涉及到信号转导、生长发育、转录调控、蛋白质代谢、防御和物质与能量代谢等。选 取其中26 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验证,结果表明26 个基因的qRT-PCR 表达丰度分析与 cDNA-AFLP 结果一致。分离到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脱落酸、细胞周期等调控途径中 生长调控相关的候选基因,可为阐明节间生长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4.
把有条件的中心镇培育成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小城市,是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中心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服务管理,实现自身发展的使然。2010年,浙江省政府启动了小城市培育试点,将温州市龙港镇等27个中心镇确立为首批培育试点镇。通过对温州市龙港、柳市、塘下、鳌江等4个小城镇培育试点镇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在获取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如何把中心镇培育成小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调查结果认为,小城市培育取得了社会经济成效明显、民众愿景普遍良好、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等成效。2011年,4-%试点镇共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52.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4亿元、财政收A.17.4亿元,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5554元。分析小城市培育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打遣现代新型小城市框架体系为目标,分类推进小城市培育;以落实‘三个一’(制定一个规划、建立一个平台、制定一套政策)政策措施为途径,完善小城市培育工作载体;以实施‘扩权改革’为重点,理顺小城市政府管理体制;注重小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小城市品质”等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65.
植物芽黄突变体是在幼苗或生长点前期黄化,随着植物生长而转绿的一种叶色突变,对于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叶绿素合成、叶色突变机理以及遗传育种等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蔬菜芽黄突变体在蔬菜育种上简化良种的繁育过程和提高种子纯度上有着重要作用。综述了蔬菜芽黄突变体的来源、产生原因、遗传规律以及芽黄突变体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绿素、光合特性等研究进展,介绍了至今在蔬菜上发现的芽黄突变体以及蔬菜芽黄突变体的应用价值,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以后蔬菜芽黄突变体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6.
众信麦998是河北博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众人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以莱州137为母本、众信5072为父本进行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众信麦998秆子低、穗粒数多且稳定,具有高产、稳产、抗寒、抗倒、抗逆等优良特点。该品种于2021年同时通过黄淮冬麦区北片和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家初审,这是黄淮冬麦区育种史上少有的突破。  相似文献   
967.
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真菌病害,选育抗病水稻品种是防控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研究表明,聚合多个抗病基因可提高品种的抗性、拓宽抗谱。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b的‘辽粳9234’和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铁粳7号’为亲本,利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从后代中鉴定到聚合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的后代。通过连续3年生产试验和米质分析,鉴定到1个同时具有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的稳定株系A-3,通过辽宁省水稻品种审定,命名为‘铁粳16’。人工接种结果表明‘铁粳16’较其亲本抗谱宽、抗性强。研究结果证实聚合Pita和Pib可提高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可为抗病基因聚合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8.
用一串红品种帝王自交系种子搭载"神舟4 号"宇宙飞船,进行空间诱变处理,诱变后代材料经多代选择,育成了新品种神州红,2008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认定。与原品种帝王相比,神州红的开花期、单花序观赏期和成活率明显改善,但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SRAP分析结果显示,在所用的33对SRAP引物组合中有17对呈现多态性,二者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45,说明空间诱变处理引起了一串红遗传物质的变异。本研究的结果证明,空间诱变对一串红是一种有效的育种途径,SRAP技术是分析空间诱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9.
施钾量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钾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选用登海661 (DH661)和郑单958 (ZD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产条件下施钾量对夏玉米产量、钾素吸收和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产量、钾素农学利用率和钾素回收率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增高后逐渐降低,钾肥偏生产力随施钾量的增加显著降低。通过二次曲线模拟,DH661在施钾量为K2O 184 kg/hm2时产量最高,ZD958在施钾量为201 kg/hm2达到最高产量,前者比后者产量高13.2%,而施钾量低8.56%。达到最高产量时,DH661每生产100 kg籽粒需吸收K2O 2.55kg,而ZD958需吸收K2O 3.20 kg。钾素主要在吐丝前吸收,籽粒中的钾素大部分来源于营养器官的转移,施用钾肥促进了钾素向籽粒的转运。本试验条件下,施K2O为180kg/hm2时,可提高钾肥利用率,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70.
基于Isight的3—UPS—S并联机器人机构多目标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并联机器人机构工作空间、灵巧度、承载能力、刚度等多方面性能要求,以3—UPS—S型并联机构为例,基于Isight集成Matlab、Pro/E、ANSYS等软件,构建多目标优化设计基本流程,进行并联机构多目标尺度综合,建立一种并联机构多目标优化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集成各领域工程软件进行组合试验设计与多目标优化,实现自动计算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指标、自动三维模型建立及有限元分析等步骤,得到Pareto图及Pareto前沿,决策者可根据优化信息选取合适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