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为提高风电消纳的能力,本文针对风电—固体储能技术联合供热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及试验,充分地考虑了电、热系统协调运行的物理特性。首先对典型风电场参数波动特性及弃风时段进行了分析,并与固体储能技术相结合展开供热试验,以此建立合理的风电消纳方法。结合城市集中燃煤供热系统,在一个供热季内,通过折算电价和煤耗量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经济性和环保效益。借助国家政策性补贴,对风电企业、电力公司和供热公司三方进行企业效益核算。结果表明:弃风联合固体储能供热技术用于风电消纳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对葡萄叶片和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应用于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调查不同浓度GA_3处理的葡萄叶片SPAD值和果实大小及质量,果实成熟时测定果面着色状况、果实内在品质和果实形态指标。结果表明,盛花期后12~67 d,叶片SPAD值差异显著(P0.05),不同处理果实成熟时的叶片SPAD值均比果实发育初期的低;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Ⅳ的葡萄果实纵横径均比CK高,其中处理Ⅳ的最高,比CK分别高14.95%和7.88%。不同处理之间的葡萄单果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单果质量按大小排列为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ⅠCK处理Ⅱ;处理Ⅱ能增加果实L~*和a~*值、果梗粗度;处理Ⅲ能提高果实CIRG值和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处理Ⅳ能保持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促进果实中花色苷和可溶性糖含量及果实产量的增加,为最适处理。  相似文献   
13.
合适的培养基pH可维持离体培养所需的酸碱环境,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为了优化百子莲体胚诱导期培养基pH,并初步揭示不同pH对百子莲内源激素、碳源代谢、氧化胁迫等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百子莲小花梗为外植体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试材,研究梯度pH(5.6、5.8、6.0、6.2)对幼胚(YSE)、成熟胚(MSE)诱导的影响,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不同pH处理下YSE、MSE生理特性的差异,并将pH、体胚数量、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YSE、MSE阶段较佳的培养基pH分别为6.0和6.2。YSE诱导阶段,内源IAA含量与YSE数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而GA1含量与YSE数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MSE阶段,pH与MSE数量、IAA氧化酶活性、蔗糖含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IAA氧化酶活性与MSE数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GA4含量、蔗糖含量与MSE数量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H2O2与YSE数量呈负相关,与MSE数量呈正相关,POD活性与YSE数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本研究优化了体胚诱导期的pH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内源IAA可能是不同pH环境下调控YSE、MSE诱导数量的关键因子,GA4、蔗糖含量在MSE诱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百子莲小花梗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Ca)、胚性愈伤组织(EC)为试材,测定不同pH处理Ca、EC内源激素、糖、活性氧及保护酶差异,研究梯度pH(5.6、5.8、6.0、6.2)对Ca、EC增殖的影响,以期揭示培养基pH对百子莲离体细胞增殖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再生体系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Ca、EC继代阶段较佳pH为5.8,Ca增殖阶段,pH影响GA4、麦芽糖和果糖的积累,而GA4含量、麦芽糖和果糖与细胞团直径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55、0.999和0.900.EC增殖阶段,结合态IAA、GA4、总糖、·OH含量与EC细胞团直径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20、0.931、0.911.pH可通过调节离体细胞激素代谢、糖代谢、胁迫信号影响百子莲细胞增殖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鸟粪石化学沉淀法对猪场废水的最佳优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鸟粪石化学沉淀去除猪场废水中氨氮的影响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和探讨。以体系pH、反应时间、Mg/N(摩尔比)和P/N(摩尔比)为考察因素,分别以猪场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和残余PO43--P浓度为考察指标,选用最佳优化数学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以设定氨氮去除率(75%)和残余PO43--P浓度(3.0mg/L)的目标值,通过等高线叠加图预测最优实验条件。[结果]当pH为10.0,搅拌时间为30min,Mg/N为1.11,N/P为1.14时,氨氮去除率可达最大值79.0%,体系中的残留PO43--P浓度为0.35mg/L。经对最优条件进行验证,预测值与验证实验平均值接近。[结论]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鸟粪石化学沉淀处理猪场废水的工艺中,参数优化科学合理,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时、准确、无损地检测葡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水平,以评价葡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确保栽培的科学和施肥的合理,以‘夏黑’‘巨玫瑰’‘户太8号’‘阳光玫瑰’‘金手指’‘摩尔多瓦’这6个品种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6个葡萄品种叶片不同位置的SPAD值,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探寻了葡萄叶片SPAD值的最适测量位点,分析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并建立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结果表明: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叶片顶部的均最高,中部的均次之,基部的均最小;其中,葡萄叶片中部的SPAD值最具有代表性。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相关,其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最高;在不同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中,‘户太8号’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值最高,其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决定系数值分别为0.903 5、0.867 2、0.749 9;在叶绿素b与葡萄叶片SPAD值的拟合方程中,‘金手指’的拟合方程为y=0.034 7x-0.084 0,其决定系数R2值(0.773 4)最高。单一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准确率比6个葡萄品种汇总拟合回归模型的要高。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城市群土壤pH值与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土壤样品pH值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关系,对长株潭城市群60个土壤样品中pH值、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的60个采样点中,13.3%的土壤样品pH值<5.0,35%的土壤样品的pH在5.0~6.5之间,41.7%的土壤样品pH值在6.5~7.5之间,10%的土壤样品pH在7.5~8.5之间,无强碱性样品。长株潭地区不同土壤pH范围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不同,随着土壤pH由强酸性、酸性到中性的升高,重金属含量显著提高,但当pH超过7.5,碱性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营养液栽培的黄心菜品种‘淮南F1’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弱光胁迫下喷施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黄心菜的生长、光合特性、抗氧化代谢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弱光胁迫可显著降低黄心菜植株的株高、根长、叶面积、根体积和干鲜质量,而叶面喷施EBR可有效缓解弱光胁迫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施用EBR后,黄心菜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分别显著升高42.4%、107%和75.3%,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Ф_(PSⅡ)和ETR分别升高31.0%、34.4%和15.7%,叶绿素总量下降14.6%。外源EBR显著提高了弱光胁迫下黄心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与弱光胁迫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PX)的活性分别增加了36.7%、51.8%、92.7%和51.2%,并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外源EBR显著提高了弱光胁迫下黄心菜植株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和硝酸盐含量,有效改善了黄心菜营养指标。可知,EBR可增强保护酶系统的活性,从而缓解弱光胁迫对黄心菜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抑制,提高弱光胁迫环境条件下黄心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给红豆杉间作套种适栽药用植物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蒸馏水为对照(CK),对3种药用植物(黄芩、紫花苜蓿和牛蒡)进行2、6 g·L-1和10 g·L-1南方红豆杉鲜叶浸提液处理,研究其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南方红豆杉鲜叶浸提液对3种药用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鲜叶浸提液对黄芩和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呈抑制作用,对牛蒡种子萌发呈高浓度促进作用;对紫花苜蓿的根长呈抑制作用,对黄芩的根长呈促进作用。不同浓度南方红豆杉浸提液对黄芩、紫花苜蓿、牛蒡的丙二醛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2 g·L-1浸提液处理紫花苜蓿的丙二醛含量最高,与CK相比提高141.05%(P<0.05);6 g·L-1浸提液处理显著提高牛蒡光合色素含量;2 g·L-1和6 g·L-1浸提液下牛蒡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比CK分别提高11.21%和164.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